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移植绿化苗木成活率的方法

论移植绿化苗木成活率的方法

ID:17586473

大小:15.5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9-03

论移植绿化苗木成活率的方法_第1页
论移植绿化苗木成活率的方法_第2页
论移植绿化苗木成活率的方法_第3页
论移植绿化苗木成活率的方法_第4页
资源描述:

《论移植绿化苗木成活率的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论移植绿化苗木成活率的方法  环境与人类紧密相连,优雅而舒适的外界环境对人类相当有益,光靠大自然来创造我们美好家园是无法实现的,现实中靠我们人类去绿化,去改变环境。在绿化当中,离不开移栽苗木,而且有的已形成树干的苗木,这样的苗木移栽如何能保证成活,已成为绿化工作者所要攻克的难题。就苗木移栽如何能提高成活率,浅谈以下几点注意要点:  在北方,移植苗木主要在春季和秋季进行,但春季移植适合各种树种,成为现在移植的主要季节。在整棵树木当中,根系的生长要比枝叶早,所以在北方地区,当土壤解冻后立即移植,因为这时根

2、系已恢复功能,吸收水份,可以供地上树干和枝芽水份的需要,使苗木自身的水份保持在平衡状态,根系已开始生长,易于生根,移植易成活。常绿树移植要早于落叶树,发芽早的要比发芽晚的早移。  整地可以改变立地条件,使根系愈合快,发生的新根系多,水份供需均衡,苗木可以顺利成活。尤其在公路两侧绿化中,有水田地的情况,因为这样的地常年浸水,土壤根结严重,透气性差,此时深耕翻地,保持土壤透气,对积水更严重的地方,可作台田或条田整地,对于土质不良的,应换成山皮土或黑土,以保证苗木的成活。  如果在春季移栽,应在土壤在化冻后

3、植株新芽未萌动进行,如果在冬季移栽应在秋季落叶或秋冬之际植株停止生长后进行。确定起挖的苗木后,下锹的位置很重要,如果带土球,土球的大小应为树干胸径8―10倍为直径画圆断侧根,再在侧根以下40―50厘米处切断主根,裸根苗的根系不得少于12―20厘米。锹口的挖掘方向也很重要,如果锹口一味向内,则土球越挖越小,为了保证土球的大小,锹口应向外。对于常绿乔木,苗高在2―米的,土球直径不小于45厘米,深不小于40厘米,苗高在―米的,土球直径不小于60厘米,深不小于50厘米。现在,为了保证掘苗带出中的土球在搬运过程

4、中不破碎,通常用草袋或编织布等物包起,再用草绳捆牢,也有用草绳一圈一圈的捆牢的。树干较长、土球较大的苗木,用人力无法搬运的,常采用机械吊装,吊装时树干的受重部位要包上麻袋、编织布等物绑牢,吊装绳索拴于垫覆物上,以免损伤树皮而影响成活。运输时土球置于车槽前方,树冠斜后放置整个装卸过程中要轻拿轻放。  在移植之前,在穴内填15―20厚的松土,对于裸根苗,通常2人一组将苗木摆正后,1人扶苗,1人回土。回土时应先回表土,后回底土,土回到穴深的二分之一时轻提苗,使根系自然下垂舒展,然后踩紧、夯实,让根系和土壤结

5、合的更紧密,继续回土到穴满再踩实,然后盖上一层土与地相平,使土壤表层与原根系相平或略高3―5厘米。对于带土球的苗木,如果土球用草袋包裹的松开即可如果是用编织袋、薄膜包裹的必须取下,还将注意将土球扶正,不悬空,最后用余土作发水堰,堰高应在15厘米左右,土堰直径应不小于冠幅为好。春秋两季风大,移植较大的常绿树或乔灌木如果光靠根部踏实而不摆动,对于刚刚栽下根系没有固定的苗木是很难做到的,常用三根木杆作为支架使苗木固定。支架绑于树干的部位也应垫物绑牢,这样的支杆一般在树干确定成活后才拿掉。  树干移栽后24小

6、时之内定根水一定要灌足灌透,使土壤吸足水份,有利于根系与土壤结合紧密,已保成活。第三日浇第二遍水,第六日浇第三遍水,水渗下后要用细土封堰,确保墒情。如遇干旱,则应在10―15天后再开堰浇一次,随后封好。对于常绿乔木,还应在移栽后每天向枝叶喷水或喷施植物抗蒸腾剂,直至新枝萌发再停止,喷水是常绿树成活的关键,不可忽视。  树木移植根系和枝叶要修剪。因为移植成活的关键是看树木体内的水份代谢能否平衡。根系损伤后,吸水力减弱如果过多的枝叶不剪掉,蒸腾的水份根系供应不上必然会枯萎死亡。根系在修剪时,可剪去过长根和

7、受损伤的根,有主导枝的树木,将侧枝剪短为15―30厘米,而无主导枝的树木,则在由地面以上―米处截干,以促生分枝。常绿树修剪出好看的树型即可。  此外,提高树木成活率的因素还有很多,应为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应选择本地区特别是大型苗圃的苗木。后期的管护也不能忽视,三分栽,七分管,应该成为园林工作者的行为准则。还应严格检疫,对于不合格的苗木严禁移植,以免造成病害蔓延。树木移植就像人动了一次大手术,只要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仔细、标准就可提高树木的成活率否则相反。因此在施工时除了懂得树木移植的技术之外,责任心

8、和全社会的支持关注也是对树木成活有力的保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