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产生的遗传学原理 教案

生物多样性产生的遗传学原理 教案

ID:17843154

大小:39.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9-07

生物多样性产生的遗传学原理  教案_第1页
生物多样性产生的遗传学原理  教案_第2页
生物多样性产生的遗传学原理  教案_第3页
生物多样性产生的遗传学原理  教案_第4页
生物多样性产生的遗传学原理  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物多样性产生的遗传学原理 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课程名称:生物多样性遗传学二、教学对象:生物技术专业四年制本科。三、学分与学时:5学分,总学时90,其中理论54学时,实验36学时。四、课程模块类别及课程属性: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必修课。五、课程性质、任务和要求:遗传学是研究基因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基因从亲代传递到子代过程中遗传与变异的科学,本课程的主要任务讲解生物遗传与变异的基本规律,生物多样性的物质基础,遗传物质的改变对生物的影响,以及生物进化的基本理论。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对生物的遗传、变异的基本规律有比较全面的、系统的认识,牢固掌握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遗传学发展的新成就;使学生能初步运用所学的基本

2、理论和实验技能,说明和解决有关遗传学的一般问题。并在科学态度、独立工作能力方面得到初步的训练。六、教学重点:以孟德尔式遗传分析,连锁遗传分析与染色体作图,病毒的遗传分析,细菌的遗传分析,数量性状,遗传物质的改变等的遗传分析基本内容为重点,基因精细结构、遗传分析,细胞质遗传、群体遗传与进化做简要介绍。七、主要先修课程普通生物学、细胞生物学、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八、教学目的要求和主要内容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遗传、变异及遗传学的概念。2.熟悉遗传和环境条件的关系。3.了解遗传学各分支学科的概念,并能正确认识遗传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主要内容

3、】l讲授内容1.遗传、变异及遗传学的概念2.遗传学的发展:简介遗传学的发展历史,了解遗传学在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中产生和发展的过程3.了解遗传学对生产和科学的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第二章孟德尔定律第一节分离定律【目的要求】1.掌握显性和隐性的概念的概念。2.掌握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及表型与基因型的概念。3.熟悉性状的分离及孟德尔对性状分离的科学解释,分离律的实质以及分离律的验证(测交验证)。【主要内容】l讲授内容1.孟德尔简介,豌豆杂交试验。2.显性和隐性的概念的定义、分离现象。3.孟德尔的假设和验证,配子形成时发生分离的证明。第二节自由组合定律【目的要求】1.掌握自由组合

4、规律的实质,孟德尔对性状自由组合的科学解释以及;2.掌握自由组合律的验证(测交法,F3测验法,自交法);3.熟悉两对以上基因自由组合的遗传分析。【主要内容】l讲授内容1.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2.自由组合的解释。3.多基因杂种第三节遗传学数据的统计处理【目的要求】1.掌握概率的定义及概率的两个基本法则。2.掌握用概率的方法来分析遗传比率及卡平方测定方法。3.了解二项式展开式在遗传分析中的应用。【主要内容】l讲授内容1.概率:定义及相乘法则和相加法则。2.二项展开式。3.适合度测验。第三章遗传的染色体学说【目的要求】1.掌握细胞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特点及其遗传学意义。2.

5、掌握植物高等植物及真菌的生活史;熟悉受精过程的生物学意义。3.熟悉染色体和基因之间的平行关系4.了解细胞的结构、染色体的形态、数目及超微结构特点。【主要内容】l讲授内容1.简单复习减数分裂的过程、特点突出其遗传学意义。2.动、植物的生活史、真菌类的生活史。3.遗传的染色体学说。l自学内容1.细胞:细胞的结构、染色体的形态、数目及超微结构。2.细胞的有丝分裂。第四章基因的作用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目的要求】1.掌握基因与性状的复杂对应关系以及遗传性状的表现与环境的关系,认识显隐性关系的相对性。2.掌握复等位基因及复等位现象的概念,理解人类ABO血型的遗传,3.掌握非等位基因

6、间的相互作用(互补作用、累加作用、重叠作用、上位作用、抑制作用),基因互作各种类型的分离比。4.了解致死基因及致死效应的概念5.了解母子间的血型不相容;自交不亲的遗传的特点。【主要内容】l讲授内容1.环境的影响和基因的表型效应:性状的多基因决定,基因的多效性,表现度和外显率,显隐性关系的相对性。2.致死基因的定义。3.复等位现象:复等位基因,孟买型与H抗原,Rh血型与母子间的不相容,自交不亲和。4.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互补基因,修饰基因,上位效应。第五章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目的要求】1.掌握性别决定的类型及性别决定机理。2.掌握X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隐性基因的伴性

7、遗传;显性基因的伴性遗传)规律。3.熟悉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概念4.了解环境对性别分化的影响及性别分化与内、外因素的关系。【主要内容】l讲授内容1.性别决定:性染色体,性别决定的方式(XY型、ZW型)。2.伴性遗传:果蝇的伴性遗传(实验、假设、验证)。人类的X-连锁遗传,人类的Y连锁遗传,鸡的伴性遗传。3.遗传的染色体学说的直接证明:果蝇X染色体不分开现象。4.其它类型的性决定:简单介绍蜂的性决定。5.人类的性别畸形(略,在染色体畸变中讲述)第六章染色体和连锁群【目的要求】1.掌握连锁与交换的概念,掌握交换值的测定以及基因定位的方法(两点测验法、三点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