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思考与建议

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思考与建议

ID:17798262

大小:2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05

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思考与建议_第1页
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思考与建议_第2页
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思考与建议_第3页
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思考与建议_第4页
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思考与建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思考与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思考与建议  【摘要】德育教育不仅仅能够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同时,也能够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发展观,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习动力。本文针对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阐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做好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  【关键词】德育教育;价值观;协作共管;健康成长;  【中图分类号】G611  一.前言  在现代教学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实现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最基本要求,德育教育不仅仅能够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同时,也能够给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发展观,有利于促进学习

2、积极性,提升学习动力。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主要来源于国民的道德水平和文化素质,因此,德育教育和文化教育齐头并进是学校的社会责任,而小学的德育教育更是全面素质教育的基础,对于学生今后的德育发展起到了引导稳固作用。如何做好小学的德育教育就成为了新时期学校教育的重大考验。  在新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速度加快,家庭、社会和国家关系的复杂变化,人们的行为方式、思想意识、目标追求、利益关系、价值观念在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开始出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人们对道德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冲击。所以,快速发展的社

3、会需求和保守的传统德育观念的融合问题就摆在了德育工作者的面前,尤其是小学德育工作者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并有针对性的开展德育教育,以便为青少年的成长奠定思想基础,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  目前,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家庭教育比较薄弱  由于家长文化水平低,成长环境差异、精力有限等原因导致部分家长对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和社会意义都缺乏足够的认识,尤其是长期以来的独生子女娇生惯养习惯,造成了德育教育在家庭教育中严重缺失;也有个别家庭依旧存在封建家长式教育方式,

4、以棍棒教育替代说服传输观念的教育方式;重分数轻德育的思想观念普遍存在,功利观念太重;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使得很多家庭的父母外出打工,孩子的教育变成隔代托管教育,祖父母的德育教育观念跟现代理念的差异,甚至是祖父母对孙子的过分溺爱与保护,造成德育教育的缺失;学生家长自身的德育素质水平低,脏话连篇、赌博打牌等社会恶习,言传身教直接影响孩子的德育教育,这是一种社会普遍现象。  2.社会环境的道德缺失是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最大问题,这里有社会文化导向的畸形,比如电视中的暴力渲染、黄色腐蚀,过分追求金钱名利的功利观念

5、宣传等,这些社会垃圾对孩子的德育教育带来了非常大的危害;还有市场经济的发展走向带来了个人本位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的毒害,直接冲击孩子们的德育观念。  3.在社会教育的走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校教育方式与而学校教育坚持的传统德育教育模式差距太大,使得学生对学校教育接受力很低,学生很难适应传统保守的价值观教育,往往会陷入迷茫;学校教育机制中德育和智育教育不平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模式,很难开展德育教育;并且还存在着德育教育的教学模式更新缓慢,思想保守,教材陈旧,使德育工作很难产生良好的效果。

6、  三.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1.注重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德育教育的根本,而家庭德育教育依赖于家长的德育素质,因此,要做好家庭德育教育首先是家长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孩子树立榜样,教育好子女;另外,学校也要帮助孩子家长进行德育的提高,从而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学校可以通过办家长培训班、学校与家长的交流会形式,帮助家长提高对德育的认识,共同寻找学生德育教育的思路。  2.完善学校教学模式  1)提升教师素质,教师作为德育教育的宣传主体,自身的行为习惯本身就对学

7、生进行言传身教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学生的道德意识,说一套做一套只能使学生更加抵触,达不到教育目的。因此,多渠道加强教师队伍的德育建设,树立为人师表的观念:一方面学习德育基本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提高教师行为道德素质,让教师的德、智、才、情在教学中充分表现,使德育教育工作和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生动自然、深入人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自觉接受教师影响。  2)转变教学角色,实行开放式教学。老师在教学中改变以前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不以分数为衡量德育学习的标准,实行互动式教学。利用小学生好奇心重的特点,

8、通过举实例的方式,鼓励学生开展讨论,判断是与非、对与错。这样,老师通过转换角色,成为德育教学的发起者、组织者,让学生成为教学主体,充分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信任学生,通过必要的引导,把自己融入学生之中。同时,老师以自身的行为表现,以身立教,把社会道德素质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我需求。  3)联系社会实际,进行示范、引导教学。在教学中充分结合社会实际,向学生灌输道德、人格、社会责任各方面的行为规范,可以通过宣传好人好事,树立道德模范、三好学生等形式,通过榜样示范作用,激励学生自觉追求德育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