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壁山镇中语文中考模拟试题 姓名 分数

半壁山镇中语文中考模拟试题 姓名 分数

ID:16361927

大小:2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9

半壁山镇中语文中考模拟试题     姓名        分数_第1页
半壁山镇中语文中考模拟试题     姓名        分数_第2页
半壁山镇中语文中考模拟试题     姓名        分数_第3页
半壁山镇中语文中考模拟试题     姓名        分数_第4页
半壁山镇中语文中考模拟试题     姓名        分数_第5页
资源描述:

《半壁山镇中语文中考模拟试题 姓名 分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半壁山镇中语文模拟试题姓名分数第一部分(1—6题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刹那(chà)订正(dìng)箴言(jiān)风雪载途(zǎi)B.贮藏(chǔ)倾斜(qīng)契合(qiè)憧(chōng)憬C.解剖(pōu)癖性(pǐ))亘古(gèn)爱憎分明(zēng)D.符合(fú)风靡(mí)酝酿(niàng)咄咄逼人(duō)2.下列词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2分)A.提炼心无旁鹜消逝销声匿迹B.慰籍一片狼藉分歧随声附和C.荒僻众志成城重叠险象迭生D.净谧遮天敝日妖娆迫不急待3.请修改下面的病句。(2分)(1)在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

2、,全市人民参与程度的高低和创建力度的大小是成功的关键。修改(2)这次会议规定每位发言者的发言时间最多不超过30分钟。修改4.将①---④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徐霞客在旅途中以日记体裁所写的这些记录,他去世的时候还只是一些初稿,没有编定成册。①但是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徐霞客在一日行程的终了时,总要把当日的观察所见记录下来。②甚至在露宿山野的时候,他还是要坚持写游记。③至于人世的挫折,如遇盗绝粮的事,那就更不必说了。④徐霞客出游,有时真正是出生入死,更常常要忍饥耐寒。A、②①④③B、③①②④C、④③①②D、④

3、③②①5.古诗文填空。(5分)(1)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山尖全白了,。(老舍《济南的冬天》)(3)____________________,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4)如何对待别人的优点和缺点呢?孔子曾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综合性学习。(7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2009年新中国已经走过了六十个春秋。而10月1日就是建国六十周年的喜庆日子,无数华夏儿女都在为祖国母亲庆祝六十周岁的生日。⑴石家庄1

4、01中学计划组织一些活动庆祝建国六十周年,请你推荐两种活动形式(2分)⑵石家庄101中学初二9班想请抗日英雄王爷爷来给同学们讲讲新中国艰难的建国历程,让大家珍惜现在的生活。假如你是初二9班宣传委员小明,请你去邀请这位英雄,你会怎样说呢?(3分)⑶六十年来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请看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刚建国时期居住条件极差,城市居民的住宅大多面积小,设施简陋。如北方的大杂院,南方的亭子间等,十分拥挤杂乱,后来,样式统一单调的平板房取代了建国初的破旧民居,一片片鱼鳞状的瓦片取代了破旧的屋顶。现在,新型的住宅小区拔地而起,楼房鳞次栉比,有高层住宅区,有复式楼,有花园小区,甚至

5、还有单门独院的特色别墅。说一说你对以上材料探究的结果。(2分)①从材料一中提取的信息:②从材料二中提取的信息:第二部分(7-24题)(50分)一、(12分)(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乙)匡衡

6、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注释:[不逮]指烛光照不到。[大姓]富户;大户人家。[文不识]姓文名不识。[偿]值,指报酬(回报)。[资]借。7.甲文作者是___________(人名)。(1分)8.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俟其欣悦益慕圣贤之道___________________9.甲文段中,作者叙述了自己的求学经历,开篇即点出学习上难以解决的矛盾:________和__________;接着作者又叙述在经历了无数辛酸后,终

7、于克服了学习上无书和无师的困难,学有所成。(2分)510.翻译句子(2分)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11.甲段中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2分)12.甲段的作者和乙段的匡衡求学的经历有什么相同之处?请你再列举一个古代名人勤奋苦学的事例。(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