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肺淋巴瘤的综合治疗与预后分析.doc

原发性肺淋巴瘤的综合治疗与预后分析.doc

ID:17461323

大小:2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9-01

原发性肺淋巴瘤的综合治疗与预后分析.doc_第1页
原发性肺淋巴瘤的综合治疗与预后分析.doc_第2页
原发性肺淋巴瘤的综合治疗与预后分析.doc_第3页
原发性肺淋巴瘤的综合治疗与预后分析.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原发性肺淋巴瘤的综合治疗与预后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原发性肺淋巴瘤的综合治疗与预后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肺淋巴瘤(PPL)的综合诊治方法、分析预后。方法回顾分析12例PPL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诊治方法,总结治疗经验。10例临床病例均经过手术治疗和手术后病理证实。2例在术前经皮肺穿刺活检明确诊断。结果PPL占同期手术的肺恶性肿瘤的0.5%(12/2239)。10例手术后病理诊断为非霍奇金淋巴瘤(B细胞型),其中2例在手术后3年内死亡;2例为霍奇金病,均在手术后8个月、17个月死亡。结论PPL在临床上较少见,术前诊断较为困难,确诊需要病理证实,治疗PPL应采用综合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及生物治疗等。【关键词】肺肿瘤;

2、淋巴瘤;治疗;预后  原发性肺淋巴瘤(primarypulmonarylymphoma,PPL)起源于支气管黏膜相关的淋巴组织[1],是极为少见的结外型淋巴瘤,归为系统性肉芽肿病。2000年1月—2006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胸外科及第一附属医院胸心外科共收治12例PPL患者,其中2例在术前经皮肺穿刺活检病理学明确诊断为PPL,其余10例PPL均在术前诊断为肺癌,后经手术后病理证实为PPL。作者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PPL临床表现、CT特征、放、化疗治疗方案及预后特点。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0年1月—2006年12月经外科手术治疗并病理学证实的12例PPL

3、中,男性9例,女性3例,年龄35~74岁,中位年龄49岁,12例PPL患者的病史为1个月~5年,平均5.9个月。12例中2例诊断为霍奇金病(Hodgkin’sdisease,HD),10例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lymphoma,NHL)。  1.2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全部病例中的10例主要表现为咳嗽、气短、胸痛、咯血痰。2例无任何症状,在查体时发现。胸部CT检查均可见肺内有边界模糊的高密度影,边缘毛糙不规则状,有充气像,病变范围较大,5cm×5cm×4cm~8cm×7cm×8cm,12例中2例伴有同侧肺门和淋巴结肿大。术前2例PPL经皮肺穿刺活检有病理学明确诊

4、断,其余10例PPL术前均被诊断为原发性肺癌。  1.3治疗方法  1.3.1手术治疗全部病例均在全麻下行手术治疗。其中单纯肺叶切除9例(左上叶3例、左下叶2例、右上叶3例、右中叶1例),双肺叶切除2例(右肺中下叶1例、右肺中上叶1例),1例因病灶与胸膜粘连做了全肺切除。术中常规肺门以及纵隔淋巴结清扫。  1.3.2术后化疗4手术后HD病例均接受MOPP方案(氮芥、长春新碱、甲基苄肼和泼尼松)化疗。NHL病例采用CHOP方案(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和泼尼松)进行了化疗,其中5例患者并接受正规放疗。  1.3.3术后放疗放疗时根据CT定位,放疗范围包括肿瘤床、纵隔和同侧肺门,

5、射线为60Co,放疗剂量为35~45Gy。  1.3.4生物治疗对近期手术的2例PPL患者采用重组人干扰素(rIFNα)与化疗(采用CHOP方案)相结合。  2结果  2.1病理组织学检查2例有典型的RS细胞(ReedSternberg细胞),诊断为霍奇金病,其余10例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确定2例HD患者病理组织细胞来源均为混合细胞型(Mixedtype),10例NHL患者中有6例为低度恶性B细胞型(Bcelltype),4例为中度恶性B细胞型。本病病理诊断比较困难。12例PPL病理特征结果以及临床分期见(表1)。  表112例原发性肺淋巴瘤临床资

6、料及病理分期(略)  2.2预后随访时间截止到2006年12月,跟踪随访6个月~56个月,1例HD在手术后8个月死于对侧肺门扩散,另1例HD17个月后死于脑转移;1例NHL在术后24个月死于脑转移,1例术后32个月死于呼吸衰竭和骨转移,1例中度恶性的NHL患者在术后37个月死于呼吸衰竭,PETCT显示有双肺转移瘤、骨转移。其余病例至随访时均生存。  3讨论  原发性肺淋巴瘤起源于支气管黏膜相关的淋巴组织,包括支气管黏膜下组织和动静脉周围的淋巴组织,为淋巴结外淋巴疾病,其发病率占肺部恶性肿瘤的0.5%以下[1~2],本组原发性肺淋巴瘤占同期手术的肺恶性肿瘤的0.5%(12/22

7、39)。PPL在影像学上容易与肺癌相混淆,缺乏其独特的特征。本组术前10例从临床表现和影像学上均被误认为是原发性肺癌。但PPL有其典型的病理学特征:细胞圆形,不规则,核大,有核仁,弥漫状分布,可见核分裂象。原发性肺淋巴瘤发病年龄在60~70岁,但本组病例与之有差别,年龄在35~74岁之间,中位年龄49岁;男性多于女性;本组男性占75%(9/12);病灶普遍较大,肿瘤大小在5cm×5cm×4cm~8cm×7cm×8cm左右。原发性肺淋巴瘤根据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可以分为低度恶性淋巴瘤、中度恶性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