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烯装置操作工培训教材

#聚乙烯装置操作工培训教材

ID:17632500

大小:3.37 MB

页数:107页

时间:2018-09-04

#聚乙烯装置操作工培训教材_第1页
#聚乙烯装置操作工培训教材_第2页
#聚乙烯装置操作工培训教材_第3页
#聚乙烯装置操作工培训教材_第4页
#聚乙烯装置操作工培训教材_第5页
资源描述:

《#聚乙烯装置操作工培训教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4#聚乙烯装置操作工培训教材第二校上海石化塑料事业部目录第一章25万吨/年双峰工艺(BORSTAR)聚乙烯装置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工艺原理第三节工艺流程第四节技术特点第二章工艺操作第一节质量控制第二节基本操作第三节产品的切换第四节正常开、停车第五节异常情况判断处理第三章设备第一节4PE装置设备概述第二节专用机、泵介绍第四章电器、仪表第一节自动控制水平第二节主要仪表系统第三节仪表选型第四节安全技术措施第五节动力供应第五章操作案例第一章25万吨/年双峰工艺(BORSTAR)聚乙烯装置第一节概述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塑料事业部4PE装置是上海石化四期工程70万吨乙烯改造项目的主体装置,系引进

2、北欧化工公司“BORSTAR”双峰聚乙烯专利技术,可生产双峰LLDPE至HDPE的全密度聚乙烯产品,且具有生产自然色和黑色产品的能力。本装置设计生产能力为25万吨/年,运转时数为8000小时/年,操作弹性为70%~110%。产品密度范围为(918~970)kg/m3;熔体流动速率范围为2(MFR21)~100(MFR2);分子量分布范围为5~30。共可生产六大类型、21个牌号的产品,其中:薄膜料6个、吹塑料3个、挤出涂层料1个、管材料5个、电(光)缆护套料2个、注塑料4个,其中管材料和电(光)缆护套料为黑色产品。表1-1设计品种年产量分类比例品种比例薄膜料30%吹塑料25%管材料20

3、%电(光)缆护套料15%注塑料5%挤出涂层料5%北星双峰聚乙烯工艺技术基于串联的淤浆环管反应器和流化床气相反应器,由一个预聚合反应器、一个环管反应器及一个气相反应器组成的多个反应器串联,各反应器的反应条件完全独立,采用北欧化工公司自行开发的齐格勒-纳塔(Ziegler-Natter)型催化剂(BCM40G、BCM25E)生产所有产品。该工艺核心是在环管反应器中以超临界丙烷为稀释剂进行乙烯聚合反应,所生成的产物连续送入串联的气相反应器中进一步反应,生成低密度、高分子量的聚乙烯产品基料,整个工艺过程高度灵活,易于控制聚乙烯分子量和共聚单体分布宽度。通过优化聚乙烯主、支链的结构及分子量的分

4、布,使所生产的聚乙烯聚合物成为双峰型聚乙烯聚合物。通过调节共聚单体的含量可以控制密度,可生产HDPE、MDPE和LLDPE等聚合物,本工艺除了可控制共聚单体含量外,还可控制共聚单体的分布。本装置聚乙烯牌号覆盖面较广,产品在不同的应用中显示出优良的性能。选用廉价的丁烯-1作为共聚单体,能达到比任何单峰产品更优异的性能。例如:产品可用于要求较高的、更高压力级别的管子(如PE100管道)或增大管道管径、减薄管道壁厚,由于双峰聚乙烯的强度较高,因而相比可节省30%~50%以上的材料。在生产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薄膜中,菱形袋和层压膜要比典型的LD/HD或LD/LLD混合物节省31-47%的材料。在

5、一般的和家用化学品(HIC)中空吹塑制品应用中,要比典型的单峰牌号节省20-30%的材料。另一个性能是由于机械性能的提高,使得塑料制品循环利用率的程度提高。根据工艺生产特点,该装置可分成7个区域。即:表1-2装置区域分布0区公用工程2区原料精制系统3区预聚环管反应器/环管反应器4区气相反应器5区稀释剂回收系统6区助催化剂系统7区造粒、掺混和粒料贮存系统第二节工艺原理1.2.1高效催化剂双峰聚乙烯技术采用齐格勒-纳塔型催化剂。一般而言,齐格勒-纳塔催化剂是一种络合物,它是通过IV-V族过渡金属化合物(卤化物、醇盐、烷烃或是芳基衍生物)和I-III族金属卤化物或芳基醇盐反应得到。前者被称

6、为催化剂,后者为助催化剂。虽然对金属的选择范围很大,但并不是所有的组合都具有活性,在实际生产中,使用钛化合物和烷基铝的组合体系。该催化剂对氧气和水特别敏感,因此它们必须严格地在惰性条件下进行制备。最普通齐格勒-纳塔催化剂是钛(Ti)、钒(V)、锆(Zr)、铪(Hf)、钴(Co)和镍(Ni)。这些金属中Ti几乎是在PE生产中唯一应用于工业中的。这些金属一般以卤化盐的形式使用。优先选用的化合物为氯化钛(TiCl4)、三氯化钛(TiCl3)、三氯化钒(VCl3)和三氯氧化钒(VOCl3)。齐格勒-纳塔催化剂有内部载体或无内部载体。内部载体通常是改善催化剂的结构,一般使用硅或氯化镁。助催化剂

7、为有机金属化合物,碳原子与金属原子键合在一起。优先选用的助催化剂为烷基铝。所有这些烷基金属都是可自燃的,必须储存于惰性状态下。当被碳氢化合物高度稀释,它们的活性会有所降低。1.2.2聚合原理聚合反应被认为具有以下步骤:l活性点的形成(A→B):助催化剂与氯化钛反应。一个氯原子由助催化剂的烷基基团所取代,从而形成碳-金属键。这样就产生了一个空的配位点;l单体在空位进行配位(C);l单体插入到Ti-R键之间(D);l链增长:下一个单体配位到空位,以一个正在增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