茄子周年栽培关键技术

茄子周年栽培关键技术

ID:1628198

大小:38.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1-12

茄子周年栽培关键技术_第1页
茄子周年栽培关键技术_第2页
茄子周年栽培关键技术_第3页
茄子周年栽培关键技术_第4页
茄子周年栽培关键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茄子周年栽培关键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茄子周年栽培关键技术郑华文成属亚热带浙闽古陆丘陵,是温州西南部的浙南山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有发展茄子的两大气候优势。一是低谷平原优势:大峃镇、樟台乡、龙川乡等乡镇春天气温回升快,发展春淡茄子极为有利。二是南田镇、二源乡一带地处海拔650米以上的高山平台,全年平均气温14.7℃,7月份平均气温为24.6℃,夏季凉爽,昼夜温差大,夏迟秋早,年降雨量1820毫米,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是生产秋淡茄子的理想基地。我县自1993年利用发展茄子独有的两大气候优势种植茄子以来,面积逐年扩大,我县红茄名声在外,吸引了很多温州、瑞安、苍南、平阳等地客商直

2、接到产地收购,茄子已销往温州、瑞安、丽水、杭州、宁波、福州和上海等地蔬菜批发交易市场,获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现将已形成的“低山大棚越冬栽培、高山露地栽培、低山早秋栽培”的茄子周年栽培关键技术向在座的各位介绍一下,请大家多提宝贵建议意见。一、品种选择经过多年多点试验、示范,筛选出适合我县栽培的杭茄一号、杭丰一号、引茄一号、紫秋、冠王一号这5个品种,主栽品种为杭茄一号、杭丰一号。81、2004在二源乡安排了韩国先锋长茄、引茄一号、杭丰一号、杭茄一号这4个品种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杭丰一号抗病性较强,茄果外形美观,商品性状好,产量高,收益好,可在

3、650米以上的高山地作为秋茄的主栽品种推广种植。引茄一号抗病性强,产量合理,可适当推广种植。韩国先锋长茄产量低,外观差,收益差,建议尽量不种,并予以淘汰。2、2005又在二源乡安排了韩国先锋长茄、引茄一号、紫秋、浙茄28、太郎紫红长茄、龙大长茄、秀红一号、杭丰一号、杭茄一号等9个品种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引茄一号、杭茄一号抗病性较强,茄果外形美观,商品性状好,产量高,效益好,可在650米以上的高山地作为秋茄的主栽品种推广种植,紫秋、浙茄28、龙大长茄抗病性强,产量合理,可适当推广种植,韩国先锋长茄产量低,效益差,建议尽量少种或不种。太郎紫红长茄因

4、茄果短粗市场竞争力不强,再加上容易发生青枯病,不宜在面上推广种植。秀红一号有待进一步探索。3、2006年在樟台乡双龙村安排了早秋栽培品种(杭茄一号、杭丰一号、冠王一号)比较试验。统计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对低山红茄早秋栽培产量、产值的影响很大,7月21日、8月1日、8月11日播种的杭丰一号、杭茄一号产量、产值与冠王一号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增产增效显著。杭丰一号、杭茄一号果色紫红油亮,果形直而不弯,整齐美观,皮薄而脆,尾部细,座果多,果肉白,细嫩味甘,纤维少,适口性好。红茄早秋栽培最适宜的品种为杭丰一号、杭茄一号。二、适时播种应选择土地肥沃

5、疏松,3年来未种过茄科作物前茬没种蔬菜的田块。低山大棚越冬栽培:应在9月上旬播种,10月中旬假植,10月底~11上旬定植。低山早秋栽培:一般于7月中下旬播种,8月下旬移栽。82006年在樟台乡双龙村安排了早秋栽培播种期试验,统计结果表明,不同播种期对低山红茄早秋栽培产量、产值的影响很大,杭茄一号、杭丰一号第一、第二播期与第三播期之间的产量、产值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增产增效极显著,红茄早秋栽培最适宜的播种期为7月21日到8月1日。高山露地栽培:应在3月中下旬~5月上旬播种,4月下旬~5月中下旬开始移栽。三、合理密植低山大棚越冬栽培:在宽6m、长3

6、0m的塑料大棚内整地,做四畦,每畦宽1.2m,沟宽0.25m~0.3m,沟深0.3m。10月底~11上旬用地膜覆盖畦面,在地膜上挖洞定植。株行距为(40cm~50cm)×(60cm~70cm),每畦栽2行,每亩栽1800~2000株。定植后压紧穴口四周地膜。低山早秋栽培:做畦宽1.2m,沟宽0.25m~0.3m,沟深0.3m。每畦栽2行,每亩栽1500~2000株。高山露地栽培:做成普通高畦,大畦宽1.4m,沟宽0.3m,深0.3m。以亩栽1600~1800株为宜。二源乡8杭丰一号不同密度(亩栽1200、1400、1600、1800、2000株)

7、比较试验结果,每亩栽植1800株的全期产量最高,与1600株差异显著,与1400株和1200株差异极显著,与2000株差异不显著。在亩栽1800株的密度以内,茄子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增加,超过1800株,虽然早期产量增加而全期产量下降。说明合理密植的比稀植的产量高,尤其是早期的产量较高。但过度密植以后,叶子相互遮光程度亦愈大,影响光合作用及光合物质的积累对总产量反而不利。其最适宜的种植密度为亩栽1800株为宜,过稀或过密将导致产量下降。四、施足磷肥基肥要施足,并以农家肥为主。在施足有机肥的基础上,每亩以推广穴施80kg过磷酸钙为宜。2004年夏秋

8、在二源乡学校学生实验基地进行的杭丰一号不同磷肥施用量(每亩穴施过磷酸钙40、60、80、100Kg)对高山秋茄产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