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创造精神的培养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创造精神的培养

ID:18053403

大小:17.2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13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创造精神的培养_第1页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创造精神的培养_第2页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创造精神的培养_第3页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创造精神的培养_第4页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创造精神的培养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创造精神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创造精神的培养[摘要]在现代数学教学中,要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探讨和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善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充分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具有创造性的个性品质。[关键词]数学教学创造精神问题情境在现代数学教学中,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树立学生创造性的个性品质,是摆在每一个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值得很好地进行研究。那么,如何更切合实际的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探讨和研究。一、培

2、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意识是一种总想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意愿和态度。创造意识来自于问题的质疑,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引导他产生创造的冲动。在问题解决的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合学生自己去寻找知识的意境。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1.引起冲突,产生不平衡,提出智力挑战。例如,在教学分数、小数、百分数的联系时,一开始就给学生一个40个等分格的长方形,让他们在长方形中涂上六个小格,并说出阴影部分用分数、小数、百分数表示分别是多少。他们处理的不再是100个等分格的正方形,这个问题对学生是一个挑战,引起了学生的创造欲望。2.适合各层

3、次学生,由浅入深做出回答。例如,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中,一开始就提出问题:有许多饮料,一箱是24瓶,这样的饮料16箱大约有多少瓶?请每个同学猜测,答案写在纸上。结果出现了15种不同的方法,虽然其中有极其简单的24+24+24+……+24=384的方法,也有十分灵活的方法,但各有各的道理,使不同层次学生都尝到了发现的乐趣。3.富有趣味性,引发学生积极思维。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演示电脑画面,小动物们骑着不同形状轱辘的自行车进行自行车比赛,谁能取得第一?为什么是圆轱辘的取得第一?有趣的画面,有趣的问题,激起了学生的思维兴趣。4.伴以个人或小组的探究实践活

4、动,寻求方法。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一课时,提出“判断一个数是否能被3整除,是不是也可以只看它个位上的数就行”。要求在小组中展开讨论,并提出明确要求:⑴小组中每个同学自己报几个能被3整除的数,提供小组观察。⑵仔细观察,发现规律。⑶各抒己见,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意见或补充自己的想法。⑷要以理服人,不能单纯靠少数服从多数来定论。带着明确的目标,学生十分积极地投入到创造研究的小组活动中去。对于问题情境中所隐含的问题,教师不要简单的直接给出,应该让学生在学习实践过程中自己去发现。二、善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创造动机是直接激励和推动学生去从事创造活动的内在

5、驱动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使用鼓励的语言、信任的表情和及时的肯定和表扬,激发学生的各种创造动机,启迪他们的创造精神。如在长、正方体表面积的练习课上,我为学生设计了一节磁带盒的包装设计课,课上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对现有的磁带盒的外包装进行设计,学生从节省材料、美观新颖、使用便利即环保等多个方面分组进行了研究,并利用教师提供的学具把自己的设计制作出来,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动机。在学生的演示过程中,教师及时鼓励,投以赞许的眼光,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热情。学生不仅设计出了阅览式、书架式、礼品式等多种包装设计,同时加深了对长、正方体的理解。既掌握

6、了知识又发展了自身的能力。因此,教师应利用外在动机的激励作用,促进内在动机的发展。因为内在动机更有助于学生进行创造活动,发展和提高创造能力。三、充分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探究:首先,要给学生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不要将教学过程变成机械兑现教案的过程;其次,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不要急于得到圆满的答案;要给学生以思考性的指导,特别是当学生的见解出现错误或偏颇时,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矫正,将机会留给学生,不要代替学生自己的思考。学生不仅要独立探索,还要有合作交流。在合作交流中学会相互帮助,实现学习互补,

7、增强合作意识,培养听、说、交往、策略各项技能。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不必正襟危坐,而是处于一种“放松的警觉状态”中,这种放松着的思考状态是学生思维最活跃、最便于激发学生灵感和创造欲的状态。创造离不开思维。发展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三个重要环节。教师应注重通过不同类型的课,有侧重性的发展学生的思维。例如,在概念和应用题的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的发展学生的思维流畅性,因为在这类课中,学生需要表达自己的观点;组织和联络所需要的知识和观念;通过语言体现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这个方面,有经验的教师通常从低年级就开始培养,循序渐进。由易

8、到难,由简到繁,由能力较强的学生到能力较差的学生,逐渐形成学生的能力。在六年级学习比的基本性质时,教师完全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