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法概论重点考点

国际经济法概论重点考点

ID:16965046

大小:119.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8-26

国际经济法概论重点考点_第1页
国际经济法概论重点考点_第2页
国际经济法概论重点考点_第3页
国际经济法概论重点考点_第4页
国际经济法概论重点考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际经济法概论重点考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绪论总括绪论部分主要讲了三个问题: (1)国际经济法产生和发展的三个主要阶段; (2)国际经济法的含义、范围(即与其他相关部门法的联系和区别); (3)我国对外经济交往的三个历史阶段以及法理原则。我个人认为第二个问题是本章的重点。第一节国际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国际经济法泛指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其调整对象是因国际经济交往而产生的社会关系,即国际经济关系。  对国际经济关系的理解大致分为两种:  狭义理解。专指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因跨国经济交往而产生的国际经济关系;

2、主体限于国家、国际组织及在国际公法上具有独立法律人格的实体(如正在争取解放和独立的民族解放组织)  广义理解。除上述主体形成的国际经济关系外,还包括属于不同国家的个人之间、法人之间、个人与法人之间以及他们与异国政府或国际组织之间的各种国际经济关系;主体包括国家、国际组织及在国际公法上具有独立法律人格的实体和属于不同国家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  教材采用广义理解,所以认为国际经济法的产生时间比较早,并经历了萌芽、发展、转折更新三个阶段。  (一)萌芽阶段:17世纪以前  公元前地中海沿岸亚、

3、欧、非各国间频繁的经济交往和国际贸易活动→国际商务习惯和制度→国内成文法规;经由商人法庭成为有拘束力的判例法或习惯法→国际经济法的最初萌芽  标志:  (1)罗得法;  (2)罗马法中的万民法;  (3)中世纪的国际商事习惯法典:《康索拉多海商法典》、阿马斐法、比萨法、奥列隆法、维斯比法、汉撒法等海事商事法典。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汉萨联盟”的商务规约。汉萨联盟是14-17世纪北欧城邦国家的商业政治联盟,目的在于相互协调、保护贸易和抵御“商敌”,调整的对象是城邦国家之间的国际经济关系,这和萌芽阶

4、段的其他国际经济法有很大不同,后者调整的是私人之间的跨国经济关系。  (二)发展阶段:17世纪到20世纪40年代以前  (1)国际条约。包括双边国际商务条约、多边国际商务专题条约(知识产权:1883年的《保护工业产权的巴黎公约》、1886年的《关于保护文学艺术作品的伯尔尼公约》、1891年的《关于商标国际注册的马德里协定》等;海事:《关于提单法规统一化的国际公约》,即海牙规则;国际航空运输:《关于国际航空运输法规统一化的公约》,即“华沙公约”;票据:日内瓦《统一汇票本票法公约》《统一支票法公约》等

5、等。  多边国际专门商品协定(砂糖、锡、橡胶、小麦等)  (2)近现代国际商务习惯和惯例。比较重要的国际惯例,如1860年欧美多国商业人士在英国,共同制定了理算共同海损的《格拉斯哥规则》,随后两次修订,改名为《约克-安特卫普规则》(共同海损理算规则);《华沙-牛津规则》(CIF价格术语买卖合同双方的义务、费用和风险);国际商会的1933年的《商业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对信用证支付方式规定了统一准则、1936年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解释了9种常见贸易术语。  (3)近代各国的商事立法  近现代民族

6、国家统一商事立法的滥觞:法国1673年的《商事条例》和1681年的《海商条例》,1807年的《法国商法典》就是在此基础上补充而成。  大陆法系国家民商事立法体例:  民商分立:法国和德国;民法典和商法典并行;  民商合一:始于1911年的〈瑞士民法典〉  英美法系国家:由不成文的判例法到单行商事立法。  (三)转折、更新阶段:二战结束以后  1、布雷顿森林体制和关贸总协定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敦森林中召开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签订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1

7、947年10月23个国家签订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国际社会进入以多边国际商务条约调整重大国际经济关系的重要阶段。其理由如下:  (1)调整对象(货币、金融、贸易)事关重大,涉及要害,影响国际经济关系全局和根本;  (2)较以往的国际条约内容更加具体、范围更广、程度更深、致力于国际经济自由化和一体化;  (3)具有明显的国际统一性和普遍性。  尽管布雷敦森林体制对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国际经济合作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本身存在重大缺陷,从本质上和整体上看,是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延续,而不是

8、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开端,其理由如下:  15(1)条约的最初谈判和签署国主要是西方发达国家,反映的是发达国家的利益和要求,没有反映和尊重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愿望。这体现在一些原则和具体制度上,如IMF的加权表决制、1964年“授权条款”以前的关贸总协定中的无条件、立即的最惠国待遇原则。  (2)旧的殖民体系在全球范围内仍占主导地位。  关于对布雷顿森林体制的评价,既可以出简答题,也可以出论述题。评价应该首先肯定其积极方面,然后指出其不足。  2、创立国际经济法新规范的斗争  (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