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工艺学实验指导书

加工工艺学实验指导书

ID:18219645

大小:1.61 MB

页数:26页

时间:2018-09-15

加工工艺学实验指导书_第1页
加工工艺学实验指导书_第2页
加工工艺学实验指导书_第3页
加工工艺学实验指导书_第4页
加工工艺学实验指导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加工工艺学实验指导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加工工艺学实验指导书姓名班级学号25实验须知一、实验须知:1、本课程共有两次实验,同一实验选两个时间,分两组做,共选四个时间段。2、课已选好,一般不允许改时间,如特殊原因需提前来改,只对班不对个人。3、无故没做实验不予补做,特殊原因要有假条,补做时间,另行通知。4、课代表负责提前通知全班同学,以免忘做或漏做。5、个别同学实验课与选修课冲突需自己找人对调。6、一次实验不做,考试成绩扣10分,两次不做不允许考试。7、迟到5分钟以上者不允许做实验。8、要求复印实验指导书及报告,上实验时必须带(其中报告人手一份,指导书2-3人一份)。认真阅读,了解实验内容

2、。9、文件下载地址:二、上课地点:加工工艺学第一次实验————工程训练中心南204实验室加工工艺学第二次实验————工程训练中心南204实验室爱护仪器设备保持室内卫生25目录(一)第一次实验:测量技术基础实验一(2学时)1、用万能测长仪测量小轴的外径2、直线度误差的测量3、位置误差的测量4、用表面粗糙度测量仪测量表面粗糙度(二)第二次实验:测量技术基础实验二(2学时)1、车刀角度的测量2、螺纹的测量25实验一测量技术基础实验一(一)用万能测长仪测量工件的外径一、实验目的1.加深对长度尺寸测量特点的了解。2.了解万能测长仪的测量原理、结构及使用方法。

3、二、实验内容用万能测长仪测量小轴的外径尺寸。三、测量原理及仪器结构简介1.测量原理万能测长仪是按照阿贝原则设计制造的。被测工件是在标准件(玻璃尺)的延长线上,因此能保证仪器的高精度测量。在万能测长仪上进行测量,是直接把测件与精密玻璃尺作比较,然后利用补偿式读数显微镜观察刻度尺,进行读数,如图1-1所示。图1-1测量原理的示意图2.结构简介万能测长仪主要由基座、测座、尾座、万能工作台以及各种附件组成。如图1-2所示。基座是底座6和万能工作台2所组成。在底座6的左面导轨上装着测座1,右面导轨上装着尾座4,万能工作台可作五种运动,旋转手轮9可使工作台上升

4、或下降。为了保证万能工作台在承受不同重量的试件时,仍能同样轻易地升降,在底座的右侧内装有一个平衡装置,它的操纵是通过手轮5来进行。251测座2万能工作台3手柄4尾座5平衡手轮6底座7倾斜手轮8微分筒9升降手轮13测量手轮14调节环15紧固螺钉图1-2万能测长仪结构图1目镜2圆分划板3固定分划板4物镜组5精密刻线尺6透镜7光阑8光源图1-3读数显微镜的光学系统测座由测杆、读数显微镜、照明装置等组成。测杆内装有一根刻线长度为100mm的基准刻线尺,这就确定了万能测长仪的绝对测量范围0~100mm。测杆右端安装测帽、测钩,是测量中第一个固定测点。25尾座

5、4内装有尾管、尾管头部有测头,测头上可以装置测帽、测钩,是测量中第二个固定测点。读数显微镜的光学系统如图1-3所示。光线由灯泡8发出,经过绿色滤色片7和聚光镜6以绿色光照明了基准刻线尺5。基准刻线尺具有分度值为1mm的刻线100格,其刻线被物镜4成象于螺旋分划板2上,螺旋分划板上刻有10圈阿基米德螺旋线,见图1-3,螺距为0.1mm,它的中央一圈圆周上均匀地刻上的100条刻线。圆周刻线的分度值为1μm,当螺旋分划板转一圈,螺旋线上的每一个点沿径向移动0.1mm,为了便于读数,螺旋线制成双线的。与螺旋图1-4读数显的示值分划板靠得很近的是固定玻璃平尺

6、3,其上有10个刻度间隔,分度值为0.1mm。当测量工件时,必须转动读数显微镜旁的手轮13,使细长的毫米刻线对称地位于双线之中方可读数。图1-4是读数显微镜中的示值,此时的读数值为79.4685,最后一位数为估读。四、测量步骤(1)将被测工件小轴、测量附件(顶针架、平面测帽),清洗干净备用。(2)参看图1-5,将平面测帽分别装于第一与第二个固定测点。(3)接通电源,转动测微目镜的视度调节环14,以调整视度。(4)将两测帽慢慢接触,转动目镜右边的手轮13,使细长刻线位于双线之中,记录下此时的读数值d起 。(5)按图1-5,将项针架与被测工件小轴装卡好

7、。转动微分筒8,按照实验报告图纸上所标注的位置,首先将两个测帽对准I-I的位置。4.尾座8.微分筒9.升降手轮(6)左右搬动手柄3,观察毫米刻线10.紧固手柄15.紧固螺钉(即目镜中的长刻线)的变动,找出最小折返点(刻线总在左端某一点往回返,此图1-5小轴外径的测量点即为最小折返点),用手柄3把细长刻线放在最小折返点上,即小轴与测帽相切。(7)慢慢旋转手轮9,观察毫米刻线的变动,找出最大折返点(刻线总在右端的某一点往回返此点为最大折返点)用手轮9把刻线放在最大折返点上,即小轴的最大径与测帽相切,再用手柄10固紧。25(8)旋转目镜右边的测量手轮13

8、,使细长刻线位于双线之中并记录下此时间的读数值d。(9)读数值与起始值之差即为被测件的实际外径尺寸d实d实=d-d起。(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