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林评价指标体系

生态林评价指标体系

ID:18326078

大小:7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9-16

生态林评价指标体系_第1页
生态林评价指标体系_第2页
生态林评价指标体系_第3页
生态林评价指标体系_第4页
生态林评价指标体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态林评价指标体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生态林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张浩雷指导老师:朱美玲摘要:随着生态林工程的不断展开,为了保证其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并评价其各方面的效益,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日趋必要。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前人的生态林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结合自己的看法建立了生态林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关键词:生态林指标体系效益评价当今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给本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如何在经济水平高速发展的同时,兼顾到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生态林体系关系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一思想越来越成为世界林业组织和许多

2、国家政府的共识,并且积极努力的探索。生态林业是指遵循生态经济学和生态规律发展林业,是充分利用适当的自然资源和促进林业发展,并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创造最佳状态环境的林业生产体系。它是多目标、多功能、多成份、多层次,也是组合合理、结构有序、开放循环、内外交流、能协调发展、具有动态平衡功能的巨大森林生态经济系统。生态林系统工程规模大、工期长、投入的资金数目大,产生的收益亦是十分巨大且回收期较长。无论是投资者,还是一般民众都很关心效益问题,因此对生态林的效益进行计量评价,建立行之有效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就显得十分的重要。1生态林效益评价的研究现状

3、1.1国外方面的研究20世纪5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均在开展森林的效益观测和调查,并进行理论探索和研究。前苏联20世纪50年代末,曾提出以森林的公益效能的作用程度与自然形成的公益效能最大作用程度之比对森林的生态效益进行评价。20世纪60年代,M.Claw-son提出了关于城郊森林游憩价值的评价方法。日本林业厅20世纪70年代,通过森林的公益效能计量调查,对全国森林进行了公益效能的计量和评价,这次评价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注意。此外,德国、HightideagainstCCPbloodyanTomb,CommunistPartymembe

4、rsandpartoftheexposedTombareavacatedbyprogressiveyouth.IvisitedinBeijingin1985whenitwasoldundergroundcomrade,sisterofYaoZhiyingYaoMuzheng(thenDeputyDirectoroftheexternaltrademagazineforthepromotionofinternationaltrade,deshengmenWai,theReed法国、印度、南非等国都在森林资源效益研究方面作了一些工作。森

5、林生态效益评价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而对生态效益的经济价值评估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兴起的。目前对生态效益的研究越来越受到林业经济学家和生态学家的重视,很多国家已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以Daily主编的《生态功益:人类社会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依赖性》一书为标志,一个研究生态效益的热潮又在西方兴起。国外生态效益评价方面的研究,主要分两个学派,以Costanzia等人为代表的生态经济学派认为生态功能价值可以计算总价值,并且提出恰当的计量方法为:市场价格法和替代成本法;而以Pearce等人为代表的环

6、境经济学派认为生态功能价值难以计算总价值,并且认为恰当的计量方法为:支付意愿(WTP)。1.1国内方面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开始,我国相继在东北、四川等地开展了生态系统的定位计量研究,积累了一定的计量参数资料。而国内对森林生态效益系统地研究,见于1990年中国林学会召开的森林综合效益计量评价学术讨论会。这一时期,很多林业经济工作者和生态学者的相关的理论研究和案例研究大量涌现。孔繁文等(1993)第一次系统地研究了森林资源核算问题,大体形成了中国森林资源核算研究的整体框架;侯元兆等(1995)第一次比较全面地对中国森林资源价值进行了评

7、估,其中包括3种生态价值:即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净化大气等的经济价值,并首次揭示了森林的这三项环境价值是立木价值的13倍。周冰冰、李忠魁等人(2000)对北京市森林资源价值进行的评估,其中包括7种生态价值:即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持氧、净化环境、防风固沙、景观游憩、生物多样性价值的核算。郎奎建等人(2000)对10种森林生态效益作了总体初步估计,除了上述7种生态效益以外,还涉及了森林改善小气候、减轻水旱灾害、消除噪声等方面的研究;此外还有许多学者先后进行了森林资源价值核算的一些案例研究和理论思考(张建国,1994;徐嵩龄,1998

8、;欧阳志云,2000等)。但是到目前为止,国内对生态林的效益的评价与指标体系研究才起步不久,仅对生态林的综合效益定量研究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且尚处于起步阶段。HightideagainstCCPbloodyanTomb,Communis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