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周测试卷(五)及答案

七下周测试卷(五)及答案

ID:17509610

大小:7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02

七下周测试卷(五)及答案_第1页
七下周测试卷(五)及答案_第2页
七下周测试卷(五)及答案_第3页
七下周测试卷(五)及答案_第4页
七下周测试卷(五)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下周测试卷(五)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清溪中学七年级周测自查题语文试卷(五)班别:姓名:得分:一、基础(36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10分)(1)那头镰刀头羊bēichuàng()地叫了一声,迈着沉重的步伐走过去了。(2)我们看她忽而双眉píncù(),表现出无限的哀愁。忽而笑颊粲然,表现出无边的喜乐。(3)后来这只猫不知怎地忽然消瘦了,也不肯吃东西,光泽的毛也wūsè()了,终日躺在厅上的椅下,不肯出来。(4)人类所曾做到的最高贵的征服,就是征服了这豪迈而piāohàn()的动物马。(5)他是一个

2、开朗的人,平常所讲的悬疑故事,令人máogǔsǒngrán()。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今天他怏怏不乐。2、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10分)(1),关山度若飞。(《南北朝·木兰诗》)(2)此夜曲中闻折柳,。(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3),野渡无人舟自横。(唐·韦应物《滁州西涧》)(4),青山独归远。(刘长卿《送灵澈上人》)(5),青草池塘处处蛙。(南宋·赵师秀《约客》)(6)江山代有才人出,。(清·赵翼《论诗》)(7)《竹里馆》中以声响托出静境的句子是:,。(8)《江南逢李龟年》中言过去之衰,为下文

3、作了铺垫的是:,。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5分)A、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解决和发现存在的问题。B、经过开展机动车使用乙醇汽油的活动,使广州的空气更加清新。C、一部分家长过分溺爱孩子,使许多学生缺乏自制力,生活上互相攀比。D、“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个凄婉的爱情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4、从下面的A项中选择一组关联词语,B项中选择至少二个词语,写一段(不少于三句)关于初中生活的话,要求使用一种修辞手法。(4分)A.无论……都……;既……又……;虽然……但是……B.茁壮,鞭策,丰硕,津津

4、乐道,春华秋实,沥尽心血,心会神凝答:5、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7分)【材料一】日前,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披露的一项跨度十年的3次对比调查结果显示,十年来少年儿童的睡眠时间持续减少,近八成中小学生睡眠不足,比五年前增长了三成。调查显示,在学习日,中小学生平均睡眠7小时37分钟,比国家规定最低时间(9小时)低了1小时24分钟,中小学生睡眠时间低于国家规定时间的比例达78.1%;在周末,中小学生平均睡眠7小时49分钟,比国家规定最低时间低了1小时12分钟,中小学生睡眠时间低于国家规定时间

5、的比例达71.8%。由此可见,在学习日近八成的中小学生存在睡眠不足,在周末也有超70%的中小学生睡眠不足,不论学习还是周末,中小学生每天平均睡眠时间不到8小时。【材料二】家长对孩子的睡眠时间比较看重,但由于父母安排的兴趣练习、预习和复习等,大部分小学生睡眠时间只有8个小时左右。而初高中学生睡眠时间大都被作业抢走。【材料三】专家说,如果睡觉时间少,孩子的免疫力就会下降,生长激素等激素分泌不均衡,还会导致白天的注意力不集中,情情绪不稳定,而这也会引起贪吃、肥胖等问题。-6-七年级语文试卷(共4页)(1

6、)材料一反应了一个怎样的社会问题?(3分)答:(2)如果你的父母也让你去做练习、预习和复习而影响你的休息,你怎样说服他们放弃这种做法?(4分)答:二、阅读(64分)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一)狼(19分)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

7、,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6、下面加点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5分)A、恐前后受其敌/盖以诱敌B、止增笑耳/一狼得骨止C、目似瞑,意暇甚/宾客意稍舒D、狼不敢前/后狼止而前狼又至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8、根据本文内容,恰当选择文中的四字短语填空。(5分)语言简练

8、生动,富有表现力,是本文语言运用上的一大特点。例如用“□□□□”、“□□□□”,表现狼的贪婪和凶狠;“□□□,□□□”“洞其中”,还运用了“□□□□”的比喻,活灵活现的描写出了狼狡猾的神态。9、下列各项对本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5分)A、文章结尾自然段是作者诙谐风趣的议论。作者指出狼的狡黠,而嘲笑其顷刻两毙的结局,也间接赞扬了屠户的勇敢机智,余味无穷。B、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这句话以简练的语言写出了狼狡猾、恶毒、凶狠和贪得无厌,同时,“并驱如故”也照应了前文的“缀行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