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心理学》教学大纲

《生理心理学》教学大纲

ID:16420212

大小:95.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8-09

《生理心理学》教学大纲_第1页
《生理心理学》教学大纲_第2页
《生理心理学》教学大纲_第3页
《生理心理学》教学大纲_第4页
《生理心理学》教学大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理心理学》教学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生理心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生理心理学英文名称:PsychologicalPsychology总学时数:54学分:3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考查课适用专业:心理学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生理心理学》是心理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研究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即研究外界事物作用于脑而产生心理现象的物资过程的科学。通过本课程教学,了解心理现象的生物基础,树立学生研究心理现象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引起学生对脑的奥秘的研究兴趣,了解各种心理行为的神经学机制现有的研究成果和理论,为今后的学习和

2、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有关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要求学生深刻理解、牢固掌握。2、坚持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研究,讲授时,尽可能联系生理心理学的有关经典研究,深入浅出地阐明生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3、课堂讲授用多媒体教学,力求做到突出重点,通过多种图表、教学动画演示使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尽量形象化,让学生能够理解。四、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1、教学基本要求了解生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性质、意义及研究历史,掌握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及技术。2、要

3、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生理心理学、脑立体定位技术、脑损伤法等基本概念,了解生理心理学的研究历史及邻近学科。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生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及研究方法和技术。教学难点是学科研究方法与技术。4、教学内容第一节生理心理学研究对象和意义一、生理心理学是揭示人类自身心理活动机制的科学二、生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三、研究生理心理学的意义第二节生理心理学研究方法和技术一、脑立体定位技术二、脑损伤法三、刺激法四、电记录法五、生物化学分析法六分子遗传学技术七、脑

4、成像技术第三节生理心理学的邻近学科第四节生理心理学的研究历史一、古代人们对心理产生机制问题的认识二、近代心理生理机制的研究三、冯特对生理心理学的贡献及其以后生理心理学的发展5、小结:一、是揭示人类自身心理现象和行为的生理机制的科学。二、是心理学、信息科学和神经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三、揭示认知和智力的神经生物学基础是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四、多种技术活的的结果相互印证,从而最大限度做出客观的结论。五、神经递质的发现与研究。第二章注意的神经过程1、教学基本要求了解注意的神经解剖学基础,掌握注意的生理学

5、过程和神经生物学理论。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警觉网络、定向网络、执行网络、敏感化和习惯化等基本概念,了解注意的神经生物学理论。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注意的神经网络和生物学过程。教学难点是神经生物学理论。4、教学内容第一节注意的神经解剖学基础一、警觉网络二、定向网络三、执行网络第二节注意的生理学过程一、注意产生的方式二、注意的中枢过程第三节注意的神经生物学理论一、形状识别中选择性注意的神经解剖模型二、丘脑网状核闸门理论三、神经活动过程双重模型四、

6、神经元活动匹配理论5、小结:一、注意的警觉状态受到脑内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调节和作用,定向网络受到顶叶、中脑的上丘和丘脑,执行网络受到额叶的一些区域参与执行。二、注意是一种定向反射,有机体将心理活动集中在新异刺激物上,注意产生的中枢是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三、形状识别中选择性注意的神经解剖模型,丘脑网状核闸门理论,神经活动过程双重模型以及神经元活动匹配理论。第三章感觉过程1、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和掌握感受器的生物特性及一般的感觉的生理机制。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

7、准确理解适宜刺激,换能作用,去极化,编码作用等基本概念,掌握各感觉过程的生理机制。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视觉过程和听觉过程的生理机制。重点掌握视皮层的功能构筑和声音分析。教学难点是视椎系统和颜色视觉。4、教学内容第一节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一、感受器的适宜刺激二、感受器的换能作用三、感受器的编码作用四、感受器的适应现象第二节视觉过程一、视网膜的结构特点二、光感受器的感光换能过程三、视椎系统与颜色视觉四、外侧膝状体在视觉信息平行处理中的作用五、视皮层功能构筑第三节听觉过程一、声音的传递二、耳蜗

8、对声音的感受三、听觉中枢和听觉的传出控制四、声音分析五、声源定位于双耳听觉第四节平衡觉、化学觉和痛觉一、平衡觉与动觉二、痛觉三、化学觉5、小结:一、感受器是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信息的结构或装置。二、基础知识包括,最敏感的能量刺激形式,刺激转化为动作电位,电位的序列和组合称为编码作用以及适应现象。三、视觉过程中的感受器模型和视紫红质的合成与分解等知识。四、各感觉过程中的适宜刺激及生理机制。第四章知觉生理学1、教学基本要求了解知觉信息处理的特性,掌握知觉的神经基础及视知觉理论。2、要求学生掌握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