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植物学课程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

提高植物学课程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

ID:17736948

大小:18.73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9-05

提高植物学课程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_第1页
提高植物学课程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_第2页
提高植物学课程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_第3页
提高植物学课程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_第4页
提高植物学课程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提高植物学课程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提高植物学课程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  植物学是农林院校和其它高等院校生物类各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是后续课程如树木学、花卉学、植物生理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和生态学等专业课的基础,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学环节主要包括理论课程、实验教学及野外实习3个部分。由于植物学内容繁杂,名词概念和知识点较多,实践性强,许多学生在繁重的学业压力下难以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许多学生通过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而并不从知识点间的联系,实际应用的角度去掌握知识。这样的植物学教学将违背素质教育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笔者根据

2、近几年的教学经验,结合目前的植物学教学现状,总结以下几点体会,供植物学教学工作者们共同交流、探讨。  1学习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喜欢植物学这门课首先要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近几年本院学生选择专业初衷来看,不少学生都是因为调剂而转入生物专业,因而最初的学习热情并不是很高,这就需要授课教师在教学与实践中通过各种举措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如教师以积极的态度认真备课、钻研教材及掌握植物学前沿知识、精心制作课件、认真组织好每堂课的教学、课后进行反思及成立课外实践联盟小组等。  多媒体教学目

3、前已是较普遍的教学手段,这种教学手段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丰富了教学内容,但精湛的课件却要耗费授课教师的大量心血。植物学教学中概念及基本知识在课程中占的比重较大,因而普通的多媒体课件虽然比传统的板书有所改善但仍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在课件中插入一些音频教学则使教学效果大大增加。如在讲述传粉与受精章节中将虫媒传粉的过程用视频展现给大家,则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也让学生们了解虽然很多植物是虫媒传粉但不同的植物所需的昆虫种类可能是不同的。精心组织课堂教学可显著提高课堂气氛,如在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

4、方法,避免传统的满堂灌,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等则能使学生们的兴趣大为提高。另外,课外兴趣小组也是这几年我院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项重要举措,学生们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科研实践,不仅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也大大提高了学生们的科研素养。近些年我院学生在科研大赛中频频获奖就是很好的证明。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教学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可以提升教学效果。启发式教学、实物教学、比较教学法等是常用且行之有效的几种方法。教学中,教师如果设计一些难易适中的问题让学生回答,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增强学生

5、们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但问题的设计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课前的问题应起到导入新课的效果,课后的问题应带总结特点,巧妙的问题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对所学的知识印象深刻。  比较教学法可将知识融会贯通,不会觉得知识点太多太杂而难以理解。如根茎结构是解剖结构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此部分知识点多,且容易混淆,但稍加整理会发现它们之间联系紧密。如比较根茎初生结构的异同,相同点可归纳为二者都含有表皮、皮层和维管柱3个要素,但根的表皮上没有气孔器而有根毛,皮层中有内皮层并具有凯氏带结构,维管柱有中柱鞘;此外茎的初生

6、结构还有髓和髓射线。另外,髓射线和维管射线的异同也可简单的归纳为:二者都是薄壁组织,都进行物质的横向运输,但在位置、起源和性质上存在差别。这样将知识点归纳比较,学生们较容易理解和接受这些理论内容。  实物教学是教学环节中能将理论联系实践、具有较强直观性的一种教学手段[1-2]。如在课程的合适章节辅以实物教学则能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理解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选取实物也应讲究方法,要选择大家熟悉的一些植物。在此方面,安庆师范学院通过校园植物挂牌的方式,让学生在校园漫步的同时熟悉校园植物,而教学中的实物

7、则多选自校园。如叶形、叶序、花的结构、花序的类型等。笔者授课时都能从校园植物中采集到,在教学中再引导学生需要观察的主要部分及特点,最后总结特征。在愉悦身心、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又轻松的掌握了这些知识点,同时也促使学生自主的认识校园植物,为分类的课程教学又作了良好的铺垫。在营养器官的变态结构时,同学们对有些根和茎的变态结构难以区分,教师选取生活中常见的几种实物如“竹根”、马铃薯、红薯、萝卜再结合前面所讲的根茎外形上主要区别“茎有节和节间之分”,就能判断这些常见的植物结构分别对应哪种变态器官。通过观察比较,“竹

8、根”和马铃薯有节和节间因而是变态茎,红薯和萝卜则为变态根。  另外,思维转换也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植物学教学中有些难点学生们不易掌握,运用思维转换教学则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如根、茎次生生长中细胞的2个分裂方向:平周和垂周分裂,学生们觉得抽象难懂,笔者从初中简单的几何入手,把根或茎的横切面看作一个圆,将圆周上短距离的一段弧线看作线段,将根茎中的细胞看作长方体,如果新产生的细胞壁和圆周上的线段平行则为平周分裂,如果垂直则为垂周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