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感性入手,加深理解和感悟

从感性入手,加深理解和感悟

ID:16304903

大小:29.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8-09

从感性入手,加深理解和感悟_第1页
从感性入手,加深理解和感悟_第2页
资源描述:

《从感性入手,加深理解和感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感性入手,加深理解和感悟在字词教学和阅读教学中,教师借助创设情景等手段,调动学生的感觉、知觉等心理话动,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为基础,将内涵丰富的词句具体化,并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完成和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感悟。这种从感性入手的教法,学生往往理解得准确,感悟得深刻。以下几个教学片段就较好地做到了这一点。课文句子(一)就这样,青蛙跟着松鼠一级一级地往上跳,累了在草丛中歇一会儿,渴了喝一点泉水。不知不觉,他们已经跳完了台阶,到达了山顶。——节选自《青蛙看海》【教例描述】师:同学们,我们一起和青蛙跳上山。(点击课件,轻

2、松的音乐响起,学生站在座位旁的过道里,欢快地跳起来。可是,不一会儿,学生已经由原来的兴高采烈变成气喘吁吁了。)师:小青蛙们,继续跳,不要停,山顶马上就要到了。(生继续气喘吁吁地跳,可跳的节奏越来越慢,仍在坚持。)师:小青蛙们,现在感觉怎么样?生:累!师:小青蛙们,太辛苦了,太累了,我们就不要往上跳了,回去吧!生:不!师:为什么呀?生:再坚持一下,就能到山顶了!生:不能回去!一回去,刚才的努力就白费了。生:就是!一回去,我们就看不到海了。师:说得真好!请同学们回到位置上,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评说】叶圣陶说过“字词

3、教学要和学生的生活世界、经验世界接触,让学生在联想中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唤起学生的记忆,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使一些字词给学生留下鲜明的烙印。”教着根据文本和儿童的特点,巧妙设计了一个让学生在课堂上跳的细节。课堂上学生有兴高采烈到气喘吁吁,真真切切体验到了一级一级往上跳的累,感受到了青蛙为了看海坚持不懈的精神,有效触动了学生心灵,让灵动的智慧和人文关怀盈溢课堂。课文句子(二)啊,南极,愿你永远是一片净土。——节选自《南极,一片净土》【教例描述】师:这句中的“净土”是什么意思?生:很干净的土地。生:很干净的地方。师:仅仅是指

4、很干净的地方吗?如果此时此刻你来到了南极,为了使南极成为一片净土,你会怎么做?生:为了使南极成为一片净土,我不会乱丢纸片。生:为了使南极成为一片净土,我不会乱扔食品袋。生:为了使南极成为一片净土,我不会伤害企鹅。生:为了使南极成为一片净土,我不会破坏植物,看见苔藓我会绕道走。生:为了使南极成为一片净土,再好看的石头我也不去捡。生:为了使南极成为一片净土,看到有人污染海水,我会去制止。师:同学们说的都非常棒。现在请你再来说说“一片净土”是指什么?生:一片干净的没有被污染的地方。生:还是一片没有被破坏的地方。生:这是一片没有

5、被污染的,没有被破坏的,动物能自由自在生长的地方。【评说】三年级学生理解感悟往往比较肤浅。像“净土”这个词,刚开始学生只是理解干净的地方。为让学生更深入理解感悟“净”字,教学中,教师从感性入手,让学生联系课文,联系实际想象如果此时此刻你来到了南极,为了使南极成为一片净土,你会怎么做?这样让学生走进南极,学生就把自己想象成一名游客等,进行说话训练。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七嘴八舌,很自然感悟到“净”的含义。此时,再让学生说“一片净土”指什么,学生则十分准确地归纳出来,理解感悟不再那么肤浅。课文句子(三)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6、。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节选自《白杨》【教例描述】师:这第二句中的“哪儿”可以是哪些地方?换成地方说一说。生:河边需要它,它就在河边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生:高山需要它,它就在高山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生:草原需要它,它就在草原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生:戈壁需要它,它就在戈壁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生:沙漠需要它,它就在沙漠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师:在这

7、样的环境中,白杨又有怎样的表现呢?出示填空题:风沙四起,白杨__________;大雪纷飞,白杨__________;数月干旱,白杨__________;洪水浸泡,白杨__________。生:风沙四起,白杨挺起坚实的胸膛,挡住飞来的风沙。生:大雪纷飞,白杨挺直腰杆,承受沉重的雪压。生:数月干旱,白杨的根深深地扎进泥土里,顽强生长。生:洪水浸泡,白杨任凭风吹浪打,毫不动摇。师:你体会到白杨哪些可贵的品质?生:我体会到白杨能适应各种环境,哪里需要它,它就出现在哪里。生:我体会到白杨生命力强,无论条件多么恶劣,都能顽强地生长

8、。【评说】白杨的品质是一个理性、抽象的问题。教学中,教师从感性入手,让学生把“哪儿”换成河边、高山、草原、戈壁、沙漠练说,这些地方的景象在其脑海里便不由自主地涌现出来,使他们对白杨生长的环境有了具体的感受。接着,教师又让学生填空补说,学生对白杨在各种恶劣条件下顽强生长便有了更深刻的体会,白杨的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立了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