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3000104刘敏《淡极始知花更艳——《禅与唐宋诗学》读书报告

200913000104刘敏《淡极始知花更艳——《禅与唐宋诗学》读书报告

ID:16565156

大小:3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22

200913000104刘敏《淡极始知花更艳——《禅与唐宋诗学》读书报告_第1页
200913000104刘敏《淡极始知花更艳——《禅与唐宋诗学》读书报告_第2页
200913000104刘敏《淡极始知花更艳——《禅与唐宋诗学》读书报告_第3页
200913000104刘敏《淡极始知花更艳——《禅与唐宋诗学》读书报告_第4页
200913000104刘敏《淡极始知花更艳——《禅与唐宋诗学》读书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200913000104刘敏《淡极始知花更艳——《禅与唐宋诗学》读书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淡极始知花更艳——《禅与唐宋诗学》读书报告课程:比较文学学号:200913000104姓名:刘敏【内容摘要】诗乃艺术,禅乃宗教。在中国的文化土壤中,二者交融互渗,结出了奇特之花。禅与诗之间的影响是双向的,诗的禅化与禅的诗化是并存的。禅学对诗学的影响渗透是渐渐的,润物细无声的,没有轰轰烈烈的某个运动号召提倡人们把禅学融入到诗中,也没有统治者的强制施行。然而禅学对诗学的影响却是深入骨髓的,从创作思维,审美情趣,诗歌风格方方面面渗透到唐宋诗学中。而禅学与诗学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冲淡的风格。这种冲淡的风格使得禅更

2、加神秘富有魅力,也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与审美。淡极始知花更艳,禅与诗结合所盛开的花虽是淡淡的,却在中国的文学史上开了几千年,长久不衰。【关键词】禅;唐诗;宋诗;诗学;影响;《沧浪诗话》引言:禅与唐宋诗学的相互推动张晶在《禅与唐宋诗学》的自序里这样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禅学对于中国文学、中国诗学的影响与互渗,不亚于它的宗教价值。中国的唐诗、宋诗、宋词之所以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样子,在很大程度上是不能排除禅的影响。”【1】可见,禅学对于唐宋诗学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于是研究禅与唐宋诗学的关系也就具有其特殊的价值。而张晶的

3、《禅与唐宋诗学》很好地给我们从各个方面去探究两者之间的一个关系,读完本书你就明白一切是如何发生的:诗歌在禅的影响下产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的意义何在,而诗歌又对禅产生了哪些反弹。禅与唐宋诗学的相互推动,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留下华美篇章。一、《禅与唐宋诗学》概览《禅与唐宋诗学》共分为八章:第一章禅:中国佛教之花;第二章禅风熏染下的诗人心态;第三章禅与诗歌审美创造心理;第四章禅与诗的审美感兴;第五章禅与唐诗;第六章禅与宋诗;第七章以禅喻诗的《沧浪诗话》;第八章禅宗公案与诗的姻缘。【2】locatedintheTomb

4、,DongShenJiabang,deferthenextdayfocusedontheassassination.Linping,Zhejiang,1ofwhichliquorwinemasters(WuzhensaidinformationisCarpenter),whogotAfewbayonets,duetomissedfatal,whennightcame《禅与唐宋诗学》这本书,首先简要介绍了禅宗的渊源和理念,它的一个发展流变以及理论要旨:即心即佛与顿悟见性;不立文字与直指人心;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

5、往为本。禅宗是中国佛学的必然产物,表面上看似简单,直截根源,不言阶渐,但是它却是佛教理论沉淀的结晶。所以,人们常把禅比作中国佛教之花。禅宗是中国佛教最重要的宗派之一,也是佛教中国化的终极产物。(一)禅对诗人、诗歌创作的影响禅对诗歌面貌的影响,首先是通过诗人的心态,由心态而影响到诗的创作。随后作者给我们展示了禅风熏染中的诗人心态:包括身遭厄运的诗人们在佛教思想的催化下,萌生出“人生如梦“人生如寄”的心态,把人生看作是逆旅;中国士大夫善于用于心无物,随缘自适,这种思想方法来使自己的心地平和;诗人利用禅忘怀了一切世间

6、的烦恼,争逐,而深深体会到“忘机”的快乐。禅渗透进诗人的审美创造心理:空净的诗心。空净说带着禅学的性质,是中国古代美学中审美态度论的新的发展,它很明显的是在禅学刺激下的产物。从积极的方面说,禅给诗学的发展,补充了许多新鲜的养料。借禅悟的个体化特征来喻诗歌的个体化创造特征,以打破旧的诗学范式。诗的审美体验与禅的宗教体验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超语言性。人与自然的契合共存于诗与禅之中:禅家把自然作为“真如”的表象,认为一花一叶都含有佛性,因此,一切都有了灵光;诗人,真正意义的诗人,是将自然作为诗的渊薮,作为逃离世俗丑恶的

7、精神绿洲的。(二)禅与唐宋诗学在论述完禅的发展流变和对诗歌创作之后,作者着重和我们探讨禅对唐宋诗歌的一个影响。在唐诗的形貌中,时时闪烁着禅的影子,唐诗的神韵、唐诗的风采都和禅有着不解之缘。1.空明摇曳的诗境:禅思的泛化,使王维的诗产生了空明、摇曳的审美境界,宁静、幽寂的艺术气氛以及淡远的风格特征。他的诗,受禅思的运转,以非有非无、若有若无的眼光来创造意境,创造出空明澄澈的美丽境界。2.静谧中的禅意:静(幽、寂)的诗歌风格与禅的联系是必然的。作为“禅”之本意的“禅那”,原来也便是“静虑”的意思。3.幽独冷寂的情怀

8、:心境的幽独,乃是染禅的诗人们所乐于品味的一种人生境界。“幽独”是一种对现实生活的超越方式,当现实生活无可为时,诗人遁入自己的内心世界,筑起一个远离尘世、自我玩赏的狭小天地,于是“幽栖”之情的诗句在文学作品中locatedintheTomb,DongShenJiabang,deferthenextdayfocusedontheassassination.Linping,Zhejiang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