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实验报告

分子生物学实验报告

ID:18599533

大小:820.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9-19

分子生物学实验报告_第1页
分子生物学实验报告_第2页
分子生物学实验报告_第3页
分子生物学实验报告_第4页
分子生物学实验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分子生物学实验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PCR基因扩增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学习PCR反应的基本原理与实验技术。实验原理: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是一种在体外快速扩增特定基因或DNA序列的方法,故又称为基因的体外扩增法。在待扩增的DNA片断两侧和与其两侧互补的两个寡核苷酸引物,经变性、退火和延伸若干个循环后,DNA扩增2的n次方倍。实验仪器:基因扩增仪移液器实验试剂:10×PCR缓冲液(含Mg2+)4种dNTPTaq酶DNA模板两种引物(正向引物和反向引物)实验步骤:`1、按顺序向微量离心管中依次加入:ddH2O20μlDNA样品

2、5μl10×PCR缓冲液5μldNTP4μl引物I5μl引物Ⅱ5μl混匀。2、PCR反应参数(1)94℃变性2min(2)94℃变性30sec,(3)66℃退火30sec,(4)72℃延伸1min。(5)重复(2)-(4)40次(6)72℃延伸7min。(7)4℃保存3、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的结果:取10μlPCR扩增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保持电流40mA。电泳结束后,用EB染色15min,紫外灯下观察结果。实验结果:照片结果图12341.10ul样品2.样品3.DNA相对分子质量标准4.对照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目的:通过本实

3、验学习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的方法和技术。实验原理:DNA分子在琼脂糖凝胶中泳动时有电荷效应和分子筛效应,DNA在碱性的溶液中带有负电荷,因此,在电场作用下朝正极移动。在琼脂糖凝胶中电泳时,由于琼脂糖凝胶具有一定孔径,长度不同的DNA分子由于所受凝胶的阻遏作用大小不一,迁移的速度不同,从而可以按照分子量大小得到有效分离。在一定的电场强度下,DNA分子的迁移速度取决于分子筛效应,即分子本身的大小和构型。具有不同的相对分子质量的DNA片段泳动速度不一样,可进行分离。溴化乙锭可插入到DNA分子的双链中。在紫外光的照射下,插入溴化乙锭的DNA呈

4、橙红色荧光,所以溴化乙锭可以作荧光指示剂指示DNA含量和位置。实验仪器:1.电泳仪;2.紫外检测仪;3.水平电泳槽;4.移液枪;5.一次性手套。实验试剂:1.配置1000ml5xTBEpH8.0Tris54g硼酸27.5g0.5mol/LEDTA20ml2、EB溶液溴化乙锭溶液(0.5ug/ml)3、凝胶加样缓冲液(6x)溴酚蓝0.25%蔗糖40%4、琼脂糖实验步骤:1、琼脂糖凝胶的制备:(1)称取琼脂糖0.3g,加入30ml0.5xTBE缓冲液,在微波炉上加热溶解,取出摇匀,配制成1%琼脂糖凝胶;稍凉后加入配好的EB溶液数滴。(2)取有

5、机玻璃内槽,洗净晾干,用橡皮膏将机玻璃内槽两端密封,将有机玻璃内槽放置一水平位置,并放好样品梳子。将冷到60℃左右的琼脂糖凝胶溶液倒入有机玻璃内槽,直至有机玻璃板上形成一层均匀的胶面。(3)冷凝后将梳子拨出,电泳胶放入电泳槽中。(4)加入电泳缓冲液至电泳槽中。2、加样用移液枪取缓冲液,依次点1—2ul缓冲液在一次性手套上。再取样品溶液5ul左右,加入缓冲液中,混匀后,将溶液加到样品孔中,并记录好点样顺序。同时在另一样品孔中加入标准分子量DNA。3、电泳:加入pH8.0Tris-硼酸-EDTA缓冲液后,接通电泳槽与电泳仪的电源,最高电压不超

6、过5V/cm,电泳至溴酚蓝走到胶底部边缘时停止电泳。染色及观察:电泳完毕,取出凝胶模具,将其浸入溴化乙锭染色液中,染色15min后将其推到一块干净的玻璃板上,于254nm、300nm或360nm波长紫外灯下观察,DNA存在的位置呈现桔红色荧光条带,照相。实验结果上图为质粒DNA和酶切产物的电泳结果DNA重组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学会重组DNA连接以及鉴定重组子的方法。实验原理:外源DNA片段和线状质粒载体的连接就是DNA重组,在Mg2+和ATP存在下,DNA连接酶能催化载体分子的粘性末端与外源DNA的相同粘性末端联接成重组DNA分子。在这种情

7、况下产生的两个杂交体分子带有2个单链切口,当杂本导入感受态细胞后可被修复。相邻的5'磷酸和3'羟基间磷酸二酯键的形成可在体外由两种不同的DNA连接酶催化,这两种酶就是大肠杆菌DNA连接酶和T4噬菌体DNA连接酶。受体细胞经过CaCl2处理后,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了暂时性的改变,成为能允许外源DNA分子进入的感受态细胞。进入受体细胞的DNA分子通过复制,表达实现遗传信息的转移,使受体细胞出现新的遗传性状。将经过转化后的细胞在筛选培养基中培养,即可筛选出转化子,即带有异源DNA分子的受体细胞。关于转化子的筛选利用α-互补现象筛选方法。载体上带有

8、β-半乳糖苷酶基因(lacZ)的调控序列和β-半乳糖苷酶N端146个氨基酸的编码序列。这个编码区中插入了一个多克隆位点,但并没有破坏lacZ的阅读框架,不影响其正常功能。宿主细胞带有β-半乳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