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物理47132new

半导体物理47132new

ID:18455442

大小:2.34 MB

页数:92页

时间:2018-09-18

半导体物理47132new_第1页
半导体物理47132new_第2页
半导体物理47132new_第3页
半导体物理47132new_第4页
半导体物理47132new_第5页
资源描述:

《半导体物理47132new》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绪论本门课的主要内容;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半导体科技发展简介;未来的发展趋势;教与学的方法。一、半导体科技发展简介(170多年)1.萌芽时期(1834~1931近100年时间)1834年,Faraday提出半导体判定条件:金属:半导体:绝缘体:半导体具有负的电阻温度系数,这一年成为该学科进入萌芽时期的标志。1873年,W.SmithSe光电导效应。1874年,F.BrawnPbS等矿石的整流作用。1879年,HallHall效应。表明半导体的导电机构与金属不同。直到20世纪30年代以前,虽然有些发现,但是不系统。2.理论形成和系统发展时期

2、(1931~1980近50年时间)1931年,Wilson提出能带论奠定了半导体理论的基础,解释了金属、半导体、绝缘体的本质区别。1949年,W.Shockley(晶体管之父)。p-n结,双极晶体管(BipolarTransistor)理论。1947年与J.Barden和W.H.Brattain发明点接触晶体管。为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标志现代半导体理论的形成,半导体科技进入系统发展时期。1957年,Kroemer异质结晶体管。半导体领域第二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58年,Esak:隧道二极管第三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时期,所用的

3、半导体材料主要是锗。锗晶体管开创了第二代计算机(后来为硅管所取代)。3.集成化的微电子时期(1960~1980)1957硅晶体管实用化1960半导体平面工艺的出现,为IC的发明提供了技术支持。1962Noyce单片集成1970年,LSIC逻辑电路出现。该时期内,半导体行业得到了全面发展,主要有三个方向。(1)微型化(2)功率器件(3)敏感器件4.VLSIC的成熟阶段=IT业的快速发展时期(1980~2000)同时与其他学科结合出现了MEMS产业。一、面对未来的发展趋势1.从微型化的发展方面看:20年从60年代的几十微米至80年代1微米。

4、20年从80年代1微米至21世纪初30nm未来的器件会更多地考虑量子效应进入Nanoelectronics时代未来20年内很可能会达到几个nm的水平。2.系统集成方面看SOC向——传感+执行+嵌入式系统——方向发展MEMS(传感+执行+控制系统)向单片集成方向发展3.高频、大功率器件和换能器件(传感器、光电池、光电器件)三、教与学的方法1.调整心理。从认识论中寻找理解和领会现代物理的方法2.需要空中楼阁式的学习方法3.多下功夫(时间)第一章、半导体中的电子状态1.1能带论方法及重要结论简介能带论:利用量子力学的方法来确定晶体中的电子状态

5、和E~k关系,进而给出电子的运动规律。为解决晶体的电学、光学和磁学等方面的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这样一门理论就是能带理论。此名称由来:该理论指出晶体中电子的能量,在某些区间(禁带)是不可能的,而在其他区间是准连续(允带)的,其示意图为带状由此得名。1.1.1势能分布场的近似化处理一定状态下的电子,其波函数所遵守的薛定谔方程为:严格说来每个电子所受的势能场作用均不同,所以晶体是复杂的多体问题,要想确定其电子状态,需解多元微分方程组,几乎是无法求解。因此采用两个近似方法,将其简化为单体问题。a.绝热近似:认为晶格振动对电子运动影响很小而略之,

6、就好象原子的整体运动和电子运动之间不交换能量,最后再把格波当作微扰来处理。(以声子散射的形式加以考虑)。因此,可以认为原子都固定在平衡位置,形成一个周期性势能场。b.单电子近似:研究一个电子的运动时,其他电子在晶体各处对这个电子的库仑作用,按照它们的几率分布,被平均地加以考虑。所以每个电子所受的这种作用可以认为是相同的,且是周期性的。结论:可以认为所有电子处在相同的以晶格矢量为周期的总势场中。这样只需要解一个微分方程即可。能带理论就是在这种假设前提下建立的。1.1.2能带论中几个重要结论的介绍i)布洛赫定理晶体中电子的波函数为调幅的平面

7、波,即(1-14)调幅函数为以晶格矢量为周期的函数。即为晶格矢量k是波矢ii)周期性边界条件要求,波矢量只能取如下值。其中L为立方晶体的边长。这说明k不是连续的。在k空间上只有特定的点才能成为电子的波矢,称为k的取值点。一个取值点也称为一个k状态,代表两个电子状态,可以容纳两个电子。iii)E(k)是k的单值周期性偶函数iv)满带不导电。1.1克隆尼克-潘纳模型与能带1.2.1简单一维晶体势场的模型即周期a=b+c的方波分布a)当时,(相当于自由电子情况)电子的能量E不受限制。b)当时,与无限深势阱中电子或单电子的情况相近,应该为分立能

8、级。模型结果c)当为有限值时,相当于晶体中电子的情况E与k的关系由模型所定的方程求得如图5-13E是k的单值周期性偶函数。E不连续,分为禁带和允带,且能量高的能带较宽。1.2.2原子能级分裂形成能带N个原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