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水库的整治措施

中小型水库的整治措施

ID:17053785

大小:17.2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27

中小型水库的整治措施_第1页
中小型水库的整治措施_第2页
中小型水库的整治措施_第3页
中小型水库的整治措施_第4页
中小型水库的整治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小型水库的整治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小型水库的整治措施摘要在我国,中小型水库数量众多、分布面广、在防洪、灌溉、供水、环境等诸多方面发挥了巨大效益,但由于大部分中小水库的建设起点标准低,加上在长期运行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维护,致使水库工程失修、甚至老化、退化,危及到水库的安全运行。本文从中小型水库的现状出发,分析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整治措施。关键词中小型水库;问题;整治  在我国,中小型水库数量众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水库的功能也随着发生了转变,在饮用水供应、承担生态用水、保障水库水质以及防汛调度等方面都对水库

2、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种种历史遗留原因,我国中小型水库的病险率很高,大量病险水库的存在,时刻威胁着下游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给社会和经济环境的破坏和灾害风险越来越大,威胁着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如何尽快缩小中小型水库管理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存在的巨大差距,是每位水库管理工作者都应该认真思考和积极探索实践的问题。  1中小型水库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中小型水库在长期运行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维护,致使水库工程失修、甚至老化、退化,危及到水库的安全运行。此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小型水库也不同

3、程度地存在水质变色变味、透明度低、有害物质多数超标、垃圾成群,甚至出现绿藻等问题严重,引起了各级部门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主要问题归纳如下:  1)水库安全问题突出。部分中小型水库大多建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受当时财力、物力及技术条件的限制,这些工程尤其是中小型水库普遍存在防洪标准低、工程施工质量差、设施老化破损或不完备等问题。在汛期出现时,为数众多的小型水库不同程度出现险情,严重地威胁着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基层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保障低。一方面,基层水管员专业技术水平较低,专业学历偏低,绝大部分的水

4、库巡查管理人员是当地的农民,水利专业技术知识缺乏,难以胜任水利安全管理的需要;另一方面,基层水管员无固定收入,所在省、市财政对农村水管员每年的补助不足,绝大部分的水库巡查管理人员因为没有编制也没有参加社会统筹,退休后无固定收入来源,与他们所承担的责任极不相称,造成基层水管单位队伍不稳,责任心不强,同时也难以吸收高层次的管理人员。  3)水库淤积问题普遍突出。中小型水库大多经过三四十年的运行,由于入库河道夹带的泥沙及悬浮物的沉积,水库不同程度发生淤积,造成水库兴利、防洪库容减少,水库可供水能力下降,并对大坝安全产生威

5、胁,严重影响水库功能的发挥。  4)除险加固、清淤经费筹措困难,建设标准偏低。病险水库主要分布在二、三类县,由于水库和山塘的加固、清淤任务重,特别是病险水库较多集中在欠发达地区,尽管省市部分会按主体工程加固核定投资额的一定比例给予补助,各地也采取了积极的筹措办法,但要在短期内全面加固难度很大。为了防止出现垮坝事故的发生,这些地方往往应急先行解决水库存在的突出问题,尚未全面地进行加固处理,水库保安加固标准仍然不高。  5)库区管理存在缺位。为了发展经济,有一部分中小型水库发展渔业,但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导致水质污染,

6、或者水质富营养化。  2中小型水库综合整治的措施  加强中小型水库的整治管理,必须坚持“政府推动、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原则,创新机制,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对水库管理、水域环境进行综合整治,才能保障水库的安排运行,造福一方。以下从管理学角度论述中小型水库的整治措施。  1)突出治理重点。一是中小河流和江河主要支流治理要以人口集中、洪水威胁大、洪涝灾害易发、有重要保护对象的区域为重点。二是山洪灾害防治以暴雨强度大、直接威胁城镇、集中居民点或重要设施安全的防治区为重点。三是易灾地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以水力侵蚀严重县、人口

7、密集的中小河流、山洪泥石流灾害易发区以及山洪泥石流灾害对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威胁大的地区为重点。总之,要根据轻重缓急,做好项目的排序。  2)坚持齐抓共管原则。一是对于老化失修严重、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涉及防洪安全的大中型病险水闸,在安全鉴定的基础上,确定除险加固名单、实施安排。二是确定水文测站布局,提出中小水库防汛报警通讯系统建设方案,优化中小型水库调试运用方案的原则,建立洪水风险管理制度,提高洪水资源化水平,提出洪水管理科学技术研究的有关建议,以及洪水保险制度的设想和实施步骤。绘制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分布示意图。 

8、 3)加强统筹协调。一是中小河流和江河主要支流治理要统筹协调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区域和流域的关系,妥善处理防洪与河湖生态保护的关系;二是易灾地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范围要与山洪灾害防治范围相协调。此外,专项规划要与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等相关规划相衔接。  4)坚持项目带动。一是围绕打造精品,做美河道景观。在确保行洪安全的前提下,实施筑坝蓄水、建园添绿、造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