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混凝土质量通病怎么处理?35个实例教会你!

不知道混凝土质量通病怎么处理?35个实例教会你!

ID:17148798

大小:27.74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8-28

不知道混凝土质量通病怎么处理?35个实例教会你!_第1页
不知道混凝土质量通病怎么处理?35个实例教会你!_第2页
不知道混凝土质量通病怎么处理?35个实例教会你!_第3页
不知道混凝土质量通病怎么处理?35个实例教会你!_第4页
不知道混凝土质量通病怎么处理?35个实例教会你!_第5页
资源描述:

《不知道混凝土质量通病怎么处理?35个实例教会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不知道混凝土质量通病怎么处理?35个实例教会你!  1、原材料质量和管理[实例1]水泥温度太高,造成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过快。  某工程在6月份浇注C30梁板过程中,发现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很快,造成滚筒内混凝土结料。  原因分析:经查所进水泥温度达80℃,且水泥普遍偏细,造成需水量增大,当用水量不足时产生坍落度损失过快。  防止措施:在夏秋季节5-10月份,对直接从水泥厂或粉磨站短途运输进货的水泥,必须每车测量水泥温度要小于65℃。  [实例2]外加剂冬期时结晶,堵塞管道。  在11月到次年2月份,由

2、于气温下降较快,在外加剂泵抽料到秤斗时会出现较多结晶,堵塞管道和蝶阀,造成计量缓慢。  原因分析:公司在用的萘系高效减水剂中Na2SO4在气温较低时,达到过饱和而析出晶体。  防止措施:与减水剂供应商协商调整减水剂配方,由含固量由32%降到20%含固量,已基本解决析晶问题。  [实例3]雨水或冲水进入外加剂罐,造成浓度降低,影响混凝土坍落度。  某日开始供应工程的混凝土出厂前由检测台检查时均发现坍落度偏小情况。  原因分析:检查减水剂罐上方进料口被人打开后未盖好盖子,下暴雨及可能冲洗罐顶的水流入

3、罐内,造成减水剂浓度下降。  防止措施:进料供应商在将减水剂泵到罐内后,应及时将上方盖子盖严,材料员加强巡察。  [实例4]将木钙减水剂误用为萘系减水剂造成缓凝。  在供应某工程二层梁板时,施工单位反映凝结时间太长,浇筑后24小时仍未凝固。  原因分析:经检查配合比下料记录,普通减水剂被当作高效减水剂输入电脑,高效减水剂主要以萘系为主,按粉剂掺量为%~%,而普通减水剂主要成分为木质素磺酸钙,掺量为%~%。当木钙超过胶结材料用量%时就会出现严重缓凝。  纠正措施:使用木钙减水剂掺量应严格控制,配合

4、比输入时必须有另外操作员复核。  [实例5]不同品牌防水剂混合使用。  某工程地下室外墙C40P8施工,发现一车混凝土坍落度偏大退回。  原因分析:经检查进货记录,同期进货的两种防水剂用于两个工程中,一种有明显减水作用,另一种减水率较少,工人在搬运袋装防水剂时出现混杂使用的情况。  纠正措施:每批防水剂进厂时必须复检合格才能使用,仓库物资堆放应隔离和标识,不得混用。  [实例6]砂中含有大块的泥块和卵石。  在某工地泵送施工时发现泵车下料斗上有较多大块鹅卵石和泥块。  原因分析:砂场供应河砂在抽

5、砂时筛网破损,抽料口插入太深,将河床底部的大块石头和泥团抽到砂中。  纠正措施:砂场应定期检查抽砂机筛网是否破损,公司砂石进料口及主机楼待料槽应加装隔栅,防止杂物进入混凝土。  [实例7]碎石含泥量超标。  雨天后所进碎石含泥量超过1%,造成混凝土需水量增大,混凝土强度下降。  原因分析:下雨后碎石破碎过程含大量砂土,振动筛分时无法分离干净。  纠正措施:在上料码头增加冲水设备,将含泥量控制在标准范围内。不合格碎石严禁进仓。  [实例8]粉煤灰、矿渣质量不合格。  公司采购F类一级灰,进厂时细度

6、、需水量比和烧失量等指标偶尔达不到要求;采购的S95级磨细矿粉,7天和28天活性指标偶尔达不到要求,但检测周期长。  原因分析:电厂燃煤质量出现波动,粉煤灰分选设备出现故障,引起质量波动;矿渣来源不稳定,比表面积偏小。  纠正措施:每车粉煤灰和矿渣粉进厂后应检查细度或需水量比合格才能入库。每车检测矿渣比表面积≥400m2/kg合格才能进库,定期到供应厂抽样。  [实例9]水泥、粉煤灰和矿粉等粉状物进仓前须经筛网过滤。  主机楼操作员反映螺运机被杂物卡住,造成电机烧毁。  原因分析:散装物料进仓时

7、,含有铁钉、钢球等球磨机中杂物,卡入螺运机间隙。  纠正措施:所有进料管口前加装φ10mm孔径的筛网,防止大块杂物进入罐中。  [实例10]原材料混仓。  某工程供应过程现场质检员发现混凝土粘性差,颜色偏白,经快速检测强度明显偏低,对已浇注的混凝土清理干净重新浇注。  原因分析:供应商驾驶员不熟悉公司管道布置情况,接错管口,将粉煤灰错打入水泥罐中。  纠正措施:所有粉料罐口必须加锁,标识清楚,材料员加强各材料库的巡查监督。  2、配合比管理  [实例11]泵送高度和长度变化未及时调整配合比。  

8、1)某工程地下室底板C40P8供应过程发生严重堵管现象,现场泵管长度超过200米。  2)某工程施工二十一层柱墙时,多次发生堵管现象。  原因分析:施工单位在下达生产任务,未写明泵送高度或泵送水平管长度,而按普通碎石和普通泵送坍落度开具配合比,造成堵管爆管。  纠正措施:1)泵送高度超过20层或60米时,必须注明5-25mm碎石粒径,且坍落度应≥160mm。2)泵车班布管时宜布得横平竖直,尽量减少弯头和变管数量,如水平管道长度超过150米,坍落度应≥160mm。  [实例12]砂细度模数变化影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