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河南省确山县第二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河南省确山县第二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ID:16550297

大小:69.75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22

【历史】河南省确山县第二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1页
【历史】河南省确山县第二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2页
【历史】河南省确山县第二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3页
【历史】河南省确山县第二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4页
【历史】河南省确山县第二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河南省确山县第二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象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  )A.祖先牌位      B.皇帝宝座C.青铜兵器 D.铁制农具2.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里,许多皇帝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的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了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A.君主专制被颠覆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C.君权至上的后果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3.唐朝时三省长官都

2、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统治者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完善中央集权B.分散相权,加强皇权C.减少决策失误D.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4.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A.战国时期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代实行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制C.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力牵制体系D.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5.《汉书》上记载西汉时农民每年亩产约一石半,而《昌言》上说东汉时的农田

3、平均“亩收三斛”,亩产量有了较大的增长。你认为造成当时粮食产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人民更加勤劳B.耕牛、犁具等劳动工具的进步和推广C.农作物品种的改良D.更加合理地利用了土地资源6.《元史·刑法志》载:“诸匠户子女,使男习工事,女习黹绣,其辄敢拘刷者,禁之。”这说明了(  )A.官府保护手工业技术的世代相传B.官府强令手工业者世代为官府劳作C.元代民间手工业比重日益加大D.官营手工工场分工细致,技艺水平高7.市署是唐朝在长安和洛阳设立的管理市场的机构,主要管理财货交易和度量器物,有责任辨8别商品

4、的真伪和轻重,市署的主要官员为“令”。对上述信息分析不正确的是(  )A.唐代长安、洛阳的商业发达B.唐朝政府加强了对商业活动的管理C.唐代市场管理借鉴了汉代的一些做法D.商业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8.中国古代统治者认为农业是天下之根本,为促进人民安居乐业,商鞅与清统治者都推行了重农抑商政策。两者都(  )A.推动了封建经济的发展B.阻碍了当时社会进步C.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D.不利于当时社会转型9.《季羡林说和谐人生》一书说:自古以来,中国就主张“和谐”……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

5、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下列不能佐证这一说法的(  )A.孔子主张“仁者爱人”B.墨子主张“兼爱”“非攻”C.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商鞅主张“有道之国,务在弱民”10.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00年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为(  )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11.董仲舒再三提醒君主在利益之上还有正义,在力量之

6、上还有良心,在权力之上还有“天”在临鉴。宣传君主政令失误、不尊道德、不行仁义,“天”就会以灾异示警,其实就是在权力已经无限的君主之上再安放一个权力更加无限的“天”。这带来的直接效果是(  )A.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          B.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C.制约了君主的专制权力         D.形成“天人合一”的哲学观12.“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因此人们需要(  )A.“人伦者,天理也”B.“格物致知”C.“天人感应”D.“明天理,灭人欲”1

7、3.明清之际,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位思想家共同批判继承的主要思想是(  )A.传统儒学思想B.君主专制思想C.道学思想D.封建思想14.与北宋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两则名句的精神内涵最为接近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慎思明辨,格物致知8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15.美国学者罗伯特·E·勒纳认为“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

8、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与这一观点直接相关的是(  )A.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B.文艺复兴的发展C.宗教改革运动的进行D.启蒙运动的兴起16.马丁·路德这样描述他在奥古斯丁修道院塔楼的“福音体验”:“我夜以继夜地思索上帝公义的问题,直到我看出它与‘义人必因信得生’的关系。不久我便明白‘上帝的公义’真正指的是上帝以恩典和怜悯使我们因信称义。”马丁·路德“福音体验”的重大意义在(  )A.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B.使人们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