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探讨_2

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探讨_2

ID:17160891

大小:17.84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28

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探讨_2_第1页
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探讨_2_第2页
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探讨_2_第3页
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探讨_2_第4页
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探讨_2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探讨_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探讨  【摘要】本文就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给水竖向分区和给水方式的选用等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设计中的几个常见问题,对工程设计有较好的指导意义。【关键词】高层建筑;给排水    1前言  如今居住建筑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近几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家在关注住宅面积、户型、朝向的同时也越来越关注厨房和卫生问的设计。以“生活在厨房、卫生间为核心的理念得到越来越明显的体现。因此,与居住环境卫生有着直接关联的室内给排水管道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居住者的使用。在购买住宅时,除了关注住宅的楼层、面积

2、、平面布置等因素外,同时也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住宅设备上。厨房、卫生间作为住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功能复杂,对卫生、安全和舒适性要求较高的空间,其系统设计是否合理对今后的日常使用与维护至关重要。设计人员应按整体设计的要求,综合考虑。现结合本人在住宅设计过程中的一些经验与看法,谈谈住宅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一些特点。    2给水系统设计中的问题  给水竖向分区  高层建筑由于建筑高度很大,在进行给水系统设计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竖向分区问题。如果不分区而采用一个系统供水,则建筑底层的配水点所受的压力过大,会产生很多

3、弊端。如水龙头开启时,水流易喷溅,易产生水锤,给水道管及配件易损坏以及产生噪声等。另外分区压力值也要选择合理,分区压力值过高,仍会产生以上弊端;分区压力值过低,又会使分区数量增多,增加给水设备,管道的工程造价及维修管理工作等。因此,高层建筑给水系统竖向分区应根据使用要求,管材质量,卫生器具配件所能承受的工作压力,结合建筑层数合理划分。  目前,国内外对高层建筑给水系统竖向分区压力值,尚未有统一的规定,但通常都是以各分区最低点的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压力不大于其工作压力为依据进行分区。我国《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4、GB5O0l5~XX规定,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压力不宜大于;静水压大于的入户管(或配水横管),宜设减压或调压设备;各分区最不利配水点的水压,应满足用水水压要求。对于高位水箱供水,水箱设置高度,即水箱底与最不利点用水器具或设备的垂直距离应大于或等于该不利点的流出水头与水流流经由水箱最低最不利点管路和水表的水头损失之和,上述之和通常称为分区给水最小静水压力值。根据经验,一般该值约为左右。因此,各分区顶层住宅人户管的进口水压一般也不小于,而卫生器具正常使用的最佳水压宜为,所以,对于水压大于的人户管,宜设减

5、压或调压措施,以避免水压过高或过低给用水带来不便。  给水方式的选用  在高层建筑竖向分区确定以后。就要对给水方式进行选择。给水方式选择应以经济合理,技术先进,供水安全可靠为原则。  当市政管网压力具有一定资用水头,其压力能满足高层建筑下面几层,如地下室、裙房及附属建筑用水需要,为节省能源和基建投资与运行管理费用,下面几层可采用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水。但是利用市政管网压力设置给水系统时,应考虑其供水房间的性质和水压要求。对于建筑高度不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一般低层部分采用市政水压直接供水,其余楼层分区供水,每个

6、分区均独立采用一组变频调速泵供水,这就是垂直分区并联供水系统。分区内再用减压阀局部调压,这种方式不设高位水箱,减少了二次污染,水压也比较稳定,是目前可选用的比较好的供水方式。由于设高位水箱供水方式,需要将水一次加压送至水箱,不节能而且屋顶水箱容积大,加大建筑荷载,另外水由水箱自流进入各区减压时,如果用减压水箱减压,分区水箱占有楼层面积,采用减压阀进行减压,减压阀减压值(或减压比)大,一旦减压阀失灵后,用水存在隐患。因此不提倡作为主要的供水方式应用。  对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不宜采用并联供水方式,以免

7、输水管道承压过大,不安全。此时可采用串连供水方式,中间设传输水箱或不设,因为采用调速阀供水,中间转输水箱已失去了调解水量的功能,只剩下防止水压回转的功能,而此功能可用管道倒流防止器替代,不设中间转输水箱,又可减少一个水质污染的环节。  3雨水系统设计中的问题  阳台雨水与屋面雨水分开排除还是混合一同排除  屋面雨水排除按重现期为一年设计,因此在遭遇超过设计强度的暴雨时,屋面雨水在雨水管内满流而成为压力流系统。而阳台雨水不可能在雨水管内满流,为重力流系统。因此若将屋面雨水与阳台雨水混合排除,则在雨水管满流时会引起

8、阳台反水。因此,若为简化雨水系统而将屋面雨水与阳台雨水混合排除时,缺点是遇超过设计强度的暴雨时,阳台雨水不能及时排除。因此,阳台雨水应与屋面雨水分开排除。  采用侧排雨水斗需注意的问题  雨水斗排水量是否达到满负荷,是由雨水斗前的积水深度决定的。国家标准雨水斗深为50mm的排水量。因此雨水斗应置屋面较低处,以保证雨水斗的排水能力,防止屋面积水。  近年来广泛采用的侧排水雨水斗,其排水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