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考题重点整理

微生物考题重点整理

ID:17905000

大小:3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09

微生物考题重点整理_第1页
微生物考题重点整理_第2页
微生物考题重点整理_第3页
微生物考题重点整理_第4页
微生物考题重点整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微生物考题重点整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微生物考题重点整理一、名词解释1、菌落:指在固体培养基上(内)以母细胞为中心的一堆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构造等特征的子细胞集团。2、半孢晶体:指少数芽孢杆菌在形成芽孢的同时,会在芽孢旁形成一颗菱形、方形或不规则形的碱溶性蛋白质晶体。3、L型细菌:专指那些实验室或宿主体内通过自发突变而形成的遗传性稳定的细胞壁缺损菌株。4、原生质体:指在人为条件下,用溶菌酶除尽原有细胞壁或用青霉素抑制新生细胞壁合成后,所得到的仅有一层细胞膜包裹的圆球状渗透敏感细胞。5、假菌丝:当它们进行一连串的芽殖后,如果长大的子细胞与母细胞不立

2、即分离,其间仅以狭小的面积相连,则这种藕节状地细胞串就称为假菌丝。6、半知菌:只发现无性繁殖过程而未发现有性繁殖过程的菌株。7、前噬菌体(原噬菌体):指整合在宿主细胞染色体上的温和噬菌体的核酸。8、选择性培养基:指一类根据某种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其对某化学、物理因素的抗性而设计的培养基。9、半组合培养基:指一类主要以化学试剂配制,同时还加有某种或某些天然成分的培养基。10、生长因子:指一类调节微生物正常代谢所必需,但不能用简单的碳、氮源自行合成的有机物。11、溶源菌:是一类能与温和噬菌体长期共存,一般不会出现有

3、害影响的宿主细胞。12、效价:表示每毫升试样中所含有的具侵染性的噬菌体粒子数,又称噬菌斑形成单位数。13、光能无机营养型(光能自养型):这类微生物能以CO2作为唯一碳源或主要碳源并利用光能生长,能以硫化氢、硫代硫酸钠或其他无机硫化物等还原态无机化合物作为氢供体,使CO2还原成细胞物质。14、异型乳酸发酵:凡葡萄糖经发酵后除主要产生乳酸外,还产生乙醇、乙酸及CO2等多种产物的发酵,称为异型乳酸发酵。15、同型乳酸发酵:葡萄糖经糖酵解后全部生成乳酸一种发酵。16、灭菌:采用强烈的理化因素使任何物体内外部的一切微生物永

4、远丧失其生长繁殖能力的措施。17、同步培养:指设法使某一群体中的所有个体细胞尽可能都处于同样细胞生长和分裂周期中,然后通过分析此群体在各阶段的生物化学特性变化,来间接了解单个细胞的相应变化规律。18、同步生长:指通过同步培养的手段而使细胞群体中各个体处于分裂步调一致的生长状态。19、生长限制因子:凡处于较低浓度范围内可影响生长速率和菌体产量的某营养物。20、COD:即化学需氧量,指1升污水中所含的有机物在用强氧化剂将它氧化后,所消耗氧的毫克数(单位为mg/l)。21、活性污泥法:指一种由活细菌原生动物和其他微生物

5、群聚集在一起组成的凝絮团,在污水处理中具有很强的吸附、分解有机物或毒物的能力。22、石炭酸系数:指在一定时间内被试药剂能杀死全部供试菌的最高稀释度与达到同效的石炭酸的最高稀释度之比。23、补充培养基:凡只能满足相应的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生长需要的组合或半组合培养基。24、内毒素:是G-细菌细胞壁外层的组分之一。其化学成分是脂多糖,它在活细胞中不分泌到体外,仅在细菌死亡后自溶或人工裂解时才释放。25、疫苗:用于预防传染病的抗原制剂。26、抗体:是高等动物体在抗原物质的刺激下,由浆细胞产生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在体内外发生特

6、异结合的免疫球蛋白。27、回复突变:突变株经第二次突变又完全地或部分地恢复为原来的基因型或表面型。28、溶源转变:当正常的温和噬菌体感染其宿主而使其发生溶源化时,因噬菌体基因整合到宿主的核基因组上,而使宿主获得了除免疫性外的新遗传性状的现象。29、营养缺陷型:某一野生型菌株因发生基因突变,而丧失合成某种营养物质的能力,因而无法再在基本培养基上正常生长繁殖的变异类型。30、条件致死突变型:指某菌株经基因突变后,在某种条件下可正常地生长、繁殖并呈现其固有的表型,而在另一种条件下却无法生长、繁殖的突变类型。31、消毒:

7、采用较温和的理化因素,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或动植物有害的病原菌。32、化能有机营养型(化能异养型):这类微生物以有机物作碳源,利用有机物氧化过程中的氧化磷酸化产生的ATP为能源生长。33、组合培养基(合成培养基):指一类按微生物的营养要求精确设计后用多种高纯化学试剂配制成的培养基。34、类毒素:对外毒素进行脱毒处理,可获得失去毒性但仍保留其原有免疫原性的生物制品。35、外毒素:指在病原细菌生长过程中不断向外界环境分泌的一类毒性蛋白质。36、化疗:指利用具有高度选择毒力即对病原菌具高度毒力而对其宿主基本

8、无毒的化学物质来抑制宿主体内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借以达到治疗该宿主传染病的一种措施。37、基本培养基:仅能满足某微生物的野生型菌株生长所需要的最低成分的组合培养基。38、水分活度:在同温同压下,某溶液的蒸汽压(P)与纯水蒸汽压(P0)之比。39、氨基酸自养型生物:指能把尿素、铵盐等一类简单氮源自行合成所需要的一切氨基酸。40、氨基酸异氧型生物:指凡需要从外界吸收现成的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