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应用技术

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应用技术

ID:17552765

大小:17.14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03

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应用技术_第1页
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应用技术_第2页
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应用技术_第3页
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应用技术_第4页
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应用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应用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应用技术  摘要:在国内路面基层设计中,未见采用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的形式,通过梨温高速的施工实践,形成了一套关于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的技术要求关键词:水泥粉煤灰应用技术  0简述梨温高速公路是国道主干线上海至瑞丽公路江西境内的一段,全长,其中K125+000~K149+500段经过贵溪市,贵溪市火力实业总公司有大量的粉煤灰,考虑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该段路面基层设计时决定利用粉煤灰作为稳定材料,但梨温公路沿线石灰来源相当困难,并且在工艺流程中处理石灰的消解,过筛有相当的难度,在单位时间内所需供灰量大,而且需要大量的储料棚以及

2、环境污染等问题,为了寻求改善和简化施工工序,又要力争在不增加工程造价,不降低质量标准的前提下,我们决定用水泥替代二灰结构中的石灰,笔者通过在梨温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的实践形成了一套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的技术要求。  1原理分析粉煤灰中含有大量SiO2、AL2O3等能反应产生凝胶的活性物质,它们在粉煤灰中以球形玻璃体的形式存在,这种球形玻璃体比较稳定,表面又相当致密,不易水化,水泥粉煤灰早期反应主要是水泥遇水后产生水解与水化反应,水泥水化生成硅酸钙晶体,这些晶体产生部分强度,同时水泥水化生成氢氧化钙通过液相扩散到粉煤灰球形玻璃体表面,发生化学吸附和侵蚀,生

3、成水化硅酸钙与水化铝酸钙,大部分水化产物开始以凝胶体出现,随着凝期的增长,逐步转化为纤维状晶体,并随着数量的不断增加,晶体相互交叉,形成连锁结构,填充混合物的孔隙,形成较高的强度,随着粉煤灰活性的不断调动,使水泥粉煤灰不仅有较高的早期强度,而且其后期强度也有较大提高。  2初定技术规范众所周知,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结构目前尚无相应的技术标准及规范,但从上述原理分析上看,水泥与粉煤灰和石灰与粉煤灰的反应机理很相似,都实际上是氢氧化钙与粉煤灰玻璃体的反应,只不过水泥能够形成较高的早期强度,因此在工程初期我们综合参考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及水泥稳定碎石的相关技术标准

4、及规范,决定暂时按下述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及试验段施工。原材料质量要求水泥:采用水泥稳定土基层技术规范中关于水泥的质量要求粉煤灰:采用石灰粉煤灰稳定土基层技术规范中关于粉煤灰的质量要求。碎石:采用石灰粉煤灰稳定土基层技术规范中关于碎石的质量要求。其他质量要求根据《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梨温高速公路设计累计标准轴次超过12×106次,同时考虑工程进度的要求决定下基层7天无侧限抗压值≥3Mpa,上基层7天无侧限抗压值应≥4Mpa。水泥粉煤灰与集料的比初步采用20:80~15:85。集料级配采用规范级配的中值。  3配合比设计试验按照上述要求,进行了配

5、合比组成设计试验,测定不同的水泥、粉煤灰剂量的七天无侧限抗压强度。采用水泥+粉煤灰占总量的15%、20%,水泥剂量为%、4%、%、5%、%分别进行试验。具体试验数据如表1:  从上表可见碎石的用量对混合料的强度影响很大,在水泥剂量不变的情况下碎石用量从85%减少到80%,其七天强度下降%。如果碎石用量为80%,水泥用量即使达%,其七天强度也不能达到规范对上基层的强度要求。当然从经济效益上分析,碎石用量从85%减少80%,材料成本将减少%,其原因是一来粉煤灰比碎石单价便宜,二来是混合料中粉煤灰含量越多,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就越小,每立方米混合料所需材料越少。

6、所以综合考虑将配合比暂定为下基层水泥:粉煤灰:碎石=4:16:80,上基层水泥:粉煤灰:碎石=5:10:85。参考水泥稳定碎石中心站集中厂拌法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在采用上述配比施工的上、下基层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较多的开裂现象,特别是上基层平均每5~10m一道横向贯穿裂缝。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对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的开裂机理及防治办法进行了专项研究。  4开裂机理分析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混合料产生开裂的原因是因为受到温缩和干缩的综合作用,但施工期间气温逐渐升高,因此主要是干缩造成了开裂。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混合料经拌和压实后,由于蒸发和混合料内部发生水化作用,混合料

7、的水份会不断减少。由于水的减少而发生的毛细管作用、吸附作用、分子间力的作用,材料矿物晶体或凝胶体间层间水的作用和碳化收缩作用等都会引起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材料产生体积收缩,其干缩性的大小与水泥、粉煤灰剂量,碎石粒料的含量,混合料中小于的细颗粒的含量相关,针对上述原因我们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分析。  干缩系数试验不同水泥剂量对干缩系数的影响  粒料含量与干缩温缩系数的关系  集料级配及含量与干缩系数关系对于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采用5%的水泥剂量,当级配采用规范级配的上、中、下限时其干缩系数,分别为60×10-6、40×10-6、30×10-6。二灰:碎石=15:

8、85与二灰:碎石=20:80时,7天龄期的最大干缩应变和平均干缩系数为233×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