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百良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语文】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百良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ID:16557029

大小:30.12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8-22

【语文】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百良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_第1页
【语文】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百良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_第2页
【语文】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百良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_第3页
【语文】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百良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_第4页
【语文】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百良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百良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百良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2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1卷(共36分)一、基础选择题(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寥廓(liáo)百舸(kě)浪遏(è)方遒(qiú)B.油腻(nì)罗绮(qǐ)寂寞(jì)斑斓(lán)C.媛女(yuán)坍圮(dān)倩影(qiàn)袅娜(nuó)D.蓊蓊郁郁(wěng)佝偻(lǚ)长篙(hāo)宁谧(mì)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云彩神采飞扬诚恳开垦土地B

2、.暄响寒暄客套窗扉敞开心扉C.炫耀耀武扬威慰藉声名狼藉D.忧郁犹豫不决清凉青山绿水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哦,再见吧,大海!/我永远不会忘记你______的容光。②月亮_____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③如果青蛙耐不住_____,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A.庄严渐渐寂寞B.威严渐渐冷清C.庄严逐渐冷清D.威严逐渐寂寞4、下列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解说全对的一项是:()A、贰于楚(从属二主)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推辞,动词)B、亡郑以陪邻(陪伴,动词)晋军函陵(驻军,动词)

3、C、若不阙秦(缺少,同“缺”,动词)朝济而夕设版焉(渡河,动词)D、行李之往来(出门带的衣物等东西,名词)10又欲肆其西封(延伸,扩张,动词)5、下列各组中每句均有通假字的一组是:()A、焉用亡郑以陪邻无能为也已共其乏困朝济而夕设版焉B、三年释其政将免者以告无不餔也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C、徐公来,孰视之期年之后失其所与,不知夫晋,何厌之有D、少益耆食祝曰:“必勿使反”为长安君约车百乘阙秦以利晋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述详细的纪传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

4、间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B、《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记载了周穆王十二年(前990年)至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年)间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一些历史。C、《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记载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历史,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取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其有关的谋议或辞说。D、烛之武是春秋时期郑国人,他劝说秦穆公撤兵而解救了郑国;邹忌是战国时的齐国人,触龙是战国时的赵国人,他们都善于言辞,擅长讽谏。二、(9分,每题3分)阅读下面两首诗的片段,完成7-9题(一)

5、(二)轻轻的我走了,悲哀的正如我轻轻的来;种族我轻轻的招手,我们必须战斗啊!作别西天的云彩。九月的窗外,亚细亚的那河畔的金柳,田野上,是夕阳下的新娘;自由呵......波光里的艳影,从血的那边在我的心头荡漾。从兄弟尸骨的那边,......向我们来了,(徐志摩《再别康桥》)像暴风雨,10像海燕。(田间《自由,向我们来了》)7、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两首诗都采用了白话,是打破了旧体诗格律束缚的新诗。B.两首诗都采用了白话,是打破了旧体诗格律束缚的自由诗C.《再别康桥》是新诗中的"新格律诗"。D.《自由,向我们来了》是新诗中的"自由诗"。8

6、、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再别康桥》中的这两节分别押"ai"和"iang"韵。B.《自由,向我们来了》这一节押"ian"。C.《再别康桥》节奏比较舒缓。D.《自由,向我们来了》节奏短促如鼓点。9、对《自由,向我们来了》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作者呼吁我们民族不能再忍辱负重了,必须投入战斗。②作者呼吁我们必须和悲哀的种族战斗。③语句短促,是对自由的急切呼唤。④诗中体现的是一种紧张激烈的情绪。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0-12题。秦晋既还,郑遂安。郑伯欲厚赏烛之武。佚之狐闻之

7、,言于郑伯曰:“武,舌辩之士,以口舌退师,功高劳苦,厚赏,天理也;然,武终为隐者之徒,非臣举之,终老亦未见其名,何功之有?窃以为当赏者,臣也。”郑伯愕然。村夫有拜于郑廷者,郑伯迎之。问之,乃烛之武之兄文也。文曰:“君恩四海,天下惠之,万民之幸也。武以口舌还军秦晋,三军不能敌,厚赏以利郑也。然,家有老母,八旬又三,日必侍之。武往说师,老母系之,臣昼夜侍母,目不交睫,亦宜赏之。况武本不欲说师,臣数劝方为之也!”郑伯不知计所出。未几,宫廷左右及三军将士群议封赏之事,郑哗然。晋闻之,复攻之,郑危矣。编者曰:“郑危而遂安者,君明而士贤也;郑安而复危者,

8、赏功之过欤,抑邀功妒贤10欤?”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晋既还,郑遂安还:撤军B、厚赏以利郑也利:利益C、武往说师,老母系之系: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