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人教版地理第一课书上的答案

七年级人教版地理第一课书上的答案

ID:17707842

大小:3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04

七年级人教版地理第一课书上的答案_第1页
七年级人教版地理第一课书上的答案_第2页
七年级人教版地理第一课书上的答案_第3页
七年级人教版地理第一课书上的答案_第4页
七年级人教版地理第一课书上的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人教版地理第一课书上的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TSF10版权所有,不得拷贝地理七年级上1-1

2、对比的方法学习地理知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大致过程,使学生接受科学史教育,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4.重点与难点: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特点。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点的位置。新客指南Wm教材解读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知识点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已经有上百万年的历史了,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古时候,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交通工具不发达,所以人们的生活范围狭小,这决定了他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存在着局限,这时的人类凭借自己的直觉认识客观世界。

3、看到地面一望无垠,就认为整个大地都是平的,天空像倒扣的一口锅,于是就有了“天圆地方”之说,有“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诗句;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们逐渐感觉到地面似乎不是一个平面了,地面像是一个倒扣的盘子,“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就是这一现象的真实写照;同时,人们参照太阳和月亮的形状猜想地球的形状也可能是一个球形,但是这个猜想需要去证明,直到1522年麦哲伦的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才证实了这一伟大的猜测。如今人们可以在太空中观看地球的形状,地球的的确确是个球体。科学家经过精确观测得出结论:地球是一个两极部

4、位略扁的不规则球体。知识点2地球的大小1、地球的半径(1)地球的极半径是6357千米。(2)地球的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3)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2、地球的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3、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学思园地为什么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大?我的认识: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十分规则的球体,极半径是指从地心到北极的半径,由于两极略扁,赤道向外突出,最终导致地球的极半径略短,赤道半径略长,所以说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大,二者之间相差21千米。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知识点地球仪1、定义

5、: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2、作用:人类的视野在球形的地面上有局限性,而且人类在其有限的生命中不可能到达地球的各个角落,同时人们根据自己的各种需要,有了解地球全貌的强烈愿望。于是,就制作了地球仪来方便人们认识地球的全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状况,为人们的学习、生活和生产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学思园地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主要有哪些不同?我

6、的认识:地球仪是标准的球体,而地球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十分规则的球体;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并不存在的,用于确定地理事物方向、位置的经纬度和经纬网;地球仪上还有一个能使地球模型转动的地轴,而实际上地球却没有这个地轴。三、纬线和经线知识点1地球上的点和线1、地轴:地球的自转轴叫地轴。2、南极:地轴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3、北极:地轴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4、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5、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学思园地在地球的内部真的有一个地轴吗?两极和经纬线真的存在

7、吗?我的认识:地轴是人们为了研究地球的运动情况而假想的轴,事实上它并不存在于地球的内部。地轴可以看作是地球的对称轴,地心则是地轴的中心,它可以看作是地球的对称中心。地球的两极、经线和纬线同样是人们假想出来的,其目的是用于确定地理事物的方向和位置,实际上它们并不存在。知识点2纬线和经线纬线定义: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形状特点:圆,除了两极外,每一条纬线都是一条闭合的圆长度特点: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至两极成为一点,南北纬度数相等的纬线长度相等数量:无数条线圈间的关系:除了两极外,纬线都相互平行指示

8、(延伸)方向:东西方向经线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形状特点:半圆,两条正对的经线组成闭合的经线圈长度特点:每一条经线的长度都相等数量:无数条线圈间的关系:所有的经线都相交于两极指示(延伸)方向:南北方向学思园地地球仪上的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什么都用虚线表示?我的认识: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作为特殊的地理分界线,是所有纬线当中地位重要、意义重大的四条纬线,所以在地球仪上常用虚线来表示,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