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苏联解密档案对日本战俘问题的新诊释

前苏联解密档案对日本战俘问题的新诊释

ID:17320076

大小:57.0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8-08-30

前苏联解密档案对日本战俘问题的新诊释_第1页
前苏联解密档案对日本战俘问题的新诊释_第2页
前苏联解密档案对日本战俘问题的新诊释_第3页
前苏联解密档案对日本战俘问题的新诊释_第4页
前苏联解密档案对日本战俘问题的新诊释_第5页
资源描述:

《前苏联解密档案对日本战俘问题的新诊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前苏联解密档案对“日本战俘”问题的新诊释徐元宫、李卫红(中共中央编译局北京100032)  【摘要】1945年8月9日,随着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给盘踞在那里的日本关东军以毁灭性的打击,60万日本官兵成为苏联红军的俘虏。这些战俘被苏联红军拘押到西伯利亚、远东、哈萨克等地区的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下属的各劳改营。多年以来,日本战俘问题如同两国之间的领土问题一样,不仅妨碍了日苏关系的改善和进一步发展,而且也制约了今天的日俄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日本战俘;新诊释;问题  【作者简介】徐元宫,中共中央编译局

2、东欧处副研究员;李卫红,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基础部副教授。  【中图分类号】Dl;DS【文献标识码】Al【文章编号】1001-5574(2006)04-0077-17  1956年日苏两国政府签定了恢复两国关系正常化的《日苏联合宣言》,今年是日苏两国签署《日苏联合宣言》50周年。五十年来,两国之间一直存有一系列悬而未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地妨碍了两国关系的改善和进一步发展,其中就包括日本战俘问题。那么,日本战俘问题是怎么产生的?战后苏联政府为什么没有及时释放被拘押的几十万日本战俘?日本战俘在苏联的境遇如

3、何?本文将利用近年来甚至本年度最新解密的俄罗斯档案材料以及当年被关押在苏联劳改营的日本战俘的见证和回忆,来剖析并揭示日本战俘在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劳改营的劳动、生活情况及其最终命运,以及多年以来日本战俘问题对日苏关系、日俄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所造成的影响。5.1-9,,services,andmakethecitymoreattractive,strengtheningpublictransportinvestment,establishedasthebackboneoftheurbanrailtransitm

4、ulti-level,multi-functionalpublictransportsystem,thusprotectingtheregionalpositionandachieve一、日本战俘在苏联劳改营的境遇  2005年5月11日,俄罗斯《莫斯科共青团员报》刊登了一篇题为《日本武士的俄国坟墓》的文章,作者叶卡捷琳娜·萨日涅娃在文中指出:“1945年11月,第一批5000名关东军战俘被苏军专列押送至坦波夫州坦波夫市,苏联市民用‘双手拥抱’来迎接日军战俘。”文中援引了坦波夫市一位名叫谢拉菲玛·多尔戈娃

5、的女市民的回忆:“我们在车站等了好多天,日本人刚下火车,我们所有的人立刻就向他们扑去,抢夺他们的东西,一会儿,他们就穷得连裤子都穿不上了。”这批日军战俘主要是关东军高级军官,他们随身携带了不少好东西,如轻飘飘的毛垫、枕头,几身换洗的睡衣、暖和的棉袄棉裤,新奇的彩色照相机、画笔、颜料等,甚至还带了不少做米饭用的调料,可是转眼之间这些东西就被洗劫一空了,战后的苏联比较贫穷。  原俄罗斯《消息报》副总编、著名政治评论家列昂尼德·姆列钦在2000年出版的《历届克格勃主席命运揭秘》一书中指出:“负责接受并管理日军战

6、俘的苏联机构是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战俘和拘押人员事务管理总局,该局最初是为了管理被俘的波兰官兵而于1939年9月19日成立的。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战俘和拘押人员事务管理总局下设战俘营管理局,战俘营管理局下设各劳改所,每个劳改所主要管理人员有所长一名,劳动主任一名,政治部主任一名,军医官一名。这些机构负责战俘的生活起居、劳动培训、劳动分配,以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等工作。”  1.日本战俘的劳役5.1-9,,services,andmakethecitymoreattractive,strengtheningpub

7、lictransportinvestment,establishedasthebackboneoftheurbanrailtransitmulti-level,multi-functionalpublictransportsystem,thusprotectingtheregionalpositionandachieve  日本战俘进人各自的战俘营和劳改所之后,要立刻动手做一件事情,即给自己修建住处,这也是日本战俘来到苏联之后所从事的最初的劳动。因为苏联方面接受日本战俘的准备工作做得非常糟糕,很多战俘抵达

8、苏联之后没有住处,需要自己动手修建住房。笔者有幸在俄罗斯学术杂志《历史档案》2006年第1期找到了一份1945年9月4日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滨海边疆区局副局长季姆琴科中校、战俘事务处处长凯达洛夫中校联合署名的《关于滨海边疆区接受日本战俘准备工作的情况材料》。这份文件为我们披露了当时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在检查滨海边疆区的准备工作后所作出的结论:“通过检查,我们确认:上述厂矿企业接受战俘的准备工作做得非常糟糕,而很多单位甚至都没有着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