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恩科学革命观研究论文

库恩科学革命观研究论文

ID:16287692

大小:44.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8-09

库恩科学革命观研究论文 _第1页
库恩科学革命观研究论文 _第2页
库恩科学革命观研究论文 _第3页
库恩科学革命观研究论文 _第4页
库恩科学革命观研究论文 _第5页
资源描述:

《库恩科学革命观研究论文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库恩科学革命观研究论文库恩科学革命观研究论文库恩科学革命观研究论文库恩科学革命观研究论文库恩科学革命观研究论文库恩科学革命观研究论文库恩科学革命观研究论文库恩科学革命观研究论文库恩科学革命观研究论文库恩科学革命观研究论文库恩科学革命观研究论文库恩科学革命观研究论文库恩科学革命观研究论文库恩科学革命观研究论文库恩科学革命观研究论文库恩科学革命观研究论文库恩科学革命观研究论文库恩科学革命观研究论文  提要:本文基于库恩80年代以来几篇公开和未公开发表的文稿,分析了库恩关于科学革命的新观点,认为库恩已经深入到语词变

2、化中寻求科学的秘密,剖析科学革命的更深刻的语言根源。这表现在库恩用“词典”或“词汇表”代替了他的“范式”概念,科学革命实际上是科学词典结构的变革,也就是用新词典代替旧词典,同时库恩用“词典”间的“不可翻译”修正了“范式”间的“不可通性”,并指出科学共同体即是“言语共同体”。作者详尽地介绍了库恩的上述新观点,并简要评析了其基本哲学立场。  60年代初,托马斯•S.库恩在他的科学哲学名著《科学革命的结构》(1962年)中,别出心裁地引入了一个不同凡响的概念——“范式”,以此揭示了科学革命的实质,勾勒出科学发展的动

3、态结构。库恩一反逻辑实证主义的传统的知识静态积累观的坚定立场,以他的几个可塑性极强的标新立异的概念,在科学哲学界引起很大反响,产生了轰动效应。此后,厍恩一方面在赞扬和批评的声浪中修补和完善他的“围墙”的“结构”,另一方面也试图改换看问题的视角,从语言学和语言哲学的角度进一步探讨科学革命的结构。尤其是80年代以来,库恩在几篇公开和未公开发表的文稿中,已深入到语词变化中寻求科学革命的秘密,剖析科学革命的更深刻的语言根源。本文主要拟以库恩教授的几篇近作为据,探讨一下他的科学革命观的新进展。  一、从“范式”到“词典

4、”或“词汇表”  “范式”(paradigm)一词首次出现在库恩的“必要的张力:科学研究的传统和变革”一文中,此文是为1959年6月召开的“第三届犹他大学科学人才识别研究会议”而写的,于同年发表在会议文集之中。库恩只是在宣读这篇讲稿之前几个月才得到这个概念的。此后,尤其是在1962年出版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库恩对这个概念作了详尽的发挥和系统的拓展。除文法上的虚词外,该词在书中出现的比哪个词都多,以致库恩没有必要为它列出索引,否则只能写从首页到末页了。  关于范式的涵义,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未曾定于

5、一尊。也许玛斯特曼女士的“范式的本质”一文的研究得最为到家了。她周详地列举了《结构》中范式的21种不同用法,并把这些用法按涵义分为三大类,即形而上学范式或元范式(metaparadigm)、社会学范式、人工范式(artifactparadigm)或构造范式(constructparadigm),它们似乎分别对应着范式的哲学、社会学和科学方面。面对众说纷纭的议论和批评,库恩不得不在“再论范式”(1974年)一文中澄清自己的思想。他指出范式的用法可以分成两个集合。范式的一种意义是综合的,包括一个科学集体所共有的全

6、部规定。另一种意义则是把其中特别重要的规定抽出来,成为前者的一个子集。他认为范式一词无论在实际上还是在逻辑上都很接近“科学共同体”这个词,他觉得把范式改为“专业基体”(disciplinarymatrix)意思会更明确些,他列举了对集团认识活动最根本的三种范式成分:符号概括、模型和范例(exemplers)。不管对范式的涵义作何理解,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库恩把常规科学视为范式定向下的日常解题活动,而科学革命则是范式更替的非常时期。  80年代以来,作为库恩科学观的中心概念的范式一词突然从他的著述中基本消失了,

7、代之而起的则是“词典”(1exion)或“词汇表”(vocabulary)。按照库恩的新观点,科学革命表现为语言本身所包含的先于描述自然知识的变化,科学革命实际上是科学词典结构的变革,也就是用新词典代替旧词典。  库恩用他所津津乐道的三个例证说明了这个问题。事例1是亚里士多德-牛顿。当他用人种史研究者的读法阅读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时,结果发现,亚里士多德物理学中的“运动”(motion)一词指一般变化,不仅仅是指物理客体位置的变化。像生长(橡子长成橡树)、强度变化(加热铁棒)、许多一般的性质变化(从生病转化为健康

8、),在亚里士多德看来都是彼此相似的,它们共同构成一个自然家族(naturalfamily)。亚里士多德物理学的第二个概念结构的基本点在于,质(qualities)和特性(properties)起着中心作用,它在本体论次序上高于物质(matter),而物质只不过是一种中性基质。物体的个体性不能用它的物质特征来解释,而要借助于特定的质(热、湿、颜色等)来解释,个体性是用特定的质“受孕”的,一组质或特性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