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资料4 针灸的补泻问题

1959年资料4 针灸的补泻问题

ID:17583226

大小:2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9-03

1959年资料4 针灸的补泻问题_第1页
1959年资料4 针灸的补泻问题_第2页
1959年资料4 针灸的补泻问题_第3页
1959年资料4 针灸的补泻问题_第4页
资源描述:

《1959年资料4 针灸的补泻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解放后,在党和毛主席的重视中医中药之下,整理“单方、秘方、验方”的热潮,也随着发掘和整理祖国医学遗产而掀起。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针灸的补泻问题徐立孙  关于针灸的补泻问题,目前意见尚未趋于一致,是值得进一步研究和讨论的。仅就本人多年来的临床经验,结合近代学说,以内经及甲乙经为印证,分论如次,希针灸界同道们予以指正。  一 基本理论  针灸的补泻手法,重在得气。甲乙经上说:“

2、灸刺之道,气穴为宝。”所以孔穴又叫做“气穴”。“气”和“血”是分不开的,“气在血先,气行则血行”,是中医谈气血的基本论点。气可以解释为人体的机能活动力,而物质基础则在于血液中的营养分。从针灸的刺激作用来说,是由外向内的一种反射作用,所以“气”是离不开神经系统作用也是必然的。黄学龙同志有此说,可以作为参考。关于得气的问题,在拙著“经络的探讨”一文中有比较详细的说明,兹不赘。为了说明针灸的补泻原理,兹就补泻与气候的关系,邪气和正气、补泻的意义、针刺作用等四个方面,分别讨论如次:  1.补泻与气侯的关系 中医首重气候与疾病的关

3、系,所以前贤有“不知天时不可与言医”的说法。在中医学中从预防到治疗,均是以保持人体与生活环境的平衡为关键问题。认为疾病的产生是由于内外因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治疗原则首先是调节人体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使得其平。所以针灸补泻的运用应注意到气候的情况,才能增强治疗效果。素问八正神明篇上说:“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易泻,气易行。天寒日暮,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这说明天和日暖之时,针灸的效果比较良好。在临床上确有这些事实,如慢性风湿性疾患,在晴天时针灸的反应较强,效果比较大。所以在天气急剧变化时,对针灸治疗是不大相宜的。在

4、习俗中认为大暑中治风湿病效果最大,也是从实践经验得来。八正神明篇中还有“月生无泻,月满无补”之说,也有相当的理由,因为海洋潮汐的涨落和月球的盈亏有关,和气候有或多或少的关系,也是必然的。此外如“春夏浅刺,秋冬深刺”等皆有一定程度的理由。春夏属阳,气候和暖,人体气血易于流行,所以虽刺得浅一些照样可以有好的反应。秋冬反是。又如春气在毫毛,夏气在皮肤,秋气在分肉,冬气在筋骨,皆说明人体气血流行和四时相应。甚至一日之内气候也有变化,金匮真言论上提到一日之中的阴阳变化,和一年中的阴阳变化相仿,所以“子午流注”有日上取时之法和脏腑经

5、络相配合以行补泻,可以说明古人在治疗上很重视大自然气候的变化。这些学说皆是从整体观念出发,符合于巴甫洛夫“有机体和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基本论点。  2.邪气和正气 四时气候按节序变化,无过不及,是为“正气”。养生和防治,要注意:“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另外,尚有四时不正之气,即六气有过和不及:则变为六淫而成为致病之因,例如所谓要“避之有时”的“虚邪贼风”等,就是天地间之“邪气”。就人体来说“气”是机能活动力,如能调协平衡,则脏腑安和,四肢畅适,就是内经中所说的“平人”。这种维持平衡的能力,就是人体的“正气”。如外因的虚邪

6、贼风,内因的饮食劳倦和情欲等均可使人发病,就是所谓“病邪”。人体的正气不足,抵抗力薄弱,则病邪乘虚而入,如机能过度亢进,则表现各种不正常的兴奋现象;如机能衰退,则表现各种不正常的抑制状态。不正常的兴奋属于有余,衰退属于不足。有余属实,不足属虚。人体和疾病作斗争,所表现的各种症状,如发高热及各种炎症疼痛等等,皆属实症;或因病势进展而表现各科衰竭现象以及贫血羸瘦等等,皆属虚症。实者宜泻而虚者宜补。补泻的方法是因势利导,增加人体与疾病作斗争的能力,使其战胜疾病而归于平复。  在施术时亦须辨其气之虚实邪正。如下针之后,反应特别强

7、烈,转针也很困难,即属于不正常的亢进而是邪气。甲乙经上说:“邪气之来也紧而疾。”在肌肉扭伤的初期常有这种现象。如虽有病不甚,针刺之后反应得心应手,说明正气仍属充足,所谓“正气之来也徐而和”,则病易愈。如下针之后反应微弱而不易得气,说明属于正气不足的虚症。所以用针用灸,皆宜视其虚实邪正,而作适当的措施,以平衡为度。甲乙经上说:“凡刺之道,气和而止。”“和”就是达到平衡的状态。  3.补泻的意义 “随而济之谓之补,迎而夺之谓之泻”,是补泻的基本意义,“迎、随”的意义和“逆、从”相通。如机能衰退,正气不足,用补法以推动正气,而

8、增强抗病的能力,就是“随而济之”。如因病邪的侵犯而生理机能形成不正常的兴奋状态,则应用泻法迎头痛击,就是“迎而夺之”。  补泻是相对的,也可以说是两个不同的方向问题。甲乙经上有两句名言:“刺实者,刺其来,刺虚者,刺其去”。即是此意。补泻和阴阳学说是分不开的,兴奋亢进为阳性,抑制衰退为阴性。“有余者泻之”,即是过度兴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