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髓内胶质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体会

脊髓髓内胶质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体会

ID:17802290

大小:21.54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9-05

脊髓髓内胶质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体会_第1页
脊髓髓内胶质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体会_第2页
脊髓髓内胶质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体会_第3页
脊髓髓内胶质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体会_第4页
脊髓髓内胶质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体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脊髓髓内胶质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脊髓髓内胶质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体会【摘要】目的总结3例脊髓髓内胶质瘤显微手术治疗的经验,并分析和评价其疗效和预后。方法对23例脊髓髓内胶质瘤的肿瘤病理类型、肿瘤部位、临床症状及体征、辅助检查、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星形细胞瘤(%)及10例室管膜瘤(%),均于镜下全切除,全组无手术死亡。16例随访2~88个月。最近一次随访结束时(失访者按出院前的神经功能评定):肌力改善16例(%),不变2例(%),加重2例(%),死亡3例。随访中复发5例。结论脊髓髓内胶质瘤宜早诊断并适宜尽早作显微全切除。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可改善脊髓髓内胶质瘤的预后。星形细胞

2、瘤应及时进行放疗和化疗。【关键词】室管膜瘤星形细胞瘤髓内胶质瘤显微外科手术脊髓髓内肿瘤绝大多数为胶质瘤,尤以室管膜瘤和星形细胞瘤多见。随着神经影像学特别是MRI的应用及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应用,脊髓髓内胶质瘤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1]。本院自1998年2月~XX年4月共收治脊髓髓内胶质瘤23例,经显微手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一般资料本组23例中,男9例,女14例,年龄8~70岁,平均岁。病程1~26个月,平均个月。21例为首次手术;2例为再次手术,此2例分别为6个月前、13个月前外院手术术后复发的星形细胞瘤患者。临床表现首

3、次手术病例从症状开始到住院治疗的病史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及节段性感觉障碍。其中以感觉异常或减退为首发症状者10例,以运动障碍为首发症状者11例,其中5例肢体完全瘫痪,另外2例感觉和运动障碍症状同时出现。括约肌功能障碍者9例,疼痛者2例,术前出现呼吸困难者1例。按文献[2]运动障碍分型:轻型:出现症状轻微,受累肢体肌力>4级,功能显著影响;中型:明显疼痛或不适,受累肢体肌力3~4级,影响工作与学习,部分丧失自理能力,但无生命危险;重型:受累肢体肌力0~2级,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甚至呼吸功能严重障碍,有生命危险。本组轻型10例,中型8例,重型5例。影

4、像学特征  本组行CT检查6例,虽能显示髓内病变特征,但不能直观反映病变范围;全部病例行MR检查,均能术前明确定位诊断及基本明确定性诊断。术前MRI检查除1例体积较小的星形细胞瘤外,22例患者均表现为脊髓增粗,T1为等信号或略高信号,T2为高信号或混杂信号,注射顺磁剂后有等信号或略高信号的增强,其中12例可见脊髓空洞形成。肿瘤累及1个节段者1例,2个节段者5例,3个节段以上者17例,最长累及5个节段。本组肿瘤位于颈段13例,其中2例累及延髓;颈胸段2例;胸段7例。病变位于胸段者术前常规X片或用MRI标记物(维生素AD胶囊)行定位。手术方法手术采用全身麻

5、醉。俯卧位,颈段肿瘤头架固定头部。所有病例均在显微手术镜下进行肿瘤切除。根据MRI显示的肿瘤位置,以病变节段为中心作后正中直切口,椎板切除的范围以显露肿瘤上下极为准并尽可能向两侧扩大,但要保留双侧小关节。手术显微镜下剪开硬脊膜并向两侧肌旁缝合悬吊,一般于脊髓后正中沟或脊髓最薄弱处切开软脊膜,以枪状镊和自制微形吸引器沿肿瘤全长严格于后正中沟分开脊髓,牵开脊髓后索显露肿瘤,并用5-0无损伤缝线向两侧缝吊软脊膜,持续牵开脊髓后索充分显露肿瘤;先游离肿瘤一极,再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地以枪状镊和自制微形吸引器钝性分离肿瘤的两侧及腹侧界面,直到将肿瘤完整切除。对复发

6、或肿瘤已突破软脊膜或肿瘤质地较软、质脆者,不强调完整切除,可自髓外部分向髓内部分分块切除,但出血会稍多。肿瘤切除后充分止血,缝合软脊膜,严密缝合硬脊膜及切口各层组织。本组同时行AF系统椎弓根内固定2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本组星形细胞瘤13例,其中1级2例,1~2级3例,2~3级8例。室管膜瘤10例,其中1~2级8例,2~3级2例。术后辅助治疗术后常规予以抗炎、脱水治疗;并以地塞米松或甲强龙静脉应用1周。肿瘤病理检查为1级或1~2级者,术后不作放疗和化疗;病理检查为2级以上者有8例于术后1个月内行放疗和化疗,化疗以静脉给予替尼泊甙(VM-26)、口服司莫司

7、丁及鞘内应用甲氨喋呤。结果3例脊髓髓内胶质瘤获显微镜下全切除,切除肿瘤长度最长径为~,平均。术后并发呼吸障碍及肺部感染1例,出院时肺部感染控制,但呼吸与术前比较无明显改善;并发假性结肠梗阻2例,经治疗好转。术后病人麻醉清醒时,神经系统症状立即改善者3例,不变者15例,加重者5例。最近一次随访结束时(失访者按出院前的神经功能评定):肌力改善16例(%),不变2例(%),加重2例(%),死亡3例。术后放疗的8例中,1例合并放射性脊髓损伤,经治疗稳定。16例获随访2~88个月,平均38个月;好转11例,复发5例,最快者仅术后个月病人再次出现双下肢疼痛,复查M

8、RI示肿瘤复发,最慢者术后5年复发。死亡3例,1例随访4个月在外院死于呼吸肌萎缩并呼吸衰竭,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