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ID:16508237

大小:7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10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课程名称: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英文名称:AutomaticControlTheory先修课程:电路原理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总学时:84讲课学时:72实验学时:12上机学时:总学分:5制订单位山东科技大学(泰安校区)电气工程系制订时间:2009年2月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本课程是自动化专业应用本科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该专业的主干必修课之一。本课程研究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基础知识,包括线性控制系统的建模,时域分析法(主要研究系统的稳定性、稳态特性和动态特性),根

2、轨迹分析法,频率分析法三大分析法,以及系统的校正与计算机辅助分析;非线性控制系统的分析法;现代控制理论中的状态空间描述,时域分析以及系统可控可观性判断。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分析、设计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相关后续课程和今后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二、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反馈控制系统的构成、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方法及系统时域、复域、频域分析和校正方法;熟悉非线性系统和离散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方法;掌握现代控制理论中系统的分析法,能初步具备理论联系实际,

3、应用控制理论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能积极主动地参加前沿讲座,了解本课程的发展动态。三、课程内容与要求第一章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4学时)1、学习目的和要求明确控制系统的任务、组成及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被控对象,被控量,给定量,干扰量等)。通过示例,建立起系统的基本概念,初步掌握由系统工作原理图画出系统方块图的方法。正确理解对控制系统稳、准、快的要求。2、课程内容(1)自动控制系统及其任务、控制的基本方式(开/闭环控制)、负反馈控制原理(2)(2)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分

4、类、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2)3、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重点: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的基本原理和特点,闭环(反馈)控制是本章的重要概念。(2)难点:对于实例建立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由系统工作原理图画出系统方块图的方法。(3)一般掌握: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被控对象,被控量,给定量,干扰量等);正确理解对控制系统稳、准、快的要求。第二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8学时)1、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系统建模的方法,以及复杂系统传递函数的求法。2、课程内容(1)动态(微分)方程的建立及线性化、复习拉普拉斯变换(2

5、)复习拉普拉斯反变换、线性系统的传递函数、(2)(3)元部件的传递函数、典型环节(1)(4)结构图的建立及等效变换(2)(5)信号流图,梅逊增益公式(2)(6)用MATLAB建立自动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1)3、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重点:传递函数的概念、结构图的建立与等效变换、梅逊公式;(2)难点:结构图的等效变换,梅逊公式的应用,由系统微分方程建立系统结构图;(3)一般掌握:微分方程建立;零初始条件的物理含义;传递函数与微分方程之间的关系;常用元部件的传递函数;(4)熟练掌握:传递函数的概念、定义

6、、性质及局限性;典型环节的概念;明确系统常用的传递函数形式;用拉氏变换方法求解线性常微分方程的方法;熟练掌握利用结构图等效变换和梅逊公式求系统传递函数的方法。(5)综合应用:用MATLAB进行系统建模。第三章线形系统的时域分析法(10学时)1、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一、二阶系统的时间响应,动态性能指标,对于高阶系统了解主导极点,偶极子的概念,以及系统的等效。稳定性概念,劳思判据,稳态误差及终值定理。2、课程内容(1)时域分析与校正的基本概念,典型外作用下的响应及性能指标;(2)一阶系统的时间响

7、应及动态性能(3)二阶系统的时间响应及动态性能、改善系统性能的措施(4)(4)高阶系统的时间响应及动态性能(5)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2)(6)线性系统的稳态误差(3)(7)线性系统的反馈校正和复合校正(1)。3、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重点: 稳定性、稳态误差、一、二阶系统阶跃响应的特点及动态性能与系统参数间的关系等有关概念,有关的计算方法以及时域校正有关的概念、方法;(2)难点:典型二阶系统的分析,劳斯稳定判据中特殊情况的处理,零极点位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提高系统性能的方法;(3)一般掌握:典型外

8、作用与典型外作用下系统输出之间的关系。估算高阶系统动态性能的零点极点法。结构不稳定概念。了解影响稳态误差的因素,了解减小、消除稳态误差的措施。(4)熟练掌握:熟悉系统阶跃响应性能指标;明确一阶、二阶系统阶跃响应的特点及一阶、二阶系统动态性能与系统特征参数之间的关系;明确闭环零点、极点分布与系统性能之间的联系:明确附加闭环零点、附加闭环极点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明确稳定性概念及稳定的充要条件,熟练掌握劳斯稳定判据及其应用方法;明确误差和稳态误差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