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针治疗失眠课件

耳针治疗失眠课件

ID:18088130

大小:741.00 KB

页数:39页

时间:2018-09-13

耳针治疗失眠课件_第1页
耳针治疗失眠课件_第2页
耳针治疗失眠课件_第3页
耳针治疗失眠课件_第4页
耳针治疗失眠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耳针治疗失眠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耳针治疗失眠技术耳针是指用毫针或其他方法刺激耳穴,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其治疗范围较广,操作方便,在临床上根据耳穴形、色变化和病理反应,对疾病的诊断还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为了促进耳穴应用发展与研究,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分别于1992年和2009年两次颁布和实施了《耳穴名称与定位》的国家标准。一耳针刺激部位(一)耳廓表面解剖1.耳廓正面耳轮耳廓卷曲的游离部分。耳轮脚耳轮深入耳甲的部分。耳轮结节耳轮后上部的膨大部分。对耳轮体对耳轮下部呈上下走向的主体部分。对耳轮上脚对耳轮向上分支的部分。对耳轮下脚对耳轮向前分支的

2、部分。轮屏切迹对耳轮与对耳屏之间的凹陷处。耳舟耳轮与对耳轮之间的凹陷。三角窝对耳轮上、下脚与相应耳轮之间的三角形凹窝。耳甲艇耳轮脚以上的耳甲部。耳甲腔耳轮脚以下的耳甲部。屏上切迹耳屏与耳轮之间的凹陷处。对耳屏耳垂上方、与耳屏相对的瓣状隆起。屏间切迹耳屏和对耳屏之间的凹陷处。轮屏切迹对耳轮与对耳屏之间的凹陷处。2.耳廓背面耳轮背面耳轮背部的平坦部分。耳舟隆起耳舟在耳背呈现的隆起。对耳轮上脚沟对耳轮上脚在耳背呈现的凹沟。对耳轮下脚沟对耳轮下脚在耳背呈现的凹沟。耳轮脚沟耳轮脚在耳背呈现的凹沟。3.耳根上耳根耳廓与头部相连的最上部。下耳根耳

3、廓与头部相连的最下部。(二)耳穴的分布耳穴在耳廓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犹如一个倒置在子宫内的胎儿。具体分布规律:与面颊相应的穴位在耳垂;与上肢相应的穴位在耳舟;与躯干和下肢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体部和对耳轮上、下脚;与腹腔相应的穴位在耳甲艇;与胸腔相应的耳穴在耳甲腔;与消化道相应的穴位在耳轮脚周围等。[穴名]耳尖[定位]在耳廓向前对折的上部尖端处。[主治]发热,高血压,急性结膜炎,麦粒肿,痛症,风疹,失眠。耳尖[穴名]风溪[定位]在耳轮结节前方。[主治]荨麻疹,皮肤瘙痒,过敏性鼻炎,哮喘。风溪[穴名]内生殖器[定位]在三角窝前1/3的下部

4、[主治]痛经,月经不调,白带过多,功能性子宫出血,遗精,阳痿,早泄。内生殖器[穴名]神门[定位]在三角窝后1/3的上部。[主治]失眠、多梦、各种痛症,咳嗽,哮喘,眩晕,高血压,过敏性疾病,戒断综合症。神门[穴名]肾上腺[定位]在耳屏游离缘下部尖端。[主治]低血压,风湿性关节炎,腮腺炎,间日疟,链霉素中毒性眩晕,哮喘,休克,鼻炎,急性结膜炎,咽炎,过敏性皮肤病等。肾上腺[穴名]胃[定位]在耳轮脚消失处。[主治]胃炎,胃溃疡,失眠,牙痛,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胃[定位]在对耳轮下脚下方后部。[主治]腰痛,耳鸣,神经衰弱,水肿,哮喘,遗尿症

5、,月经不调,遗精,阳痿,早泄,眼病,五更泻。肾[穴名]肝[定位]在耳甲艇的后下部,即耳甲12区。[主治]胁痛,眩晕,经前期紧张症,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症,高血压病,假性近视,单纯性青光眼,目赤肿痛。肝[穴名]脾[定位]耳甲腔的后上部。[主治]腹痛,腹胀,便秘,食欲不振,功能性子宫出血,白带过多,内耳眩晕症,水肿,痿证,内脏下垂,失眠。脾[穴名]心[定位]在耳甲腔正中凹陷处。[主治]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心绞痛,无脉症,自汗盗汗,癔病,口舌生疮,心悸怔忡,失眠,健忘。心[穴名]肺[定位]在心、气管区周围处,即耳甲14区。[主治]咳喘,胸

6、闷,声音嘶哑,痤疮,皮肤瘙痒,荨麻疹,扁平疣,便秘,戒断综合征,自汗盗汗,鼻炎。肺[穴名]内分泌[定位]屏间切迹内,耳甲腔的前下部,即耳甲18区。[主治]痛经,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痤疮,间日疟,糖尿病。内分泌[穴名]眼[定位]在耳垂正面中央部。[主治]假性近视,目赤肿痛,迎风流泪。眼9.耳背穴位[穴名]耳背沟(降压沟)[定位]在对耳轮沟和对耳轮上、下脚沟处。[主治]高血压病,皮肤瘙痒。耳背沟二、耳针操作前准备1、针具的选择:可根据患者及疾病的不同类型,选用毫针,或者王不留行籽。2、消毒:医者的手指在治疗前,先用肥皂水将手洗净,待

7、干后再用75%酒精棉球拭擦即可。施术部位用聚维酮碘消毒。3、体位:耳针治疗宜选用坐位或者仰卧位,体位选择以充分暴露耳部为原则。三、耳针治疗的方法1.毫针刺法是利用毫针针刺耳穴,治疗疾病的一种常用方法。其操作程序如下:1.1定穴和消毒:诊断明确后,用探棒或耳穴探测仪将所测得的敏感点或耳穴作为针刺点。行针刺之前耳穴必须严格消毒。体位和进针一般采用坐位,如年老体弱、病重或精神紧张者宜采用卧位,针具选用26~30号粗细的0.3—0.5寸长的不锈钢针。进针时,医者左手拇食指固定耳郭,中指托着针刺部的耳背,既可以掌握针刺的深度,又可以减轻针刺疼

8、痛。然后用右手拇食二指持针,在刺激点针刺即可,用快速插入的速刺法或慢慢捻入的慢刺法进针也可。刺入深度应视患者耳郭局部的厚薄灵活掌握,一般刺入皮肤2—3分,达软骨后毫针站立不摇晃为准。刺入耳穴后,如局部感应强烈,患者症状往往有即刻减轻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