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科学施肥

如何做好科学施肥

ID:17877657

大小:59.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9-07

如何做好科学施肥_第1页
如何做好科学施肥_第2页
如何做好科学施肥_第3页
如何做好科学施肥_第4页
如何做好科学施肥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做好科学施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如何做好科学施肥中国化肥网 2010-1-1415:35:53 来源:本网论坛  【大 中 小】【关闭】【讨论】 关键词:施肥施肥是调节作物营养,提高土壤肥力,使作物高产的重要措施。施肥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做到科学施肥。科学施肥的核心问题,一是如何减少肥料养分的损失,用最少的肥料,获得最高的产量,最大限度地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二是调节好化肥和农家肥的施用比例,氮、磷、钾肥平衡施肥,提高土壤肥力,防止水土污染。为此,在施肥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化肥和农家肥配合使用长期单纯使用化肥,会造成土壤肥力下降,作物产量和质量下降,破坏生态平衡,造成环境污染。化肥和农家肥配合使用,可以改善作物营养,

2、提高土壤肥力,降低施肥成本,提高施肥成效,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减少环境污染。两者取长补短,缓急相济,一般认为化肥和农家肥比例在7:3到3:7范围内效果较好。    2、各种养分平衡供应1989年,我国化肥的施用比例为N:P2O5:K2O=1:0.34:0.09,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0.47:0.37),造成缺磷少钾,比例失调。要根据作物和土壤情况,使氮、磷、钾肥按比例配合使用,同时注意微量元素肥料的合理施用。平衡供应养分,充分发挥肥料间的相互促进作用。   3、肥料性质肥料种类很多,性质各不相同。施肥前,要对肥料的养分含量、溶解度、酸碱性、副作用、肥料混合后的相互作用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以充

3、分发挥肥料的经济效益。   4、作物特点作物种类不同,需要各种养分的数量和比例也不同。如禾谷类作物,需要较多的氮肥,也需要适当的磷、钾肥;豆科植物其根部有根瘤菌,可固定空气中的氮素,一般不需大量施用氮肥,但需较多的磷、钾肥。作物在不同的生长期对各种营养元素的数量、浓度和比例有不同要求。在作物生长过程中,常有一个时期对某种养分的需求最迫切,吸收养分的能力最强,此时要及时提供充足养分。   5、土壤状况施肥前,要对土壤的性状如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养分状况、土壤质地、土壤酸碱性、土壤熟化程度进行测定,以选择合适的肥料品种,确定合理的施肥方法。   6、气候条件气候条件如光照、温度、雨量等都是影响土壤养分

4、的分解转化和作物吸收养分的重要因素,应加以考虑。  7、农业技术条件农业技术条件与施肥效果关系密切,如轮作制度、耕作方法、灌溉排水技术等都对肥效有直接影响。因此,我们不仅要了解作物的营养特性,作物种类和不同发育阶段对养分的要求,还要全面考虑土壤和气候条件、肥料本身的性质,运用合理的农业技术,充分发挥肥效,以获得作物高产和稳产。(映雁)编辑本段基本内容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编辑本段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①,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指通过土壤测试,及时掌握土壤肥力状况,按不同作

5、物的需肥特征和农业生产要求,实行有机肥与化肥、氮肥与磷钾肥、中微量元素等肥料适量配比平衡施用,提高肥料养分利用率,促进农业生产高产、优质和高效的一种科学施肥方法。  1,土样采集按水田、旱地、菜地、林果茶地等不同利用方式和不同土壤类型分区取样。平地每200亩左右取一个样,山地每100亩左右取一个样。每个土样在所代表的区域面积内按“蛇形”或“梅花形”选择有代表的5—10点为取样点,每点垂直采集耕层(0—20cm)0.1—0.2kg土,混合即为所取土样,每样重0.5—1kg。样代内置和外挂各一个标签。在作物施肥前取样,对穴、条施田块应避开施肥沟、穴。  2,田间基本情况调查调查记载所取样田(地)块

6、所种植作物、产量水平、施肥水平、土壤类型及取样地点等内容。每一取样地块都要建立地块档案,通过在田间访问农户及时填写,这对掌握每一块地的养分状况、产量状况,指导施肥,积累系统资料都有重要意义。主要项目应包括:地块编号、地块名称、面积(亩)、土壤类型、地形、灌排条件、土地等级、作物、产量(㎏/亩)、轮作制、施肥水平(有机肥、氮肥、磷肥、钾肥)、生产问题等。  3,土样分析从田间采回来的土样应及时进行登记、整理和风干,以免错、漏、丢失和引起样品发霉,性质改变。风干应在清洁、阴凉、通风的房内将土样摊成薄层铺在干净的纸上进行,并经常翻动、捏碎,促进干燥。在进行大批量的土壤养分化验时,也可将士样盛入特制的

7、塑料土盒中,在不超过50℃的干燥箱中烘干,以加速干燥过程并防止土样在较长时间的自然风干过程中,土壤养分可能产生的变化。风干或烘干后的土样应根据化验项目的要求,按化验室常规分析方法进行磨碎过筛处理,分别制备通过孔径为1㎜、0.25㎜和0.15㎜的18号、60号和100号筛的分析土样,装瓶保存供分析用。按有关国标、行标或土壤分析技术规范分析所需测定的土壤养分属性,包括土壤有机质、PH、碱解氮、有效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