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研究

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研究

ID:17950991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11

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研究_第1页
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研究_第2页
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研究_第3页
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研究_第4页
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研究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研究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研究  一、研究结果  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主流文化的文化认同度比较高,均值为分,这也符合我国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现实,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我国多民族和谐社会与文化建设的成果。尤其是当问到我国受到外敌入侵时,%的少数民族学生表示不论是少数民族还是汉族,都应该奋起抗战,这说明他们在维护中华民族主权时拥有十分积极的态度,愿意主动参与维护祖国主权。在谈到少数民族归属问题时,%的少数民族学生表示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的少数民族学生十分同意“中国是由56个

2、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大家庭。”这一观点,%的少数民族学生觉得自己的个人命运和前程和国家、民族的命运、前程紧密联系在一起,息息相关,%的学生表示不太清楚。根据费孝通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我国几千年的历史是民族融合的历史,“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接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3]以上调查结论表明,我国已形成一个休戚与共的民族实体,少数民族学生拥有良好的主流文化认同。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主流文化认同方面,体现了高度的一致性,但他

3、们的积极民族文化认同程度确呈现多元走向,整体均值不是太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前少数民族大学生拥有比较理性的民族认同,而不是极端的民族中心主义。题1中只有%的学生表示自己一般不参加汉族活动,%的学生表示不同意;题9中只有%的学生表示“当我发现和我一样的少数民族学生和人打架时,我会毫不犹豫地帮助少数民族同学。”,%的学生表示说不清楚,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少数民族的积极民族文化认同是相对理性的;题12中%的学生表示“如果有人问起我的民族身份,我会直接了断地告诉他、她”,这说明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对自己民族身份感到骄傲和自豪,并对自己

4、的归属感到满意。虽然少数民族大学生能理性看待其民族认同,但消极的民族文化认同情况仍然存在,主要体现在对自己民族身份、民族地位、民族语言等认同方面,不是太普遍。题4中%的少数民族学生表示“有时我想,如果我是一个汉族就好了”;题18中,仅有%的少数民族学生表示,如果能有机会重新选择,他愿意选择当汉族;题19中,%的少数民族学生表示并不希望别人知道自己的少数民族身份,并对自己的民族身份产生迷茫和失望。对于民族身份能否带来自卑,仅1%的学生表示当他和汉族学生在一起时,自己有自卑感觉,总觉得自己不如他们,而问及到如果你成为单位的领导,是否

5、会掩饰自己的民族身份时,也仅有%的学生表示他们会刻意隐瞒自己的民族身份,%的少数民族学生以自己是少数民族为荣,对自己的民族身份持肯定积极的态度,只有%的少数民族学生表示自己会常常怀疑自己的民族身份,同时还有%的少数民族学生在公共场合使用民族语言时,会有一种不自在的感觉。在民族行为卷入方面,少数民族学生大多表示愿意积极参与本民族的各项活动,例如食物的制作,传统节日等,他们也愿意参加本民族的亲友聚会。  二、讨论与启示  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主流文化认同程度极高  具有良好的国家观念,能积极肯定和认同由56个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统一体。

6、这是我国多年来多元文化一体格局的最佳诠释,生存在同一环境的不同民族,是特定的区域生活使他们之间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乃至社会组织都会变得互相兼容,甚至变得十分接近。作为这个多元一体的核心,即从华夏族到汉族,在不断壮大的同时,渗入到其他民族的聚居区,构成起凝聚作用和联系作用的网络,奠定了在中国疆域内许多民族联合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的基础,成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经过民族自觉而称为中华民族。因此,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汉文化即中华文化极高的认同是我国多元文化一体格局的最好显现,同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和

7、谐。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民族地区今后建设的主力军,他们良好的主流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  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本民族积极认同程度明显低于对主流文化的认同程度  这和云南少数民族居住特点有关,居住地区呈现交错分布、大杂居的特点,而且傣族、白族、哈尼族、壮族、彝族、回族、傈僳族均为云南世居少数民族,长期和汉族杂居在一起,他们生活的村子或者社区是汉族人口比本民族人口多,要好的朋友当中也是汉族比本民族多,汉语学习时间十年以上的占%,所以,从小深受主流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在对部分学生的访谈中,发现他们生活中语言使用多为普通话及

8、当地汉语方言,只有少部分学生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此外,他们表示,上大学以后,他们的民族语水平都有下降,况且,还有极大一部分同学谈到他们的民族语水平时,都表示“只能听懂一些,但是不会说”。如此一来,他们对本民族的文化、语言等都处于一种朦胧不太确定的状态。为此,在问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