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ID:17262416

大小:2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29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_第1页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_第2页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_第3页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_第4页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近年来,“新型大国关系”成了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研究领域的一个热门词汇。为何要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新型大国关系的实质与内涵是什么?在国际格局发生深刻改组、国际力量对比持续演进、国际关系各领域发生深层次变化的今天,应如何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新型大国关系与传统大国关系有何异同?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出路何在,前景怎样?这些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热议和思考,也成为中国对外事务主管部门及专家学者积极探索的重大课题。一、超越传统大国关系模式与冷战思维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由于诸多历史原因和现实问题,中美关系既重要又复杂,有时甚至显得相当紧张。然而毋庸置疑的是,当前国际社会广泛谈论的新

2、型大国关系,首先针对的就是中美关系。关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各国政治家、外交家和专家学者见仁见智,论述纷繁。2011年1月,时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美国,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就建立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达成共识,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理念的提出奠定重要基础。2012年2月,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问美国,就落实两国元首共识,构筑健康、稳定、全面发展的中美关系与美国领导人交换意见,旗帜鲜明地提出中美共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倡议。2012年5月,中美双方在北京举行新一轮战略与经济对话,进一步就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问题进行探讨。习近平在会见美方代表时提出,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既要有“不到

3、长城非好汉”的决心和信心,又要有“摸着石头过河”的耐心和智慧。这种生动而形象的表述,说明中国对于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已有充分足够的准备。2013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美国加州安纳伯格庄园“阳光之乡”会晤奥巴马总统时,用三句话精辟地诠释和概括了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一是不冲突、不对抗,二是相互尊重,三是合作共赢。这对我们深入理解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牢固把握中美关系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指导发展同世界上其他大国的关系,都具有不可估量的重大现实意义。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目的是要努力避免相互对立和“你赢我输”的零和关系,共同建立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交往机制。这种关系的基础

4、和前提是中美双方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相互依存,在某些问题和领域还必须有一定程度的相互借重、相互助力和相互支持。这种新型大国关系,要求双方成为真诚的、长久的、战略性的伙伴。这就是说,中美两国既是对手又是伙伴,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必须兼顾对方利益;在寻求自身发展时,必须考虑共同发展;在力争本国利益最大化时,必须不断深化利益置换关系,共谋利益交融格局。显而易见的是,中美关系的这些特点同历史上大国之间“争雄称霸”、“权力转移”的零和关系完全不同。officiallyestablishedonJuly1,2013,Yibincity,formerlyknownasthebus,integra

5、tedoriginalrongzhoubuscompanyinYibincityandMetrobuscompany,formedonlyinYibincityofaState-ownedpublictransportenterprises,thecompanyconsistsofoneortwo,thirdDivision.Integrationofpublictransportservicesisnotyetestablished中国是刚刚成长起来的新兴大国,是后起大国、后发大国,或称“崛起中的大国”,而美国是拥有巨大战略资源和全球影响力的老牌大国,是既成大国、守成大国,或称

6、“霸权主义大国”。中美两国努力探索并共同建设新型大国关系,无疑有助于双方建立更多、更有效的对话机制和交流平台,从而在各领域、各层次不断扩大“利益汇合点”,构建“利益共同体”;有助于增进双方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的理解与沟通,加强双方在应对共同威胁与挑战、处理全球性问题上的协调与合作。中美两国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必须以彼此尊重为前提,以坦诚合作为途径,以互利共赢为目标,舍此别无他途。中美两国历史底蕴不同,文化传承不同,发展水平不同,价值观体系迥然有别,对外战略取向有时相克相撞,在这种情况下,双方需要妥善处理好彼此的战略分歧和利益纠纷,将两国关系纳入前所未有的新型大国关系轨道。为此,我们应

7、深入思考并努力践行如下原则:(一)超越意识形态对立和社会制度差异,尊重对方政治体制、发展道路和经济社会治理模式。简而言之,美国应当摒弃对共产主义理论学说、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共产党人历史形象的偏见和成见,摆脱反共反社会主义甚至盲目仇华排华的心理积弊,避免对中国国内事务指手画脚,更不能对中国的对外政策妄加猜测,不负责任地横加指责。与此同时,中国也要现实、冷静和客观地看待美国的发展成就、历史经验及其对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贡献,在观察和思考当今世界的各种矛盾和冲突时,坚持从事物的是非曲直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