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层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

浅谈多层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

ID:17758485

大小:18.07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9-05

浅谈多层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_第1页
浅谈多层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_第2页
浅谈多层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_第3页
浅谈多层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_第4页
浅谈多层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多层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多层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摘要: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由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材料组成的,因其具有诸多的优点而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中。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由楼板、梁、柱及基础4种承重构件组成的,由主梁、柱与基础构成平面框架,各平面框架再由连续梁连接起来而形成的空间结构体系。在合理的高度和层数的情况下,框架结构能够提供较大的建筑空间,其平面布置灵活,可适合多种工艺与使用功能的要求。  关键词:多层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  abstract:thereinforcedconcretestructureconsistsbysteeland

2、concrete,suchtwomaterialswithtotallydifferentproperties,whichhasbeenwidelyusedincivilengineeringforitsnumerousadvantages.thereinforcedconcreteframestructureiscomposedoffourkindsofbearingmembers:floor,beam,pillarandfoundation,withgirder,pillarandfoundationformingplaneframe,andeachplaneframeformingthe

3、spatialstructuresystemconnectedbycontinuousbeams.withreasonableheightandfloors,theframestructurecanprovidelargerbuildingspace,whichisapplicabletomultipletechniquesandservicefunctionsforitsflexibleplanelayout.  keywords:multi-storeyconcrete;framestructure;design  一、结构设计原则  结构的整体性原则  多层建筑结构中,楼盖对于结构的整体

4、性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聚集和传递惯性力到各个竖向抗侧力子结构,而且要使这些子结构能协同承受地震作用,特别是当竖向抗侧力子结构布置不均匀或布置复杂或各抗侧力子结构水平变形特征不同时,整个结构就要依靠楼盖使各抗侧了子结构能协同工作。楼盖体系提供足够的面内刚度和抗力,并与竖向各子结构有效连接,当结构空旷、平面狭长或平面凸凹不规则或楼盖开大洞口时,更应特别注意;多、高层建筑结构基础的整体性以及基础与上部结构的可靠连接是结构整体性的重要保证。  结构简单性原则  结构简单是指结构具有直接和明确的传力途径,结构的计算模型、内力和位移分析以及限制薄弱部位出现都易于把握。在荷载作用下,结构的传力路线越短

5、、越直接,结构的工作效能越高,所耗费的建材也就越少。  结构的规则和均匀性原则。  沿建筑物竖向,建筑造型和结构布置比较均匀,避免刚度。承载能力和传力途径的突变,以限制结构在竖向某一楼层或极少数几个楼层出现敏感的薄弱部位,这些部位将产生过大的应力集中或过大的变形,容易导致结构过早倒塌;建筑平面比较规则,平面内结构布置比较均匀,使建筑物分布质量产生的地震惯性力能以比较短和直接的途径传递,并使质量分布与结构刚度分布协调,限制质量与刚度之间的偏心。  二、重要设计参数的选取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条指出,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应按照楼、屋盖在平面内变形情况确定为刚性、半刚性和柔性的横隔极,再按抗侧力系统

6、的布置确定抗侧力构件间的共同工作并进行各构件的地震内力分折并经判断确认其合理、有效后方可用于工程设计。  为了分析判断计算机计算结果是否合理,结构设计计算时,除了有合理的结构方案、正确的结构计算简图外,正确填写抗震设防烈度和场地类别,合理选取电算程序总信息中的其他各项参数也是十分重要的。  结构的抗震等级的确定  在工程设计中,多数房屋建筑按其抗震设防分类属于丙类建筑,如民用住宅、办公楼及一般工业建筑等等,其抗震等级可根据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的高度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表确定。而电讯、交通、能源、消防和医疗等类建筑以及大型体育场馆、大型零售商场等公共建筑,首先,应当根据《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7、(gb50223-95)确定其中哪些建筑属于乙类建筑(可能还有甲类建筑,本文不涉及)。乙、丙类建筑,地震作用均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计算。对于乙类建筑,一般情况下,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抗震措施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  合理确定地震力的振型组合数  地震力的振型组合数,对多层建筑,当不考扭转耦联计算时,至少应取3;当振型数多于3时,宜取3的倍数,但不应多于层数;当房屋层数≤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