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黄山地质环境与旅游资源的关系

论黄山地质环境与旅游资源的关系

ID:17135626

大小:18.4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27

论黄山地质环境与旅游资源的关系_第1页
论黄山地质环境与旅游资源的关系_第2页
论黄山地质环境与旅游资源的关系_第3页
论黄山地质环境与旅游资源的关系_第4页
资源描述:

《论黄山地质环境与旅游资源的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黄山地质环境与旅游资源的关系安徽黄山世界地质公园雄踞于风光秀丽的安徽省皖南山区。东连天目,西接匡庐,北倚九华,南望白岳,属花岗岩峰林景观,以雄峻瑰奇著称,是避暑胜地,每年吸引了大量游客。那么黄山有什么样的旅游资源能够吸引数目庞大的游客群体呢?先来了解一下黄山。黄山,位于黄山市境内,山体呈东北---西南方向展开,其境内海拔高度在千米以上的山峰有70多座,最高峰是莲花峰,海拔1864m。黄山自然风光优美,其自然景观以群峰、秀水、怪石、云海为主,加上崖、洞、涧、池、潭、瀑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具有“雄、奇、险、秀、奥、旷”等特征.人文景观荟萃,有宗教文化建立的寺、庙、庵、坛、亭、楼、阁;有

2、具地方风格的古民居、古桥、古道、摩崖石刻、书画题记、名人遗迹;有具现代风格的建筑和空中缆车,琳琅满目,举不胜举.其人文景观主要包括宗教文化、现代建筑、摩崖石刻、书画题记.黄山历来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自然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撇开人文景观来看,黄山的自然风光与它复杂的地质构造有很大关系。黄山地质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以花岗岩山岳地貌旅游资源为特色,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有三:第一是地质构造基础,第二是第四纪冰期时冰缘环境下的外营力作用:第三是地域交界带上的边际效应和景观增值效应。loanapproval

3、andpostcreditapprovalofficer/atalllevelsinaccordancewithcreditapprovalrules,licensingandeventualexerciseofcreditdecisionpowerofpersonsorinstitutions.Reviewfindingsandreviewcomments,accordingtotheBank'scredit一、地质构造史距今约8亿年的震旦纪开始,海水绕过晋宁运动中形成的江南古陆,从东南方向进入黄山地区,黄山一带被淹没在海水之下。在寒武纪和奥陶纪(距今5.7-4.4亿年前),地壳处

4、于裂解的高潮时期,导致了海平面的最大上升,在这期间,黄山地区基本稳定,但仍是一片汪洋。到志留纪末期(距今约4.1亿年),地壳活动加剧,黄山地区上升而成为陆地,海水全部退去,黄山地区在地质历史上首次露出海面。之后的5000万年里,黄山地区相对稳定,到了石炭纪,柳江运动又引海水,黄山地区又重新沉入海平面以下。在三叠纪末期(距今2亿年前),印支运动使地壳隆起而成为陆地,海水退出安徽境内。进入侏罗纪以后,燕山运动以强烈频繁的地壳活动,改造黄山地壳的地貌。到早白垩纪时,地壳下部的岩浆,沿着印支运动时形成的褶皱带,从黄山这块地壳内侵入到距地表约数千米的古老地层中,并且由边部向中央冷却凝结,形成了

5、黄山花岗岩体的胚胎,经历了一次次的上侵和结晶固结之后,黄山岩体的雏形形成。黄山岩体,是岩浆在漫长的地质变动过程中,多次脉动侵入形成的花岗岩。由于侵入时间不同,岩体也有所不同。现在的黄山,前山以粗粒似斑状花岗岩为主,时间较早,后山以细粒斑状花岗岩为主,时间较晚。由于这种岩性的差异,前山形成了以筒状峰林、块状峰林和柱状峰林为主的峰林景观,雄伟壮观;而后山形成了以屏式峰林、石林式峰林和独秀峰为主的峰林景loanapprovalandpostcreditapprovalofficer/atalllevelsinaccordancewithcreditapprovalrules,licensi

6、ngandeventualexerciseofcreditdecisionpowerofpersonsorinstitutions.Reviewfindingsandreviewcomments,accordingtotheBank'scredit观,秀丽多姿。而且,黄山后山气温偏低,差异风化作用强烈,所以比前山多怪石,如“仙桃石”、“猴子观海”、“蓬莱三岛”、“飞来石”等等。然后,到五六千万年前,覆盖在岩体上的盖层随着山体的抬升而逐渐被剥蚀殆尽,形成了莲花峰、光明顶和天都峰等花岗岩山峰。之后,喜玛拉雅山运动使地壳抬升,黄山也相应升起,同时经受剥蚀,形成了花岗岩峰林。总的来看,黄山的

7、地质变动情况奠定了黄山雄伟和峻秀瑰奇的双重特点。二、冰缘环境下的外营力作用立马桥、天都峰、北海等地段,被认为具有第四纪冰川并因此闻名。虽然已经争论了半个世纪,黄山冰川是否存在,迄今为止仍然没有准确结论。有一种被普遍认可的说法是:在第四纪冰期时,黄山处于季风型冰缘环境中,在这种环境下,寒冻风化剥蚀重力作用、冻融蠕流作用、雪蚀作用和融冻、重力、流水作用很强,又有断裂和节理发理发育,于是岩体在冰劈和冻胀的作用下,结构变得更加破碎。在季风型间冰缘环境下,气温升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