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三期末练习题(含答案)

地理必修三期末练习题(含答案)

ID:16841761

大小:65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25

地理必修三期末练习题(含答案)_第1页
地理必修三期末练习题(含答案)_第2页
地理必修三期末练习题(含答案)_第3页
地理必修三期末练习题(含答案)_第4页
地理必修三期末练习题(含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理必修三期末练习题(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地理必修(三)期末练习题一.单项选择(20×3分)某调查小组对某地方圆1000米范围内进行了生态调查,其生态状况如图所示,据此回答1-2题。1、要对该地这种生态环境的发展变化进行宏观监控,宜选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  B.GPS  C.GIS  D.人工科学考察2、控制该生态现象的发展和蔓延,所采取的最合理的措施是(  )A.退耕还林 B.退耕还牧 C.规定合理载畜量  D.防止过度樵采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及四地年降雨量(单位:毫米)统计资料”,回答3~4题:3.关于该地区,下列说法正

2、确的是()A.形成东西方向年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表植被B.形成东西方向年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拔C.该区域自然灾害主要是地震D.造成西北地区自然灾害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原因4.关于a河段水文特征及其成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流域面积扩大,河水水量显著减少B.工农业用水较少C.地势平坦,水流平缓D.下游纬度高,有凌汛现象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全球最大的森林,发挥着巨大的生态效益,但却遭到严重破坏。读右图回答5~6题。5.下列关于亚马孙热带雨林说法错误的是A.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是因为深刻

3、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B.为当地降水提供了50%的水汽来源,是当地水循环的重要环节C.对于雨林的未来,应坚持的观点:保护第一并进行保护性开发D.亚马孙雨林破坏严重原因之一是建立自然保护区6.如果亚马孙雨林被毁,将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①大气中CO2含量增多,全球气候变暖 ②全球水循环和水平衡将受到重大影响③当地生态环境将可能恶化 ④雨林地区物种灭绝速率将大大加快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中国既是能源生产大国,又是消费大国,但每吨标准煤的产出效率仅相当于日本10.3%、

4、欧盟的16.8%、美国的28.6%。读中国和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图(煤、石油、天然气和其他能源,见图,完成7~9题。7.在甲乙丙丁四种能源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最易引发酸雨危害的是()A.甲B.乙C.丙D.丁8ofwork,relationships,needandpossibility,putqualityfirst."Improvestructure",referspartycarefully".IsamustadheretotheindividualabsorptionTheprincipleo

5、fthedevelopmentofamatureone,andstrictlyperformintheadmissionprocedure,topreventthePartymember5.中国能源消费中,目前需要大量进口的能源在两图中是指()A.乙、bB.丁、cC.乙、dD.丙、d9.为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能源短缺问题,今后在能源的开发上,应该()①从国情出发,继续大力开发和利用煤炭、水能②优先发展核电,尤其在西部开发中要充分利用其适应性强的特点③北方农村大力发展沼气,南方农村充分挖掘水能④限制

6、生产规模以缓解能源短缺⑤加快石油勘探和开采的同时拓宽进口的途径A.②④B.①⑤C.②③D.③④读金沙江下游梯级开发示意图,回答10~11题。10.关于金沙江流域说法错误的是()A.河流径流量丰富,且季节变化大B.金沙江适于水电梯级开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华东地区能源短缺C.水库建设不利影响:上、下游间物种交流受到阻隔,河口三角洲面积萎缩D.该河段的航运价值小于京杭大运河120°40°30°110°乙甲11.金沙江干支流水能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未得到充分开发,其主要原因有()①地质条件复杂,工程技术难

7、度大②该地区能源需求量小③水能开发可能诱发地震等自然灾害④移民难度大A.①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图1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回答12~13题。12.关于甲、乙两地说法错误的是()A.两地耕作制度不同的主要自然因素是降水B.两地之间的重要工程是南水北调C.甲乙两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分别是:水资源短缺、酸雨危害较严重D.两地共有的地理现象是雨热同期13.甲地楼房南北间距一般大于乙地,其影响因素主要是()A.河流流向B.海陆位置C.纬度位置D.盛行风向右图表示安徽省1

8、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据此回答14~15题。14.2005年以来,安徽省城市化处于(   )A.初期阶段B.中期阶段C.后期阶段D.逆城市化阶段15.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在(  )A.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快速提高B.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C.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D.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右图为某地区某种物流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16~17题:16.该物流的主要运输方式最有可能是()A.铁路运输B.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