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联合化疗对血小板的毒性与氨磷汀解毒作用的临床观察.doc

结直肠癌联合化疗对血小板的毒性与氨磷汀解毒作用的临床观察.doc

ID:17420845

大小:2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31

结直肠癌联合化疗对血小板的毒性与氨磷汀解毒作用的临床观察.doc_第1页
结直肠癌联合化疗对血小板的毒性与氨磷汀解毒作用的临床观察.doc_第2页
结直肠癌联合化疗对血小板的毒性与氨磷汀解毒作用的临床观察.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结直肠癌联合化疗对血小板的毒性与氨磷汀解毒作用的临床观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结直肠癌联合化疗对血小板的毒性与氨磷汀解毒作用的临床观察作者:王雪春陈灵芝黄常新王宇军张晓平【关键词】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的联合化疗进展较快,特别是FOLFOX方案(亚叶酸+5-氟尿嘧啶+奥沙利铂)、FOLFIRI方案(亚叶酸+5-氟尿嘧啶+伊利替康)和XELOX方案(希罗达+奥沙利铂)等联合化疗,被临床证明具有较高的有效性而成为近年临床肿瘤学重大进展。现已成为结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的首选方案和晚期姑息治疗的重要手段[1]。但是结直肠癌常用的联合化疗方案一般6个疗程,共12次治疗,多疗程长期用药后可出现剂量累积性慢性血液毒性[2]。作者临床观察了FL(亚叶酸+5-氟尿嘧啶)

2、、FOLFOX、FOLFIRI和XELOX方案,以及加氨磷汀(阿米福汀)保护的FOLFOX、FOLFIRI方案多疗程化疗的患者血小板数量和平均体积的变化,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3年1月至2006年1月,本院住院结直肠癌方案化疗患者共213例,男118例,女95例;年龄33~78岁,平均52岁。入选标准:全部患者诊断均为病理检查证实并除外骨髓转移病灶,回顾性随机分组为FL、FOLFOX、FOLFOX+氨磷汀、FOLFIRI、FOLFIRI+氨磷汀、XELOX和对照组,分别为:31、32、30、32、30、25和33例,组间性别、年龄及疗

3、程序次构成相当。除两组静注氨磷汀外,各组化疗辅助用药基本相同,无其它对血小板可能有明显影响的药。  1.2方法  JT-IR血细胞分析仪,取静脉血0.5ml,5μlEDTA·K2(150g/L)抗凝,2h内测定。首次化疗开始后1个月开始监测全部患者血小板数量和平均体积。1次/月,共9次。  1.3统计学处理  所有相关数据均采用SPSS10.0软件包,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F检验)和两两比较q检验。  2结果  2.1各种方案化疗对血小板数量的影响3  首次化疗后,对照组与各化疗组化疗前的血小板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无化疗的对照组血小板数观察期内无明显变化;比较

4、对照组,FL、FOLFOX、FOLFIRI和XELOX组化疗开始后血小板数量明显减少,并随化疗次数增加而逐月下降(P<0.05),而FOLFOX、FOLFIRI组下降幅度最大(P<0.01);化疗结束后逐渐回升,化疗结束3个月后恢复至正常。但FOLFOX组化疗结束后3个月仍明显低于化疗前水平(P<0.05)。比较化疗前,加氨磷汀的两组6个疗程化疗后血小板数量有所下降(P<0.05),但明显高于无氨磷汀的两组(P<0.01)。  2.2各种方案化疗对血小板平均压积的影响  首次化疗后,对照组与各化疗组化疗前血小板平均体积差异无显著性(P>0.05);无化疗的对照组的血小板平

5、均体积观察期内无明显变化;比较对照组,FOLFOX和FOLFIRI组化疗开始后血小板平均体积明显减少,并随化疗次数增加而逐月下降(P≤0.05),化疗结束后逐渐回升,化疗结束3个月后恢复至正常。FL和XELOX组化疗开始后血小板平均体积呈下降趋势,但化疗结束时差异无显著性(P>0.05)。FL和XELOX组血小板平均体积在化疗结束后2个月时明显高于化疗前水平(P<0.05),之后恢复正常。有氨磷汀的两组则血小板平均体积在化疗前后及过程中无明显变化(P>0.05)。  3讨论    联合化疗是结直肠癌综合治疗的重要内容,但其血液毒性较大且普遍。其慢性血液毒性与多化疗药在不同

6、代谢水平的协同有关,包括DNA的损伤、参与细胞凋亡和对细胞周期平衡的特殊分子的调控。血小板在骨髓巨核细胞产生,其数量和大小受各种因素影响。外周血小板变化是反应化疗血液毒性的重要指标,尤其是血小板数量和平均体积。药物引起骨髓抑制时,则血小板数量减少和平均体积变小,骨髓抑制恢复时,新生血小板多,大血小板多,功能强,平均体积变大,故监测血小板数及其平均体积的变化可了解骨髓抑制情况[3]。本资料发现结直肠癌常见的化疗后骨髓抑制,血小板数下降明显,6个疗程(1次/月)连续化疗后血小板数和平均体积均随化疗次数增多而持续下降,化疗结束后逐渐回升,化疗结束3个月后恢复至正常。FL和XEL

7、OX组血小板平均体积在化疗结束后2个月时明显高于化疗前水平(P<0.05),之后恢复正常。    氨磷汀是近年来研究最多的广谱细胞保护剂,它是一种亲核性含硫的前体药物,实验显示,氨磷汀在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中的蓄积量比为1:50~100[4,5]。对正常组织较高的选择性保护且不影响化疗药物抗肿瘤效果。与文献报道一致[6~8];本资料发现,氨磷汀静注可明显减轻结直肠癌常见联合化疗的血小板生成抑制,化疗前后的血小板数量和平均体积变化不明显。作者推测联合化疗的血液毒性是多途径的,氨磷汀静注给药能更有效治疗和预防这些联合化疗所引起的血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