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山水地图》地名考证(完善中) - 未名空间

《丝路山水地图》地名考证(完善中) - 未名空间

ID:17876852

大小:5.29 MB

页数:56页

时间:2018-09-07

《丝路山水地图》地名考证(完善中) - 未名空间_第1页
《丝路山水地图》地名考证(完善中) - 未名空间_第2页
《丝路山水地图》地名考证(完善中) - 未名空间_第3页
《丝路山水地图》地名考证(完善中) - 未名空间_第4页
《丝路山水地图》地名考证(完善中) - 未名空间_第5页
资源描述:

《《丝路山水地图》地名考证(完善中) - 未名空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丝路山水地图》地名考证(完善中)https://zhuanlan.zhihu.com/p/33843633MansourMansour【写在前面】这幅画的真伪,可以交给书画专家鉴定,本文旨在对画中的一些地名进行考据。其实我也觉得这幅画叫《蒙古山水地图》更合适一些,且不说“丝路”是近代概念,15世纪的西域广大地区也确是处在各位蒙古大汗的统治之下。《丝路山水地图》(原名《蒙古山水地图》)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地图,它更像是西域诸城的路线示意图。它能够指示出通往西域各城的道路,却因为篇幅限制改变了这些城市的实际位置。《丝路山

2、水地图》中的建筑规模大小各异,其中包括:大型城市比如“撒马儿罕”中、小型城市比如“牙思城”小型城市、城堡或聚落比如图中的“卜力马儿哈”和“海撒儿”剌巴的、剌巴还有一种名字带有“剌巴的”或“剌巴”的建筑,在原画中的规模类似小型城市,比如下图:“剌巴的...”应该是波斯语rebāt-e...的对音,波斯语的rebāt源自阿拉伯语的ribāṭ,本意为“堡垒”或“要塞”,可以音译为“里堡”,阿拉伯语写法如下:阿拉伯帝国建立初期,北方的拜占庭帝国仍然在地中海东部占据着优势,因此阿拉伯人曾在地中海沿岸修建了若干座ribāṭ以防备

3、拜占庭帝国海军的进攻。同时,阿拉伯帝国在向中亚扩张期间,也在东部的边境上大量修建ribāṭ作为东征士兵的营地和补给站。随着阿拉伯帝国占领了塞浦路斯、罗德岛等拜占庭海军基地,其海上优势逐渐压过拜占庭帝国,不再需要岸防要塞保卫沿海;加之阿拉伯帝国不断向东推进,修建在东部旧边境线上的ribāṭ纷纷被并入帝国境内。这些变化使得ribāṭ逐渐失去了它原本的军事作用,演变为往来商队落脚休息的客栈或苏菲修士遁世隐修的居所。一些有名的苏菲圣徒去世后被埋在了他所居住的ribāṭ周围,又使得这些ribāṭ成为苏菲派的朝圣之地。后来,ri

4、bāṭ逐渐成为大型旅舍的代名词。后世的地方统治者也会把它们在重要商道上修建的大型旅舍命名为ribāṭ。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的塔什里堡(TashRabat),修建于公元15世纪道路原画中的道路颜色较浅,分支较多:原画中的道路分部基本能够反映西域各城市间的交通状况。河流河流一般发源于山地,在原画中比道路更为显眼:河流会截断道路:图中有三条河流,左边是一条大河,右边的河流汇成了湖泊。打班原画中还有一些叫做“打班”的地方,一般位于山间:“打班”应该是蒙古语davagha[n]或davaa[n]的对音,意为“山口”,这个词在维吾尔

5、语中作dawan,在乌兹别克语中作dovon,通译“达坂”。【地名考证】讨失干“讨失干”应该是突厥语Tashkent的对音,即今天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乌兹别克语Toshkent)。Tashkent意为“石城”,是昭武九姓石国的故地,石国波斯语作Chāch,阿拉伯语作al-Shāsh。他失把力城原画中,“他失把力城”与哈密城隔河相对。“他失把力”应该是突厥语Tashbalik或Tashbaliq的对音,也有“石城”之意。其地位于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疏附县塔什米力克乡(维吾尔语Tashmiliq)。剌术城“剌术”可能是

6、突厥语Lapchuk或Lapchuq的对音,可能是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拉甫却克古城(维吾尔语:Lapchuq)。在维吾尔语中,“拉甫却克”意为“倒塌的”。哈剌帖别“哈剌帖别”应该是突厥语Qaratappe的对音,qara意为“黑”,tappe源自波斯语,意为“山丘”,可能是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的五堡(维吾尔语Qaradöwe)比站“比站”应该是突厥语Pichan的对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维吾尔语Pichan)。鲁城原画中,“鲁城”位于“比站”左侧。“鲁城”应该是突厥语Lukchun或Lükchün的对

7、音,《明史》作“柳城”。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鲁克沁镇(维吾尔语Lükchün)。羊黑原画中,“羊黑”位于吐鲁番城右侧,与“鲁城”隔河相望。“羊黑”应该是突厥语Yankhe的对音,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鲁克沁镇的洋海村(维吾尔语Yangkhiy)火者“火者”位于“羊黑”下方,可能是突厥语Khoja、Khocho或Qocho的对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的哈拉和卓(维吾尔语Qarakhoja)。此地是高昌回鹘的故都,《明史》作“火州”。脱辛“脱辛”可能是突厥语Toksun或Toqsun的对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

8、区吐鲁番市的托克逊(维吾尔语Toqsun)。哈剌苏“哈剌速”是一条河流,这个词应该是突厥语“黑水”的意思,即“哈剌”对应黑,“速”对应水,我们可以对比中亚突厥诸语中“黑水”的称呼:维吾尔语QaraSu乌兹别克语QoraSu哈萨克语ҚараСу/QaraSu吉尔吉斯语КараСуу/KaraSuu在上述语言中:qara、qora、қара、ка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