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传播新秩序的价值维度

世界传播新秩序的价值维度

ID:16769626

大小:1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24

世界传播新秩序的价值维度_第1页
世界传播新秩序的价值维度_第2页
世界传播新秩序的价值维度_第3页
资源描述:

《世界传播新秩序的价值维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世纪七八十年代,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呼吁“建立世界信息与传播新秩序”的理念和行动,最终因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而逐渐走向冷寂。随着互联互通时代的来临,世界权力结构出现调整、变化,传统的信息霸权格局被打破,人类信息传播正在由过去的控制范式向联结范式转变。在新的媒体环境和社会背景下,倡导和推动建构世界信息传播新秩序,再次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时代议题。  如果说世界传播旧秩序具有西方媒体主导、国家行为体主导、传统媒体主导的明显特征,那么,当今世界传播新秩序明显受到非西方媒体崛起、非传

2、统媒体兴起、非国家行为体参与三大趋势的影响。  多样性:  多元主体参与的世界传播新秩序  非西方媒体的崛起悄然改变着西方媒体掌控国际舆论绝对主导权的局面。近年,有学者用“TheRiseoftheRest”指称半岛电视台(AlJazeera)、今日俄罗斯(RussiaToday)、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CCTV-News)等非传统西方媒体的崛起。这些崛起中的新兴国际媒体致力于覆盖世界不同区域,提供不同于西方视角的新闻信息,成为广受关注、影响力日益提升的国际传播力量。截至2014年底,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全球

3、累计整频道用户数达3.87亿户,比2013年的3.5亿户增加了3700万户,分布在17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日俄罗斯以鲜明、大胆、犀利的新闻评论著称,已在收视率上远超覆盖当地的其他外来媒体。成立于1996年的半岛电视台以多语种、多频道迅速覆盖全球不同地区,以独特阿拉伯视角向世界提供不一样的新闻,并以西方熟悉的平衡报道策略逐步获得西方公众的信任,在一些地区以收视率、影响力换来了广告收益。  非传统媒体的兴起为多元主体参与国际传播创造了无限可能,社会化媒体更为每一个机构和个人参与传播、与其他机构和个人直接对话

4、、互动提供了方便。如手机为实现最大范围的信息覆盖、人人参与传播创造了条件。互联网、社会化媒体更打破了国内传播与国际传播界限,营造出内外联通的全球传播环境。企业、非政府组织、个人等非国家行为体在便捷的全球传播环境下致力于自媒体建设、积极参与全球信息流动,并以此助推其全球发展战略;经济全球化催生的更多跨国企业需要多渠道开展整合营销传播、企业品牌建设;非政府组织倡导的理念和行动需要动员公众参与。个人出于个人品牌建构、关系建构等目标需要参与信息生产与传播。  总之,国家与非国家行为体借助传统、非传统媒体向世界传

5、播信息、同国locatedintheTomb,DongShenJiabang,deferthenextdayfocusedontheassassination.Linping,Zhejiang,1ofwhichliquorwinemasters(WuzhensaidinformationisCarpenter),whogotAfewbayonets,duetomissedfatal,whennightcame际公众互动堪称世界传播秩序的新常态。  包容性:  新公共外交推动的世界传播新秩序  传播技术的

6、变化制造了新、旧公共外交的分野。旧公共外交是指在报纸、书刊、广播、电视构成的以单向垂直传播为基本特征的传统媒体环境下,政府所代表的国家行为体,以国际广播电视、人文交流等模式向外国公众传播信息并力求影响其认知、态度、行为,从而实现管理本国所处国际环境的目标。新公共外交是指在基于互联网和社会化媒体、以任何人可以推动的双向水平传播为重要特征的新媒体环境下,政府、媒体、企业、非政府组织、个人等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向外国公众提供信息,直接与外国公众对话、互动并力求影响其认知、态度、行为,从而实

7、现管理本国或本行为体所处国际环境的目标。  被广泛作为公共外交行为分析理论模型的阿里·费舍尔(AliFisher)的公共外交理论模式就包含了“信息告知”、“广播”、“文化外交”、“文化交流”、“创建人际网络或长期关系”、“促进他人达成目标”、“倾听”。软实力与公共外交学者约瑟夫·奈认为,公共外交有三个基本维度,其中:最重要的是日常沟通包括危机应对、回应攻击;第二个维度是精心策划的主题化的战略传播;第三个维度是通过奖学金、人员交换、培训、研讨、会议、开放媒体渠道等经过多年努力与关键个人建立长期关系。  从

8、旧公共外交到新公共外交的最大转变不仅包含国际行为体从单一转向多元,更有传播理念从单向信息传播转向双向对话,从政治宣传过程转向社会沟通、社会网络建构过程,从国家“我”形象塑造转向致力于“他者”眼中的国家品牌建构、国家软实力和国际公信力提升。为了赢得“他者”的心,新公共外交理论强调“倾听”对于了解传播对象需求、表达尊重的意义,强调“帮助他人达成目标”是公共外交的重要模式,强调“建构长期关系”是公共外交的重要目标,强调推动国际同行之间的交流互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