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厚煤层复合顶板开采

试论中厚煤层复合顶板开采

ID:17735039

大小:3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05

试论中厚煤层复合顶板开采_第1页
试论中厚煤层复合顶板开采_第2页
试论中厚煤层复合顶板开采_第3页
试论中厚煤层复合顶板开采_第4页
试论中厚煤层复合顶板开采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中厚煤层复合顶板开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倾斜中厚复合煤层开采【摘要】:东一采36A右四片大倾角中厚煤层高档工作面合理设计,以提高工作面回采效率、安全高效为原则,科学选择工作面配套设备,加强安全技术措施管理,总结出了中厚煤层高档工作面复合煤层开采经验和理论技术数据。【关键词】:中厚复合煤层;高档回采工艺;“三防”措施;安全、高效。一、矿井概况新发煤矿位于黑龙江省鸡西市境内,工业广场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30°24′23″,北纬45°19′23″。新发井田边界东至F31断层,西到F1断层,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分列式;新发井田内构造以断层为主,对煤层形

2、成割裂,新发煤矿可开采9个煤层即42、41、29、27、25、24、7、4,均属于薄煤层;东一采36A采高平均2.85米,新发煤矿从未采取高档技术开采过中厚煤层工作面。二、工作面地质概况该工作面位于东一采区右部,右四/36A工作面,走向300米,倾向125米,工作面倾角23°—27°,平均25°,煤层厚度为2.7—3.0m,平均采高2.85米,储量15万吨(含腰石),该煤层属复合煤层,煤层中部有一层腰石,厚度为0.2—0.6m,岩性属粗粒砂岩,腰石下煤层厚度1.8m,腰石上煤层厚度为0.3m—0.4m。伪顶为

3、0.3米页岩,还夹有0.1米厚凝灰质砂岩、底板均为细砂岩,煤层结构复杂,煤层呈单倾斜赋存状态。三、合理确定开采方案由于我矿没有综采设备,针对东一采右四/36A5.1-9,,services,andmakethecitymoreattractive,strengtheningpublictransportinvestment,establishedasthebackboneoftheurbanrailtransitmulti-level,multi-functionalpublictransportsystem

4、,thusprotectingtheregionalpositionandachieve煤层条件,经专业领导及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研究分析有两个方案;一是采全高。二是托腰石留顶煤开采,托腰石的不利因素是(1)伪顶难控制。(2)安全系数低。而采全高的不利因素只是工人劳动强度增加。此方案的优点是;1、安全上有保障;2、煤炭损失小。所以最终该工作面确定采全高。1、回采工艺选择根据工作面走向、倾向、倾角、可采储量等地质条件,工作面采取走向长壁后退式高档方式回采,采空区采取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2、支护选择工作面支护采用DW

5、3.15—100/30单体支柱配木顶帽控制顶板,木顶帽采用硬杂木、规格为500mm×150mm×150mm顶板管理采用五排六柱,末排对柱,支柱间排距为0.6M×0.6M,机道宽度为1.6米,工作面最小控顶距4.0米,最大控顶距4.6米,最小控顶距时支护密度2.5根/平方米,最大控顶距时支护密度2.17根/平方米;采取柱排距0.6米×0.6米的支护方式是安全的,理论上是合理的。主要配套设备及技术参数见表设备名称设备型号单机功率(KW)设备数量备注采煤机MG150/375—W1501备用电机1台工作面刮板运输机S

6、GB-630/2201101单电机顺槽胶带输送机SJ-80401下巷顺槽刮板运输机SGW-1501503转载顺槽共1台乳化液泵RB-80/200372备用泵1台调度绞车JD-25251上巷运料单体支柱DW3.15—100/301200备用100根四、安全技术措施:(一)、机组安全技术措施5.1-9,,services,andmakethecitymoreattractive,strengtheningpublictransportinvestment,establishedasthebackboneofthe

7、urbanrailtransitmulti-level,multi-functionalpublictransportsystem,thusprotectingtheregionalpositionandachieve1、机组运行时、上行割煤,下行推底煤,往返一次进一刀。2、机组运行时,工作面内严禁平行作业(推移溜子人员除外)。3、机组运行时,防止下部变化影响造成煤层片帮,采取转大向。(二)、回柱放顶安全技术措施1、翻打前,工作面除翻打工外其他人员撤出工作面,机组、溜子必须停器。2、翻打时,二人一组,边翻边打

8、,两组分段作业安全间距不小于25米。3、放顶时使用3.0米长放顶绳,回柱人员采取三角回柱法,回柱时站在回收支柱上方,二、三排柱之间作业,一人作业、一人监视顶板,待顶板稳定后方可进行回收支柱。4、翻打时,班组长现场监督检查,确保安全后方可作业。5、升完每段(10个号)支柱后,及时用防倒绳(∮12.5)将支柱拴牢。(三)、两口两巷安全技术措施1、上下两口采用“四对八梁”(滑车自移式)支护管理。2、两巷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