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轨制作业设计”探索

“分轨制作业设计”探索

ID:16406371

大小:2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9

“分轨制作业设计”探索_第1页
“分轨制作业设计”探索_第2页
“分轨制作业设计”探索_第3页
“分轨制作业设计”探索_第4页
“分轨制作业设计”探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分轨制作业设计”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分轨制作业设计”探索  每年寒暑假后开学时,学校任课老师都有同感:一些新来的插班生与原有学生的学习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新旧知识的脱节让一些初入学校的外来务工随迁子女茫然不知所措。由于教材不同,且大多数家长自身的文化程度不高,无法在学业上给予孩子更多的帮助,因此许多孩子在入学初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适应:上课听不懂,回家作业不会做……针对这些现象,学校从2011学年第一学期开始,以数学学科为突破口,试行“分轨制作业设计”的探索,以期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融入新知识、新学校、新生活。  所谓“分轨制作业设计”是指以课本知识为出发点,以生为本,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在课堂内外构建基础性知识和拓展性

2、知识的立体作业设计形式。“分轨制作业设计”从三个轨道对作业进行思考和设计――  积分制作业  由于每个学生来上海读书的时间长短不一,对于上海教材的适应程度也因人而异,单一的练习设计会让学有困难的学生无所适从,而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又会因为简单的操练而失去学习的兴趣。于是,我们在作业中经常设计一些“积分制”的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不同难度的题目。“积分制作业”设计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具有学习的主动权,能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进行“适合自己”的练习,从而提高学习的有效性。我们根据教材内容,以一周、一个知识点或一个单元为单位,设计一个作业单。通常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的作业单定位于“

3、模仿”。我们在所设计的作业单的卷首加入“芝麻开门”,将一节课或一个单元中的基本概念和公式加以罗列,有时加入日常教学中运用的口诀、顺口溜,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和再现,其后的练习题则是教师以教材中例题和练习为模板进行编写的,最终希望学生能在这一层中的正确率达到100%。  第二个层次的作业单定位于“变式”。在“模仿”的基础上稍作修改,如五年级第一学期第五单元《几何小实践》中的例题:一个梯形的面积是68平方米,它的上底是6米,下底是28米,求梯形的高。让学生踮踮脚、伸伸手就能摘到果子,最终希望有95%的学生能独立完成。  第三个层次的作业单定位于“提升”。以前一些老师经常将难度较大的题

4、目集中在这一部分里,使很多学生望而却步。通过实践,我们把这一部分的内容再分为两层,既可以是易错题、相似题的比较练习,也可以是下一阶段学习的铺垫练习。两者之间要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把握难度系数,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思考,从而拓宽解题思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终希望有70%的学生能独立完成,还有30%的学生能在同伴或老师的帮助下完成。  在完成这样一个作业单时,我们采取积分制。第一层的习题每题积分为1分,占50%;第二层的习题每题积分为2分,占30%;第三层的习题每题积分为3分,占20%。如果当天的作业积分为10分,那么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程度自由选择这三个层次中的题目,将做对题

5、目的积分累加,达到积分即可。第二天做练习时,已经完成的练习不能再做,必须选择新的习题,每满10分则可奖励1分,一周达到50分即可。此套作业单的完成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时间有选择地加以完成,并且不断地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积分制作业推出后,很受学生的欢迎。学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通过基础题的操练累积分值,而学有余力的学生则适当提高难度,减少做题量,但同样可以积累分值。在推行了一段时间后,学生作业的完成率由每日的85%提高至98%,养成了按时独立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欣赏型作业  这类作业的设计是希望通过查阅书籍、报刊或上网,广泛搜集资料,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美,让学生见识

6、更多书本以外的知识。在二年级数学教学中,我们设计了一次欣赏型作业:寻找带有数字的成语。学生的答案出奇地多:“一心一意、二分明月、三竿日上、四海为家、五行井下、六出奇迹、七窍生烟、八面玲珑、九霄云外、十全十美、百发百中、千军万马”……令大家开拓了眼界。还有的学生找到了这样一道竖排从上到下是成语的算式:  虽然略有瑕疵,但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发展,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于是,老师也以茶叶罐上的一首数字诗回赠他们:“一心两叶山泉水,四月清明午采茶,六两菁七碗露,八分情谊九巡盏,拾得茶盏满园香。”师生的互动激发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操作型作业  操作型作业需要每个孩子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

7、决生活中的问题,更需要团队合作的精神。这对于来自五湖四海的孩子而言尤为重要。  结合学校组织学生去上海动物园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数学组设计了一套可操作的数学作业。各年级分工如下。  二年级,针对二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游乐场统计图》这一教学内容,布置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记录动物名称、统计动物数量,充分体现“统计”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年级,在二年级第二学期第四单元《时、分、秒》中已学过时间的计算,要求三年级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记录出发及回程时间,计算乘车所需时间,参观共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