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类中等教育毕业论文 浅析中职学生逆反心理及沟通策略

教育类中等教育毕业论文 浅析中职学生逆反心理及沟通策略

ID:1832676

大小:3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1-13

教育类中等教育毕业论文 浅析中职学生逆反心理及沟通策略_第1页
教育类中等教育毕业论文 浅析中职学生逆反心理及沟通策略_第2页
教育类中等教育毕业论文 浅析中职学生逆反心理及沟通策略_第3页
教育类中等教育毕业论文 浅析中职学生逆反心理及沟通策略_第4页
教育类中等教育毕业论文 浅析中职学生逆反心理及沟通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类中等教育毕业论文 浅析中职学生逆反心理及沟通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教育类中等教育论文题目:浅析中职学生逆反心理及沟通策略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一、中职学生的逆反心理现象逆反心理就是指主观愿望与客观要求不相符时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的抵触情绪。其实质在于突出自我的某种需要或尊严,突出自我的独立性、自主性,而表现出对他人的不从或抗拒。很多人都会有逆反心理,但对于中职学生来说,逆反心理更具有普遍性。笔者通过对所教学生的调查发现,对父母的说教特别反感的有30%,对老师的管束非常反感的有20%,分别占调查人数的近1/3和1/5。由此可见,存在逆反心理的学生是相当多的,所以

2、,班主任觉得中职学生难管,任课老师觉得中职学生难教。那么,中职学生的逆反心理是如何形成的呢?事实上,逆反心理的形成不外乎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即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二、中职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1、主观因素主观因素是指中职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因素。中职学生多为十五六岁的年纪。从生理上看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指挥支配思想和行动的大脑发育趋于成熟,功能也趋于健全。由于大脑机能越来越发达,其思维的分析判断范围也越来越广泛,思维能力也相应地得到了提高;从心理上看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其个性意识、独立意识、成人意识渐趋强烈,正是这些意识的形成使中职学生认为自己已长大成人,理应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的事情自

3、己做决定,就如广告词里所说的“我的地盘我做主”,想要从父母或老师的管束中挣脱出来,成为完全独立的自我。在调查中发现,中职学生之间发生矛盾或冲突时有70%到80%的学生会自己解决,而不寻求父母或老师的帮助,这种解决方式往往达不到他们预期的效果,而更多的时候是使矛盾激化,酿成更严重的后果。事实上,中职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虽然有了极大的飞跃,但其发展是极不平衡甚至是相互矛盾的。在其心理认知的发展过程中,思维是具有了独立性、批判性,但其认识事物和分析问题时会出现巨大偏差,是非观、伦理意识不强,使其认识问题存在片面性,导致思想上的偏激固执和行为上的另类极端。这个时候的学生,在对待老

4、师和家长的一些常规教育时,往往不是与老师家长同向思维,而是从相反的方面去思考,把老师的要求、劝说、批评以及家长的监督、提醒、关爱等看成是多余的,是与自己过不去,是对自己的不信任,是对自己成长的不认可,是对自己的不尊重,进而把自己与老师家长对立起来,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和极端行为,令老师头疼,令父母伤心,使自己的身心受伤。2、客观因素客观因素是指与中职学生成长有关的外部环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家庭环境中的不良因素。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青春期孩子的身心健康,如不妥的教育方式,使其产生逆反心理。有的父母缺乏教育常识,不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及心理需要,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动辄恶语

5、相加、拳脚相向,或仍然采取命令式这种以前惯用的教育手段,不懂得与孩子平等协商解决问题的办法。殊不知这样的教育方式已经不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结果是越教育越没有效果,使得家长放弃教育责任,孩子逃避管束,从而出现了更多的问题孩子。还有的父母在生活学习等方面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或要求太严,这些都无形地给孩子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当压力不断蓄积又苦于找不到良策排解时,在情感上便会对父母的说教产生抵触情绪,甚至连父母的关心也反感,进而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要么疏远父母,对父母的教育不予理睬,把父母的教育当成耳边风;要么对抗父母,对父母的教育以牙还牙、大声顶撞;更有孩子干脆离家出走,在

6、社会上流浪。这个年龄的孩子,从乖孩子到问题孩子也就是一步之遥。(2)学校环境中的不良因素。学校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环境,学生的健康成长有赖于良好的学校环境。可学校环境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良的教育因素,使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如教师教育思想的偏离、教育观念的落后以及教育方法的不当。有些教师不注重教育理论及教育法规的学习,不研究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身心发展,缺乏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差,没有认真去探索教育的最佳途径和有效方法,使教育缺乏指导性,教育的内容老套乏味,教育的形式呆板公式化,这样的教育缺少人情味,缺乏感染力,会使学生反感,进而故意与老师作对。还有的老师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对

7、学生的教育评价一视同仁,看似公平,实际上不符合教育规律。如只以学生的成绩评价学生,而不考虑学生其他方面的表现,会使学生的全面发展受到影响。尤其是使学习成绩不优秀的学生受到伤害,他们会认为老师眼里没有自己,心里非常失落,在情感上与老师疏远甚至对立,行动上背道而驰。(3)社会环境中的不良因素。由于年龄的原因,中职学生还没有准备好应对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就上路了。在这个环境中,他们首先面对的是一群年龄相仿的人,他们有共同的心理感受和需求,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和行为倾向,如果碰上有逆反心理的同龄人,他们之间就容易相互认同、达成共识,极容易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