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信仰理论”在中国的学术脉络

“法律信仰理论”在中国的学术脉络

ID:16739897

大小:17.0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24

“法律信仰理论”在中国的学术脉络_第1页
“法律信仰理论”在中国的学术脉络_第2页
“法律信仰理论”在中国的学术脉络_第3页
资源描述:

《“法律信仰理论”在中国的学术脉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法律信仰理论”在中国的学术脉络2010-10-1722:23:25作者:张斯琦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浏览次数:35网友评论0条  【摘要】在中国语境下,“法律信仰论”被学者们赋予丰富的意义,包括法律信仰内涵、法律信仰的原因、法律信仰实现途径等等。但是,对于这个概念,无论是借鉴还是批判,都需要对其本身进行考察,考察其产生原因、本来意义及影响结果等等。否则,就会偏离其原意。    【关键词】法律信仰内涵争议    “法律信仰论”在我国发轫于上世纪九十年代,至本世纪初自成体系。虽不同学者所持观点各异,但皆指向法制建设中的难题与困境。时至今日,反思之论兴起,诸批判之文皆指向“法律信仰

2、”概念本身的逻辑语玻然而,争论诸多,已然偏离其原意。本文试图对这一论题在中国的各种论调及流变进行梳理,进而考察其渊源及初始意义,以期为这一争论提供客观依据。    法律信仰的内涵    “法律信仰”作为一个潮流的主题词,有多位学者进行不同的定义,以下简略归纳。    由信仰到法律信仰的定义方式。刘旺洪在《法律信仰与法制现代化》①文中从信仰的分类入手,将信仰分为消极的信仰和积极的信仰。他指出法律信仰是一种积极的信仰,进而指出法律信仰的四重价值底蕴:第一,法律信仰是对人自身的信仰;第二,法律信仰不是对现行法规的信仰;第三,法律制度能获得重生;第四,法律信仰体现为对理性、合规律的法律

3、规范的服从。他认为法律信仰是“社会主体对社会法的现象的一种特殊的主观把握方式,是社会主体在对社会法现象的理性认识基础上油然而生的一种神圣体验,是对法的一种心悦诚服的认同感和归依感,是人们对法的理性、感情和意志等各种心理因素的有机综合体,是法的理性和激情的升华,是主体关于法的主观心理状况的上乘境界”。陈金钊在《法律信仰——法治社会的精神要素》②一文中也从信仰入手,在分析了信仰的三个要素(即信仰情感、信仰态度和信仰行为)之后,得出了和刘旺洪相同的结论。    民族国家观念下的定义方式。许章润在《法律信仰与民族国家》③中,引入“人世生活组织方式”和“社会组织方式”的概念,从而将法律与

4、秩序结合起来,并且限定这种秩序的时空外延,结果是将法律秩序与民族国家紧密结合起来,他的结论是:“法律信仰不是别的,不过是一种‘法律爱国主义’,其核心借用哈贝马斯的话来说,便是‘宪法爱国主义’。”    法律为什么要被信仰    法律为什么要被信仰,该论题一共有下述几种观点:    第一,法治需求说。持这个观点的学者认为,法律信仰是依法治国、建设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法治建设在现代中国遇到的困境就是缺乏法律信仰,法制现代化建设必须要培养公民的法律信仰。首先,将法律信仰与法制现代化联系起来。刘旺洪在《法律信仰与法制现代化》一文中写到,“法制现代化又是一个整体性概念,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

5、统工程。不仅包含着社会各种法律制度要素的重构,而且还指法律文化价值观念或法律精神的现代化。”进maintenancemeasures,thereisabigsecurityrisk,managementhashadagreatimpacttothecity.3.1-8busterminalstationstatusinYibincitylayouts(4)hoursofoperationmostofYibincitybuslinesin5:30-6:20,andbasicallymeettheYibintravelneeds.Bus而,他分析出了法律信仰三个方面的重要性:第一,

6、“法律信仰……对于一个正在走向社会法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民族而言,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然的”。第二,“法的信仰是社会主义法得以高效实行的必要条件。”第三,“在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过程中,营造中国人的普遍守法精神和法律信仰就显得特别迫切。”其次,法律信仰是法治的真正意蕴。姚建宗在《信仰:法治的精神意蕴》④一文中认为,“社会公众的法律感情,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法的神圣性的意识和观念,对法的宗教情怀和信仰,是全部法治建立、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和保障”。陈金钊在《法律信仰——法治社会的精神要素》中,也将法律信仰与法治联系起来。他指出“其实法律不起作用(或作用不够)主要原因在很大程

7、度上是官员和个中普遍存在的对法律信仰不够(当然,我们也不排除其他因素存在)”。因此,他主张“中国不仅需要补商品经济的课,而且得补上法治启蒙这一课”。    第二,爱国主义说。持这种观点的主要是许章润教授。在《法律信仰与民族国家》一文中,他将法制界定为一种秩序,并且这种秩序必须在特定的时空——特定的民族国家之内才是有意义的。他总结到:“人们对法律的信仰,实即对民族国家的忠诚,也就是对该民族国家的文明/文化的归依,对它的价值和理念的一种理性姿态和神圣体验,一种神圣体验的心理状态。从而,法律信仰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