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d利用闭环管理实施esd保护方案

esd利用闭环管理实施esd保护方案

ID:17639092

大小:3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9-04

esd利用闭环管理实施esd保护方案_第1页
esd利用闭环管理实施esd保护方案_第2页
esd利用闭环管理实施esd保护方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esd利用闭环管理实施esd保护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利用闭环管理实施ESD保护方案为了提高成品率及最终产品的长期可靠性,电子制造商们需要对生产工艺中各个关键部分的性能参数实行密切控制,而采用自动闭环反馈方式对工艺条件漂移(如印刷机或贴片机的性能漂移)进行实时监控,能在产量明显下降之前就采取纠正措施。随着ESD设备的不断发展,现在已可以把静电感应仪器连接起来形成一个闭合的监控网络,使制造商能对传统上“看不见的”ESD和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全过程控制。有一种现象每一家电子制造商都遇到过,不论规模大小,同时一直不能很好地对其进行测量和控制,这就是静电放电(ESD)。当一个带静电荷的绝缘体靠近一个静电电势较低的导体

2、(如PCB上的一个元件)时,就会引起ESD,任何一个带电物体都要吸引相等的异性电荷来中和自身,它利用空气中的带电离子在两个物体之间进行传导形成电流,出现小型雪崩效应。这股电流非常强烈,一般能产生足够的热量完全熔化掉半导体芯片的内部电路;更糟糕的是这种损伤只有十分之一会在终测前使整个元件失效,其余90%只造成电路部分损坏,也就是说它可以通过终测,使得缺陷完全被忽略,而在发货给客户之后导致出现早期现场失效。ESD在现代制造环境下为什么一直难以控制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ESD破坏电子元件是完全感觉不到的,要产生能听到“啪啪”声的放电需要约2,000V这么大的电

3、荷积累,3,000V电荷可以感到像一次小的电击,5,000V才可看到火花。普通电路如CMOS或EPROM芯片分别受到250V和100V的ESD电势即可能受到损伤,而越来越多的现代电路器件包括奔腾处理器只要5V的电势就能使之瘫痪。其次,产生ESD损伤的主要原因实际上来自于生产员工每天的普通行为。工作台边工人的自然动作摩擦会形成400~600V电势,如果他们在打开或包装泡沫衬底纸箱或气泡塑料袋中的PCB过程中一直接触的都是绝缘体,其身体表面上的净电荷积累可能达到约26,000V。虽然这根本不是ESD本身的问题,但是如果生产线上的员工没有严格遵守ESD控制制度

4、,或者他们在处理PCB或元件时使用有故障、安装不当或没有足够保护的ESD屏蔽设备,很快就会出现问题。ESD长期以来受不到重视,但却是电子装配中电路板与元件损伤的常见原因之一。尽管大多数公司采用了某种形式的ESD保护措施,但它通常只能给损伤提供最低限度的保护,制造商们总是错误地认为他们是在ESD相当安全的环境里制造产品,实际上却并不是这样。正是出于这些原因,ESD每年在成品率和早期现场失效方面使世界电子工业要蒙受数十亿美元的损失。因此有效的ESD防护应和装配工艺其他任何部分一样,被看成是对产品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最近Semtronics制造的ES

5、D设备在联网和防护能力上取得了一定进展,可以对ESD进行精确控制和有效监控。简单地说,它通过将ESD防护产品连成一个网络,用一个标准PC自动读取重要的ESD数据并作分析,对整个生产流程进行控制。这种联网系统能发现发生的各个ESD事件并记录下来,同时还找出它们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如具体的工作台、日期和时间),以便于后续的研究。此外,只要给出失效的最终产品的序号,它就能够把现场失效与工厂里制造该产品时的实际ESD事件联系在一起。虽然这种ESD处理的精确性非常高,但是联网防护系统不管能力如何还是不能解决所有的ESD问题,要想真正有效加以控制,用户还需要深入理解E

6、SD损伤的原因以及如何有效实施保护。例如一个有效的ESD方案有哪些要素?现有一些什么样的ESD监控和防护设备?怎样才能把它们全部连接到一个闭环系统中?这些问题的答案可以彻底结束过去那种无休止的与ESD的斗争。操作工人由于频繁进出划定的ESD防护区(EPA),所以是对ESD敏感电子元件的最大威胁,因此EPA内的任何人一定要穿戴合适的衣物,如防静电鞋、工装裤和脚踝松紧带等,所有这些都设计能防止员工在工厂走动时携带电荷。另外在装配过程中和装配之后,PCB运输期间也应受到保护不受ESD危害,有很多种电路板包装产品可以用,包括ESD屏蔽袋、装运箱和移动推车等。保护

7、PCB不受ESD危害的主要方法毫无疑问是操作员佩戴的防静电腕带,它可以使电压通过一个很大的电阻(一般为1MΩ)缓慢安全地从操作工身上流向大地。但问题是整个业界并没有对操作员腕带的性能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结果作为一种防护ESD的方法常常根本起不到作用。例如许多制造商采用自动测试仪,让操作员将腕带插入到里面进行测试,然后出具证明表明他们已通过测试。但是我们更经常看到的是操作员上班后,直接签上他们的大名不做测试就走开;或者他们并未通过测试,但却采用一种非正常方式强行通过测试(如用另一只空手抓住松弛的腕带以达到所要求的皮肤对地接触)。因此传统的腕带测试方法无法

8、进行追查,而且易被误用,不能使制造商知道其员工什么时候未通过测试,只是知道他们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