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其它相关毕业论文 小城镇城市森林建设研究

社会学其它相关毕业论文 小城镇城市森林建设研究

ID:1821079

大小:3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1-13

上传者:U-313
社会学其它相关毕业论文 小城镇城市森林建设研究_第1页
社会学其它相关毕业论文 小城镇城市森林建设研究_第2页
社会学其它相关毕业论文 小城镇城市森林建设研究_第3页
社会学其它相关毕业论文 小城镇城市森林建设研究_第4页
社会学其它相关毕业论文 小城镇城市森林建设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社会学其它相关毕业论文 小城镇城市森林建设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社会学其它相关论文题目:小城镇城市森林建设研究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   摘要:从小城镇城市森林的特点出发,以浙江省常山县城市森林建设为例,调查分析了小城镇城市森林的建设概况。其主要特点有:资源丰富,具有建设城市森林的后发优势;自然条件优越,具有再创造的良好基础;外部条件不成熟,限制了城市森林的建设的发展。在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缺乏统一规划,总体功能下降;植物配置不合理,生态功能弱化。同时提出了小城镇城市森林建设的对策:(1)科学规划,发挥总体功能;(2)发挥资源优势,提高生态功能;(3)科学配置植物,形成近自然群落;(4)增加立体绿化,拓展绿化空间;(5)加强保障措施,巩固绿化成果。  关键词:小城镇;城市森林;建设  Abstract:TakingtheafforestationinChangshanCountyofZhejiangProvinceasanexample,thispapermakesastudyontheafforestationinsmalltowns.Themaincharacteristicsare:first,theabundantresourcesarehelpfulfortheafforestation;second,thesuperiornaturalconditionisthesoundfoundationfortheafforestation;third,theimmatureexternalconditionslimitthedevelopmentofurbanforest.Themainproblemsinurbanafforestationarethatthelackofplanninginfluencestheoverallfunctionandtheirrationalplantplanningweakenstheecologicalfunction.Finally,someapproachesareputforwardtoimproveurbanafforestation.  Keywords:smalltown;urbanforest;construction     作为“城之尾,乡之首”的小城镇是镇域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具有上接城市、下引乡村、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综合功能。[1]“小城镇,大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发展和建设小城镇的战略定位。然而,随着小城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而在积极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中,城市森林起着关键的作用。  常山县位于浙江西部,隶属衢州市,位于钱塘江源头地区。地处北纬28°46′~29°13′,东经118°15′~118°45′。全县总面积1098.11km2,三面环山,山地面积约占总面积的四分之三,境内“一港十溪”网络全境,林业用地面积达547.01km2,园林用地面积达223.15km2,两者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70.14%。[2]常山县城市森林主要包括建成区的各类绿地与城市外围的环城生态景观林。[3-4]本文以浙江省常山县为例,针对目前小城镇城市森林存在的问题,对如何进一步建设、优化小城镇城市森林提出了建议。    一、小城镇城市森林建设的特点    作为城乡过渡体的小城镇,与乡村相比,是一种发展和进化了的高级形态,在地域、人口、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既与乡村有着明显的区别,又与乡村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与城市相比,明显地保留着更多的“乡村性”,其经济的集聚程度及集聚所导致的效应均不如城市明显,但从一般意义上说其自然生态景观优于城市。[5]小城镇所处地位的过渡性,决定了小城镇城市森林也有着其独特性。    (一)资源丰富,具有建设城市森林的后发优势   小城镇处于城市的郊区或广大农村地区,与大城市相比有着相对丰富的生物资源,作为城市森林建设的基础材料。据调查,常山县共有维管束植物179科,679属,1192种,其中适于观赏的植物共161科,476属,802种。  与大城市“寸土寸金”的土地利用现状相比,小城镇具有发展城市森林的土地优势。据统计,目前常山县居住用地28万m2,公共设施用地5.5万m2,工业用地32.9万m2,共占总面积的7%,土地后备资源仍较丰富。  (二)自然条件优越,具有再创造的良好基础  小城镇依托于广大农村,紧邻山水田园等自然风光,自然特征保存较完好,加之丰富的溪流、江河、湖海、沼泽等各种天然廊道,使得小城镇城市森林建设有着良好的大环境和进行再创作的基础。  常山县即通过“一港十溪”的水系廊道与道路廊道,使得城区绿地与周围的环城生态景观林共同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网络结构,为常山县城市森林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三)外部条件不成熟,限制了城市森林的建设  小城镇的城市森林建设外部条件不成熟,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资金投入不到位,相对于大城市来讲,小城镇整体经济实力较弱,经济承受能力有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城市森林建设的发展。目前,常山县对该县的城市森林投资很少,尤其是对外围山体的环城景观林,该县基本无直接财政拨款,仅依靠国家和浙江省对该县生态公益林的投入。偏低的补偿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公益林的维护和生态公益林所有者及管护者的积极性。二是管理工作不到位,小城镇城市森林多为粗放型管理,普遍存在缺乏专业人才,各部门分工不明确,缺乏统一协调合作的问题;另外,城区外围的城市森林,只栽不管或基本不管现象突出。     二、小城镇城市森林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小城镇城市森林的研究目前还处于萌芽阶段,在其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概括起来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缺乏统一规划;二是植物配置不合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森林功能的发挥。  (一)缺少统一规划,总体功能下降  在小城镇,城市森林建设规划相对滞后,一直处于“亡羊补牢”的被动防守地位。一些小城镇虽然对城市森林建设进行了规划,但在主导思想上仍是以对建筑周围修修补补的园林设计为主,没有从整体来考虑不同类型绿地的配置与布局,从而弱化了城市森林总体功能的发挥。  据调查,常山县建成区各类绿地面积分布严重不均,公园绿地占26%,附属绿地和生产绿地分别占9%和1%,防护绿地严重不足,基本为0,其他绿地占全部绿地总量的63%。各类绿地的不协调发展,影响了城市绿地系统生态总体功能的发挥。  (二)植物配置不合理,生态功能弱化   近年来,小城镇城市森林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存在着生态功能弱化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绿化植物种类较少,大多数绿化点的乔、灌木树种只有五六种,且各绿化点之间的植物种类基本相同,有的绿化点甚至只有一种,这严重影响了城市森林生态功能的发挥。经调查,常山县适于观赏植物共161科,476属,802种。但目前建城区各类绿地中常用的仅为80多种,绿化品种单调、趋同化严重,城区几条主干道绿化树种基本上都为香樟,下无灌木和草本或仅有少量红花檵木(Loropetalumchinensisvar.rubrum)和麦冬(Ophiopogonjaponicus)。人为地使植物种类单一,势必破坏自然植物群落中物种间原本存在的相互竞争、相互依存的平衡关系,导致群落稳定性差,发育不充分,病虫害发生的几率也会大大增加,以致整个森林的景观受损,生态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甚至出现“绿色沙漠”。二是群落结构简单,许多小城镇建成区城市森林存在“重园林、轻森林”的问题。常见的典型森林原有的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层间植物等多种层次结构,被单一的草坪上种植很少的乔木和灌木外加一些草本花卉所代替,虽然这种绿化模式具有早期景观好,见效快,绿化投资少等特点,但在净化空气、吸附灰尘、制造氧气、减少“热岛效应”、降低噪声等方面的生态效应大打折扣。据研究,由乔、灌、草结合组成的生物群落,其综合生态效益,为单一草坪的4~5倍。同时,城市森林利用其树木及丰富的伴生植物在根际微生物作用下,可以发挥更大的生物修复效能,促进城市土壤资源的生态修复和可持续利用。[6-7]  三、加强小城镇城市森林建设的对策    小城镇城市森林是城市生态系统中最有效用、最持久、最积极的因素,是健全的城市生态系统建设的基础和支撑,对于改善小城镇生态环境、完善小城镇景观功能有着重要作用,针对其自身特点及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促进其功能发挥。  (一)科学规划,加强总体功能发挥   城市森林规划是搞好建设的基础,城市森林规划应是一个基于现实问题和长远发展的超前的、整体的规划,尽早协调建筑用地和绿化用地的矛盾以及各类绿地的均衡发展,避免一些老城区绿地建设先建后拆的经济损失。同时,除了考虑建成区的绿化外,还应把郊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规划。  (二)发挥资源优势,提高生态功能  根据城区内的自然地理资源优势,通过建设城市公园、绿色走廊等形式,将小城镇地域中的山体、溪流、江河、湖海、沼泽、植被、动物等自然资源,有机地组织到城市景观中来。对小城镇中不宜作建设用地的各种荒山、坡地,应将其全部纳入小城镇绿地系统中绿化起来。  生物多样性是促进城市贴近自然的基础,提高城市森林的多样性,有益于提高城市植被的稳定性和景观的异质性,也是促进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稳定和生态功能高效性的前提。[8]  (三)科学配置植物,形成近自然群落  植物配置应坚持以乡土树种为主,立足于当地地理、气候等条件,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常山县城市森林建设立足“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缘地区”的范围,建议增加下列乡土树种为骨干树种:白玉兰(Magnoliadenudata)、杜英(Elaeocarpusdecipiens)、常山胡柚(CitrusChangshan-huyou)、油茶(CamellisOleifera)、南酸枣(Choerospondiasaxillaris)、全缘叶栾树(Koelreuteriabipinnatavar.integrifoliola)等。  植物配置还应坚持形成合理、科学的各类植物构成比例。根据常山县气候条件及对常山县内的已有树种进行统计分析,建议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比例1∶30,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比例5∶7,乔木与灌木比例1∶1.5,乡土树种与外来树种比例4∶1,速生、中生和慢生树种比例2∶6∶1,以适应城市远、近期发展的需要。[9]  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