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楚辞的分析比较

诗经楚辞的分析比较

ID:1832780

大小:2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1-13

诗经楚辞的分析比较_第1页
诗经楚辞的分析比较_第2页
诗经楚辞的分析比较_第3页
资源描述:

《诗经楚辞的分析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诗经楚辞的比较分析《诗经》和《楚辞》二部作品,都是产生于先秦时期,影响了汉朝及以后的辞赋和乐府民歌的创作。它们一个代表现实主义,一个代表浪漫主义,开了我国诗歌两大风格的先河,诗经中的国风以及楚辞,均为民歌。对我国后世诗歌乃至整个中国古代文学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它们虽然都因同出于华夏文化之源而有许多共同点,但也由于各自产生时代、地域等的不同以及作者身份、地位和阅历等的差异,彼此间又在特点、内容、表现手法等方面存在着重大差别。分析和比较这些异同和差别,这对于更好地认识、了解这两部作品的性质和特点是

2、不无意义的。作品主要特点上:《诗经》简洁精练、和谐中正、平实自然的修辞特点和《楚辞》铺张渲染、恢弘奇丽、激奋沉郁,楚辞的特点:作为一种具有深厚地方色彩的新型诗体内容上:《诗经》涉猎面很广,有男嗔女怨的婚恋诗,以《南风·关雎》为代表;有写奴隶辛劳的怨刺诗,如《魏风·伐檀》和《魏风·硕鼠》姊妹篇;又有幽怨反侧的思妇诗,如名篇《王风·于役》;又有表达士大夫爱国意识的忧患诗,诸如《王风·黍离》、《小雅·节南山》和《小雅·雨无正》等等,几乎各个方面都有涉及。概括的说来,《诗经》所反映的是各阶层的人,特别是平

3、民(包括奴隶、服役者这样的下层劳动者)真实的生活和情感。与之不同的是《楚辞》,《楚辞》为文人士大夫所作,表达的多为士大夫阶层对现实的情感流露,多为抒情言志,如屈原的《离骚》,如司马迁所说“离骚者,犹离忧也”,即屈原遭逐之后,苦闷之情的表述;又如《天问》,简直就是作者“忧心愁悴,彷徨山泽,……仰天叹息,……呵而问之”(王逸语)。需要说明的是,即便如此,楚辞中的忧患意识和爱国情操与诗经是一脉相承的,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如一条红线贯穿始终。表现手法上:在表现手法上,楚辞继承了诗经得赋比兴,但在此基础上做了

4、重大开拓,也把发挥应用达到极致。辞家们往往寄情于物,托物寓情,使主观之情与客观之物融为一体,创造出许多富于象征意味的艺术形象。在《离骚》中,屈原笔下描绘的善鸟香草、恶禽臭物、灵修美人、宓妃佚女、虬龙鸾凤、飘风云霓、高冠奇服、玉鸾琼佩……,它们或配忠贞,或比谗佞,或媲君主,或譬贤臣,或托君子,或喻小人,或示超俗,或表追求,这些都已不再是作为喻体或借以起兴之物的客体,而是融合了主体情感、品格和理想的象征,而成为蕴含艺术趣味的意象了。这突破了《诗经》以借物抒情为主要特征的比兴手法的局限。这是一种突破、一

5、种创新、一种新的尝试。在中国传统诗歌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艺术形式上的差异《诗经》与楚辞在艺术构思上受《诗经》影响,而不同于其规范,独立展示其个性的表现。详:《诗经》有《邶风·北门》一篇,其首章云"出自北门,状心殷殷。终窭旦贫,莫如我艰,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保哉!"这其实不能仅是《离骚》中所抒写的那个忧国忧民,仰天独叹的主人公形象吗?不难看出,《北门》与《离骚》在主题上有着高度一致,在诗中主人公处境,情怀等方面亦有着高度一致。因此楚辞在言词,格调等方面对《诗经》的承袭并非偶然。但是楚辞却没有

6、仅此于此,在与《诗经》中人物处境相同之下,《离骚》最终毅然誓之以绝不同流合污,始终保持了自己的个性和独立和高洁。这是楚辞与《诗经》的不同之一;楚辞人也如同《诗经》人"不忍去之"但"不忍去之"的对象却不尽一样,《诗经》人不愿弃务而去楚辞人却不愿弃国而去,这是《诗经》与楚辞在艺术构思上受《诗经》影响,而不同于其规范,独立展示其个性的表现。楚辞对《诗经》言辞、艺术意象及诗人情怀的这种借鉴有时候竟相当集中地表现出来,忽略了《诗》对楚辞的极其重要的影响。这种集中的表现就存在于楚辞与《诗·小雅正月》的相似中。

7、不但楚辞中的"惸独"、一词即出《正月》;艺术意象与构思亦多如出一辙。《离骚》"昔三后之纯粹"至"唯捷径以窘步"几句,以先王成败教训告诉楚王,就是从《正月》"赫赫宗周,褒姒灭之"的警句变化而出。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的异同相同点:都是我国最早的诗歌集,都表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都有赋比兴的手法运用不同点:诗经为现实主义作品,以屈原作品为代表的楚辞大都是浪漫主义的。诗经描写的内容更宽广,因为它是各国人民的智慧结晶,而楚辞只是楚国屈原,宋玉等几人的集子。楚辞在艺术上很多借鉴了诗经的赋比兴手法在表现艺术上《

8、诗经》用的是赋、比、兴的手法,比较委婉含蓄,所谓“发乎情,止乎礼”。而楚辞是一种强烈的自我表达,手法上更直接。区别存在的原因是:诗经的诗歌多是黄河流域周文明的诗人所作,遵循礼教。楚辞为“蛮荒”的长江流域楚国人所作,没有太多的束缚。你看《诗经,召南》也是南方诗歌,所以就远比“国风”系列奔放。而楚辞继承了诗经得赋比兴,但在此基础上做了重大开拓,也把发挥应用达到极致。辞家们往往寄情于物,托物寓情,使主观之情与客观之物融为一体,创造出许多富于象征意味的艺术形象。在《离骚》中,屈原笔下描绘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