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1)班质量分析 word 文档

六(1)班质量分析 word 文档

ID:1729008

大小:2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1-13

六(1)班质量分析 word 文档_第1页
六(1)班质量分析 word 文档_第2页
六(1)班质量分析 word 文档_第3页
资源描述:

《六(1)班质量分析 word 文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六(1)班质量分析及整改措施本学期,我接手了六(1)班,接班之初,得知:“这是个差班,不容易教。”但究竟差在什么地方,差到什么程度,我却一无所知。我心想:差班我又不是没教过,怕什么。接班之后,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个班带好,让学生的成绩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我把我的想法对学生说了,也给学生讲了许多鼓励的话,希望他们树立起进步的信心,从而努力学习,逐步提高成绩。经过这段时间的深入调查,细致观察,认真分析,我找到了学生存在差距的地方:1、学习基础差;2、学习态度不端正;3、学习缺乏积极性、上进心;4、没有明确的理想和奋斗目标;5、学习习惯差;学习自觉性差。6、这个班的作业习惯特差。例如

2、57人的班级,每次都有十几个人不交作业,随你老师怎么要均不理不睬。更雪上加霜的是,有几个孩子如:张景竹、宋法昊、乔瑞、徐恩国等就是老师一对一指导都不肯写,而且大部分学困生均为家长不问事型的,要想取得家长的配合也很难,因此要提高成绩实在很难。面对如此差班,我该怎么教?这是我久久思索的问题。经过深入思考,我决定从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入手,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让学生明确了奋斗目标,端正了学习态度,转变了学习敷衍了事的态度和学习是为了完成任务的观念。开学后的这一两周,每天的课堂作业尽可能少些,但学生半数当堂做不完,总要等到中午老师给他们安排时间来做,不然就拖到下午

3、放学也完不成,从没有人利用午休的大段时间完成作业。有的学生为了做得快,多一些时间玩,就不动脑筋地乱做,交了就了事;有的学生干脆把别人的作业拿来照抄;还有的干脆不交,蒙混过关。这些都是学习态度不端正的表现。最让我头痛的是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习惯差的问题。我深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决非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开课之后,我发现,学生的课堂学习习惯差,主要表现在:1、无课前准备的习惯。上课起立坐下后,学生才从书包里找当堂要用的书;需要练习时,才去找笔或本子等。2、无良好的听课习惯。课堂上有的东张西望;有的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有的在玩东西

4、;有的趴在桌子上、传递小纸条的等。3、无良好的答问习惯。老师提问之后,学生要么默不作声,要么胡乱喊,似不知道举手发言的要求。4、无质疑问难的习惯。课堂上没有学生向老师或同学提出不懂的问题或知识。5、无自学的习惯。课堂上,如让他们自学,他们就走马观花似的看一看书就停下了,等着老师给他们讲,没人去认真理解、思考、感悟、体会。6、无良好的交流、讨论、合作学习的习惯。学生在进行交流、讨论、合作学习环节时,经常是说闲话,而不按老师的要求进行学习。要想提高学生成绩,就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向四十分钟要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经,势在必行。就此,我进行了一些

5、探索和尝试。1、培养学生课前准备的习惯。首先给学生提出课前准备的要求,让学生在上课前准备好当堂要用的课本、练习本、相关文具、学具等用品。然后,每节课一上课就巡回检查。2、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首先,明确给学生提出听课的要求,让学生知道上课要全神贯注,不东张西望,不交头接耳,不玩东西,不干与课堂内容无关的事,按老师的要求学习。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和答问习惯。每节上课都提醒学生要积极思考师生提出的问题,并举手回答,不可胡乱喊。对于学生的回答,我总是给予及时地提示和适当的鼓励。学生答错了,我让他们再思考或听别人回答,没有批评和斥责。在课堂教学中,我不时有意引导学生如何听懂问题,

6、如何思考问题,如何回答问题。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道路是漫长的,以后还得坚持不懈。通过几次作业,我还发现,学生的作业习惯也很差。格式不规范,书写不工整,审题错误,抄写错误,马虎大意等问题层出不穷。针对具体错误,我采用不同方法纠正,并严格要求,以达到让学生养成良好作业习惯的目的。对于书写格式不规范的问题,我采用板书示范的方法,让学生知道规范的作业格式。不按格式做的,要求其重做。对于审题错误的,我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审题,让学生知道如何审清要求、题意等。最难解决的是学生学习基础差的问题。多年的知识缺漏怎能在短时间内弥补上?现在已经是六年级了。对于这样一个差班,要想提高成绩,实在很难

7、。我知道,光急是没有用的。今后,我得静下心来,仔细琢磨,寻找更有效的方法,让学生进步。一语概述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杨晓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