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T2744-2010鸭病毒性肠炎检疫技术规范.pdf

SNT2744-2010鸭病毒性肠炎检疫技术规范.pdf

ID:181528

大小:2.42 MB

页数:18页

时间:2017-06-29

SNT2744-2010鸭病毒性肠炎检疫技术规范.pdf_第1页
SNT2744-2010鸭病毒性肠炎检疫技术规范.pdf_第2页
SNT2744-2010鸭病毒性肠炎检疫技术规范.pdf_第3页
SNT2744-2010鸭病毒性肠炎检疫技术规范.pdf_第4页
SNT2744-2010鸭病毒性肠炎检疫技术规范.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SNT2744-2010鸭病毒性肠炎检疫技术规范.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版权所有·禁止翻制、电子发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鸭病毒性肠炎检疫技术规范$%&'&()*(+,'-)-.-/0-'1%.23*'%4+()+'*)*4!$%$5%%5$%发布!$%%5$&5$%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布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犛犖/犜2744—2010版权所有·禁止翻制、电子发售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参考了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发布的《陆生动物诊断试验和疫苗手册》(2009版)中2.3.7章关于鸭病毒性肠炎的有关内容而制定:———修改采用了OIE发布的《陆生动物诊断试验和疫苗手册》中病毒

2、分离鉴定、PCR方法、微量血清中和试验的技术要求;———增加了OIE发布的《陆生动物诊断试验和疫苗手册》中没有提及的荧光PCR检测方法、直接荧光抗体试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的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吉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孟日增、石建平、王建华、肖成蕊、王伟利、王振国、刘晶。Ⅰ犛犖/犜2744—2010版权所有·禁止翻制、电子发售鸭病毒性肠炎检疫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鸭病毒性肠炎的病毒分离与鉴定、PCR方法、荧光定量PCR方法、免疫荧光试验、微量中和试验、ELISA等操作规

3、程及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鸭、鹅等水禽及天鹅(雁形目)鸭病毒性肠炎的诊断与检疫。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3概述鸭病毒性肠炎(duckvirusenteritis)又称鸭瘟(duckplague),该病是由疱疹病毒科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有时呈慢性)鸭、鹅和天鹅(雁形目)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为体温升高,两腿麻痹,下痢,流泪和部分病鸭头颈肿大。食道粘膜有小出血点,并有灰黄色假膜覆盖或溃疡,泄殖腔粘

4、膜充血出血水肿和假膜覆盖。肝有不规则大小不等的出血点和坏死灶。本病传播迅速,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很高,严重地威胁养鸭业的发展。鸭病毒性肠炎的诊断方法包括临床综合诊断、病原学诊断、血清学试验和分子生物学检测。4诊断技术4.1临床综合诊断4.1.1临床症状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一般为3d~4d,鸭群突然出现持续性高死亡率,病初体温升高(43℃以上),呈稽留热。这时病鸭表现精神萎顿,头颈缩起,食欲减少或停食,渴欲增加,羽毛松乱无光泽,两翅下垂,两脚麻痹无力、走动困难,流泪和眼睑水肿是鸭瘟的一个特征性症状。同时病鸭下痢,排出绿色或灰白色稀粪,泄殖腔粘膜充血,出血水肿严重者粘膜外翻。用手翻开肛门时,可见

5、到泄殖腔粘膜有黄绿色的假膜,不易剥离。成年鸭死亡时膘情良好,死亡的鸭阴茎脱垂明显;产蛋鸭群在死亡高峰期产蛋明显下降;2周龄~7周龄商品雏鸭表现脱水、消瘦,喙发蓝,结膜炎、流泪、鼻腔有渗出物和泄殖腔有血染等特点。自然条件下鹅感染鸭瘟,其临床特点与鸭相似。4.1.2病理学检查鸭瘟眼观变化见败血症的病变,体表皮肤有许多散在出血斑,眼睑常粘连分泌干酪样物覆盖。部分头颈肿胀的病例,皮下组织有黄色胶样浸润。食道粘膜有纵行排列的灰黄色假膜覆盖或小出血斑点,假膜易剥离,剥离后食道粘膜留有溃疡斑痕,这种病变具有特征性。肠粘膜充血出血,以十二指肠和直肠1犛犖/犜2744—2010版权所有·禁止翻制、电子

6、发售最为严重。泄殖腔粘膜表面覆盖有一层灰褐色或绿色的坏死结痂,不易剥离,粘膜上有出血点和水肿。产蛋母鸭的卵巢滤泡增大,有出血点和出血斑,有时卵泡破裂,引起腹膜炎。雏鸭感染鸭瘟病毒时,法氏囊呈深红色,表面有针尖状的坏死灶,囊腔充满白色的凝固性渗出物,这些病变具有诊断意义。组织学变化,以血管壁损伤为主,小静脉和微血管明显受损,管壁内皮破裂。具有特征性组织学变化,见坏死的肝细胞发生明显肿胀和脂肪变性,肝索结构破坏,中央静脉红细胞崩解,血管周围有凝固性坏死。肝细胞见有核内包涵体。脾窦充满红细胞,血管周围有凝固性坏死。食道和泄殖腔粘膜上皮细胞坏死脱落,粘膜下层疏松,水肿,有淋巴样细胞浸润。胃肠

7、粘膜上皮见有核内包涵体。结合临床症状与病理学检查,可对本病作出初步诊断。4.2病毒分离与鉴定4.2.1材料和试剂4.2.1.1器材细胞培养瓶(或培养板)、吸管、移液器、二氧化碳培养箱、冷冻高速离心机、研磨器、倒置显微镜、G6玻璃滤器、孔径0.22微孔滤膜。μm4.2.1.2水符合GB/T6682中一级水要求。4.2.1.3试剂胰酶消化液、细胞生长液、细胞维持液、双抗液分别见附录A.1、A.2、A.3、A.4。4.2.1.4实验动物1日龄易感雏鸭、10日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